抗“疫”前线,妈妈的一天

正月初六那天是我妈的生日,她忘记了,上午我爸给她微信发了个520的红包,她才想起来。

因为这是她连续工作的第12天,她早已不记得今天是初几。

妈妈是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的一名工作人员,鄂州市与武汉接壤,乘坐城铁只有半小时车程,是距离武汉最近的城市之一。

也因此,如果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人数除以人口数,鄂州是全国感染率仅次于武汉的城市。也是和武汉同一天封城,全国第二座封城的城市。

但这座小城没什么名气,在外省,很少有人知道鄂州这个地方。

梁子湖区不是鄂州的主城区,辖区多为分散的乡镇和村庄,管理难度比城里更大。所以,区里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从除夕前一天封城起就没有休息过,全部参与到对抗疫情的工作里。

妈妈晚上下班回家后,我采访了她,记录下了她一天的行程,想写下她这个最特别但又最普通的生日。从她的生日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普通的湖北基层地区的防疫工作是如何进行的。

尤其是当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在武汉,在城市里的时候,这些很少被关注的基层乡镇地区,他们的努力同样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早6:30

自从参加防疫工作以来,妈妈每天早晨都是六点半起床,匆匆洗漱,梳好辫子,就到路边等同事去往区政府的车。

和城里相比,镇上的人向来睡得早也醒得早,以前这个时候街上早已都是熙熙攘攘吃早餐买菜的人,更不用说过年了。但因为疫情,大街上空无一人。

早7:00

妈妈坐的,是隔壁镇同事顺路的车,所有的公共交通已经停止运行了,不仅如此,因为疫情严重,现在私家车也已经禁止上路,只有参加防疫工作,有特别通行证的车辆才能通行。

即便有通行证,在不到半小时的车程里,也要经过4个卡口,卡口都要检查体温,并且核对通行证上的车牌号与车辆是否一致之后才会放行。

妈妈说,所有村与村之间,镇与镇之间的分界处,都设置了这样的卡口,卡口24小时轮班,即便半夜都有人值守。

(一个村子的进村卡口)

妈妈的同事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安静的公路。以前每年过年的时候,这条省道是一个必堵车的地方,车水马龙。

早7:30

到达区政府,门卫会再次检查体温和是否佩戴口罩,到办公室拿上碗筷,去食堂吃早餐。早餐一般是两个馒头,一个煮鸡蛋,一碗稀饭,有时还有肉包子。

以往早餐还会有炒河粉和热干面可以选择,但疫情发生后,这些物资采购比较困难,所以变成了更简单的稀饭和馒头。

早8:00

工作人员们召开碰头会。工作人员按照职能分了很多组,比如后勤组保障组医疗组交通组宣传组,各个组长汇报并总结前一天的工作,讨论需要注意和改善的地方,然后决定新一天的分工和工作,开始行动。

妈妈属于宣传组,要负责政府网站的更新,同时还要把各种信息进行即时的汇总,上传下达到各个工作群,确保信息的畅通。

上午10:00

上传完各种信息后,妈妈要离开办公室,去各个乡镇和村里的卫生部门,了解疫情相关知识的宣传是否到位。

防疫知识的宣传,村里的村干部也要参与其中,用一切他们能想到的方式,把信息传递给每个村民。比如下面这个村支书,为了引起村民的注意,像古代打更的人一样,一边敲着锣,一边喊着防疫知识。并且让村民有任何状况都及时联系自己。

因为物资紧张,她们自制了防护面罩,在去往一线时使用。

而更“贵重”的防护服,要留给上门的一线人员使用。

每个村都建立了防疫指挥中心,每天都要有人上门给所有村民测体温并核对身份信息登记,不漏一人。

中午12:00

检查完各个村子,就要回来吃午饭了。

以前食堂里有桌椅,大家会聚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现在为了防疫,减少人员聚集,桌椅都搬走了,大家安静地排队打好饭,各自带回办公室吃。

而且,也确实没有聊天的时间了,吃完午饭并没有空午休,因为要把上午去村里督查的信息整理出来汇报给防疫指挥部。信息的更新是争分夺秒的事,不能耽误。

妈妈说,办公室窗外的风景很好,有时候累了,就看一看窗外的景色,就会觉得心旷神怡。

下午3:00

防疫相关的信息要再进行一次汇总,提交给防疫指挥部。

而指挥部每天也会派发一些新的任务,比如在抖音等平台制作一些宣传的视频。

下午4:00

参加省市的视频会议,通报疫情最新的信息和措施。视频会议结束以后,防疫指挥部再根据最新的信息开会,重新部署今天接下来的工作。

下午6:00

在过去,正常的下班时间是五点半,但在疫情期间,5点可能只是下午工作的另一个开始,所以,妈妈往往要到8点才能下班回家,回家之后也要继续上传信息,一般在晚上九点半以后,防疫指挥部里的各个小组才能把一天里的情况汇总完。

晚上9:00

妈妈回到家里,爸爸这时已经做好了晚饭。

生日这天的晚饭,虽然只有两个人吃,但爸爸做得很丰盛,煮了鸡汤,炒了一只大龙虾。

龙虾他们自己是肯定舍不得买的,是我买给家里的年货。爸爸原本是打算在一家人团聚吃年饭时用,但今年没有年饭。

家里的年货倒是够吃好久,菜也不用去市场买,去同事家的菜地“偷”一点就可以了(其实不是偷,同事种的菜自己吃不完,常常让爸妈去摘)

爸妈常常惋惜地说,要是我在家就好了。我一个人在南京,肯定吃不到啥好东西。

然后马上又自我否定,说不行,不能在家里,在家里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回去上班,还有被感染的风险,还是不回家好。

晚上10:00

各部门的信息基本都汇总完毕了,妈妈要继续上传。

常常忙到11点,一天的工作才能结束,然后赶紧洗漱睡觉,因为明天6点半又要起床,迎接新一天的工作了。

(卡口的值班人员,要通宵值守,因为夜间温度低,在临时搭的棚子里烤火)

在疫情被控制之前,这样的一天可能还要一直循环下去。

最 后

写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歌颂妈妈的付出,其实我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她。

今天,身为老师的爸爸,也被调到一线去,值守一个小区。

而妈妈刚刚接到通知,因为要开始执行更严格的封闭制度,明天开始,她不回家了。

父母在疫区一线,而我在城市里一个人安全地隔离着,有时想到这个事实我心里都会觉得愧疚。

而我唯一能为家里做的事,就是托朋友寄了几个N95的口罩回家,希望爸妈能得到更好的防护,但也因为物流的爆仓,一周了还没有寄到家。

有时我会很自私地问他们,能不能歇歇,或者,能不能不去一线,至少这样更安全些。

这种时候反而变成了他们安慰我,说他们的工作并不算危险,那些要上门直接去接触每个村民的人,还有那些医护人员,都比他们危险得多,没有什么好抱怨的。

何况,有些事,总是需要人去做的。病毒不会自己消失,要有人去把该做的事情做了,疫情才会变好。

我想,我们之所以能挺过一次次灾难,就是因为不管有多少尸位素餐的蛀虫,发国难财的奸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小人,但除去他们,我们总还是有足够多的想着去把该做的事情给做好的人。

我希望我们不要忘记这些人。

我更希望我们也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在灾难面前,我们需要英雄,但更需要的,是无数能把该做的事情做好的普通人。


作者:梁子湖区宣传部干部涂林芬之子 陈昌(写于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