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转型、机场征迁、街道“回归”、污染防治……作为鄂州最大的区,负重前行的鄂城这几年过得并不轻松。一重重挑战、一番番忙碌、一次次攻坚已成“新常态”。
如何答好“转型发展之考、机构改革之考、社会治理之考、干部能力之考”四张答卷?锤炼作风,是最有效的破题之法;实干担当,是最宝贵的发展资源。
上半年,全区新签约亿元项目18个,新开工亿元项目11个,省外到位资金68亿元,提前6个月完成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完成比例排名全市第一。
为什么这里能逆势飞扬?
为什么这里的干部精气神满满?
是什么样的鞭子,在背后“抽打”着他们?
走在这里,我们找寻答案。
开门接地气 务实转作风
第二季度“书记大接访”,四个“街道”回归后的第一次大型接访,来访群众人数比以往多了三四倍。
人多了,事多了,满意度是否会下降?
开发商周正华一早就来排队,他带来一个棘手问题——项目拆迁。
周正华的项目因为一户拆迁受阻,迟迟不能动工。他开始渐渐后悔自己当初的投资决定。
这天,来倒苦水的周正华终于露出笑脸,“刘书记对我遇到的问题了解得很,很多细节我还没说他就晓得,出了两套具体解决方案,没有‘耍花枪’,也没有官架子。”
周正华不知道的是,在这次接访之前,区镇村各级干部已经将前期收集的重点问题,逐一调研梳理,区委书记刘厚文早已去过他的项目现场。
“人民群众是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根本力量。‘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群众多办几件好事实事,才能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刘厚文说,要通过深入推进“千名干部进百村访万户”“乡村书记遍访贫困户”和机关干部进社区“敲门”行动,推进工作重心下移,引导党员干部沉到村庄、社区一线。
为了深入推进文明创建,鄂城区区直各部门与社区建立联点共建关系,党员干部争当志愿者,参与卫生清理、文明宣传等活动。图为近日,区财政局党员志愿者与东升社区工作人员及志愿者清理社区杂草。 通讯员谈巧巧 记者余蔓 摄
对百姓,春风拂面,千方百计换一个满意的微笑;对自己,则严苛之至,刀刃向内,毫不留情。
第二季度项目拉练现场,让干部愈发感觉如芒在背。
“不仅看进度、问计划,还把企业反映的问题列成表、对上号,当众宣布。”有人直言,连着被点名几次,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看新不看旧、看大不看小、看实体不看宣传牌,实行综合排名、末位约谈、清单式管理,各乡镇的成绩单晒得更加彻底,改变也显而易见。
第一季度拉练时,不少人发言声音越来越小。“没有拿得出手的项目”“心里底气不足”“感觉差距很大”……一些乡镇“一把手”十分感慨。
第二季度拉练时,不仅项目数量较上次多了一倍有余,干部发言也多了一分坦然自若,更加言之有物。
“看的是项目建设,练的是干部作风。以形势逼人,在招商引资一线检验党员干部的担当作为和统筹协调能力,能够激发出比学赶超的动力。”区长董国平说。
不作为就挪位。不仅上级抓督查,而且打开大门接受监督,建立整改成效群众评估制度,将评估结果作为单位年度考核、干部调整使用的依据。
任务越来越重,纪律越抓越严,成效越问越实,干部们受得了吗?
“一开始,有点抵触,不情不愿;后来,背着压力,不得不干;再后来,生怕落后,抢前争先。”一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不少人都经历了这“三部曲”。
朋友碰面,几句话就开始聊招商;散步锻炼,眼睛里瞄的是民生问题……如此作为,是为了当更大的官吗?
“做官都是苦事,为官原是苦人,官职高一步,责任便大一步,忧勤便增一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是答案,也是心声。
用志更用智 碰硬不硬碰
“鄂城正处于爬坡过坎、奋力赶超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竞争趋于白热化,必须切实增强紧迫感,不抓住当前机遇实现超越,就会被超越。”面对新的时代新的要求,鄂城人在自省、在求索。
责任,不是不懂;意志,不是没有。但面对许多新形势下的新问题,老办法似乎不再奏效。在曲折中摸索,在实践中学习,战胜本领恐慌,成为绕不开的作风考题。
燕矶镇的一家造船厂,受外部环境和资金链影响,已停产多年。由于企业内部财务问题错综复杂,涉及众多债务纠纷,船厂的厂房、设备,甚至半成品的轮船都一直“晾”在江边。
随着长江大保护号角吹响,这家“僵尸企业”所存在的环保及防汛问题也逐渐凸显。今年5月,省市区下达了对其拆违的决定。
难度大、矛盾多,多年没人碰的“炸弹”接还是不接?
“为了生态环境,为了人民群众安全度汛,咬着牙也得啃掉这‘硬骨头’。”燕矶镇立下“军令状”。
拆掉一个存在了50多年的老厂,决不是一句话这样简单。
燕矶镇成立船厂拆违专班,并向律师咨询得知,如果走法律程序,判决下来至少要6个月,主汛期来临之前无法完成拆违任务。如果硬碰,可能激化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
专班挨个上门给船厂债主做工作,提议保护性拆除并全程录像,可留给他们后续依法依规解决债务纠纷。干部们多方努力,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到债主们的支持和理解。
“整个拆除工作用了不到一个月,同志们吃了不少苦,也积累了面对这种复杂拆违问题的经验。燕矶是机场核心区,这几年为了给大项目腾地,承担了大量的拆迁任务,未来也面临着发展空间拓展的问题,我们将经验总结归纳,开堂授课,教干部们快速成长。”镇长何飞说。
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增强本领、提升能力是推进工作落实的前提。举办“四城”建设大讲堂,有针对性地开展临空经济、供应链管理、科技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社区治理等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这些细节被写进《鄂城区作风建设“治庸、提能、问效”三年行动2019年工作方案》。
“‘不会为’所导致的后果终究还是‘不敢为’‘乱作为’。必须把加强学习、提升能力作为每名干部的政治责任、立身之本。”鄂城区负责人表示,一方面有关部门要选好人、用好人,让干部的能力水平与岗位匹配,对于不能胜任的干部及时调整、及时“召回”;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持续自我提升,成为精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既要埋头苦干,又要仰望星空,既要吸收群众智慧,又要善于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处理问题。
常抓小细节 优化大环境
营商环境好不好,就看企业和群众是点赞还是吐槽。
铠尔慷项目
去年下半年,投资10亿元的湖北铠尔慷智能制造项目落户,三个月签约开工的“鄂城速度”,赢得各界称赞。
今年上半年,投资10亿元普路福汽车零部件项目,以“一个月签约、一个月开工”的突破,刷新了这一记录。
更有意思的是,普路福是铠尔慷主动引来的“好兄弟”。
“我们之所以选择在鄂城区投资,不仅是因为看中这里雄厚的工业基础、明显的区位优势、潜在的市场空间和便捷的交通网络,更是因为这里‘亲商、安商、重商、富商’氛围浓厚,从中我们看到区委、区政府推进经济快速崛起的决心和信心,让投资者安心、舒心。”铠尔慷公司董事长李国政,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以亲身体验“倾情代言”。
4月,铠尔慷在周边招工,因为技术要求高,且过了求职高峰期,难找到足够人选,投产在即,李国政急得一嘴泡。他到花湖开发区办事时,顺口发了句牢骚,被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刘彬记在了心里。
“刘委员自己开着车去找鄂州、黄冈、黄石的高校对接,又找区人社部门协调在我这里建见习基地,培养技术工。他把所有的环节都跑通了以后,才带着我去看。”让李国政感动的事有许多。
周末,大客户临时来考察原材料,他对本地情况不熟,只能打电话给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李丽,对方撇下生病的孩子,立马赶过来;前段时间下大雨,自己还没到,领导就已经先去看厂区排水情况了……他对记者一一细数。
真心换真心,李国政之所以呼朋唤友来投资的原因,不言而喻。
不仅交到了“新朋友”,还留住了“老朋友”。
长江压力容器,原厂在机场核心区,从建厂至今30年,累计纳税7000万元左右,累计发放工资2.5亿元以上,带动一大批人致富。
得知其被征地的消息,一些地方政府向长江压力容器伸出橄榄枝。论地价,花湖并没有比较优势。但本土领导干部多次上门诚意挽留,最终打动企业选择留下,搬进产业园,并拓展高端制造领域。
营商环境是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干部作风的“试金石”。从小细节着手,优化大环境:深入开展“暖企行动”,提高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行“效能革命”;大力推行“阳光操作”,确保政策内容、办事程序、办理结果全部公开,坚决杜绝徇私舞弊、假公济私、设卡刁难等现象……
干事业热气腾腾,新空港雏形初现。
干部在变,鄂城也在变……
鄂州融媒体中心记者:郑博
实习生:盛江南、薛柏杨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