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村的转型:拂去“红纱”披“绿裳”

8月中旬,联合国人居署“2019乡村赋能国际创新嘉年华”调研组进驻华容区段店镇,该镇武圣村等村湾进入联合国人居署的考察视野。

10余年前,武圣村还是一个以生产红丹为产业支撑的“化工村”。从经济落后、生态堪忧,到而今的省级美丽乡村,转型怎样开启?武圣村三任村支书话出了小村的蝶变。

台湾杏福生态园武圣村一隅

想方设法富起来

“天晴一把刀,下雨乱糟糟。”陈才俊今年68岁,1987年任村支书,他回忆当年全村穷困的情景时不禁唏嘘:“都叫我们是‘混子村’,人均年收入总是排在全镇倒数第一。”

怎么办?就地取材搞过竹编,也办过废棉加工厂,都仅仅解决温饱问题。陈才俊想起了返乡的技术能人江玉山,请他出山办红丹化工厂。红丹是一种制作防锈漆的化学原料,起先是村集体试生产,然后不断扩大规模,村内先后出现了3家个体企业,“化工村”渐渐远近闻名。

“高峰时,全村红丹生产的年产值达千万元以上,税收由零上升至数十万元,每年上交村集体4万元左右。”陈才俊说。

1998年陈才俊离任时,全村1800人有70%以上住进楼房,村民人均年收入从他上任初期的200余元上升至1000多元。

刚开始,红丹化工厂里飘出来的粉尘并没有引起注意,可时间一长,村民发现周围的房顶都被染红了。1997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治理污染企业,关停3家红丹小企业首当其冲。

红旗村思转型

陈竹林给陈才俊当了3年助手后接任村党支部书记,时年50岁的他一干又是4年。

较长一段时间,村集体的红丹化工厂依然在生产,但后来实施封闭生产,不让粉尘外泄,但废水排放仍含重金属,环保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

到了2005年,村红丹化工厂也被勒令关停,全村发展何去何从,一度陷入困境。

“当时绿色发展的意识还不强,开始抓基础设施建设,如筑堤防汛等。”陈竹林说。村志载,2000年以来,开始修缮送水渠道。要致富,先修路。从2003年开始,武圣村着力抓好通村和通湾的水泥路建设,当年就修通了1公里进村路。“这个工作接力传承了数任村委会班子,到现在家家都通路,而且是高标准的水泥路。”陈竹林说,再也不“乱糟糟”了。

陈竹林说,由于前些年的基础打得好,既有工业致富,又有农业保稳,该村连续几年获评区、镇红旗单位。

“过去从农民口袋要钱,如今把钱发到农民口袋,这些年扶农政策落地生根快。”陈竹林认为,近20年农村的深刻变化归根于国家政策好,乡村振兴逐步提上日程。

以绿色谋发展

如今,走进武圣村,一派田园风光呈现眼前:村道曲径通幽,花草灌木簇拥,蓝天碧水映衬,庭院生机盎然。

原村集体红丹化工厂已改造成为一个集办公、文体和休闲为一体的村民活动中心。还有休闲广场、生态停车场、党员活动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

这些变化,53岁的陈新胜感触最深。他在2011年至2018年担任村党支部支书。

陈新胜是在外创业的能人。返乡后,他先后引进了7个花卉苗木基地,武圣村总计流转1100多亩土地。陈新胜说,村里青壮年劳力或在基地就业,或在外地打工。2013年,武圣村又迎来市政府引进的台湾杏福农业生态园,整村流转土地1680亩。

与之同步,村里的土壤、水、空气都成了保护对象。陈新胜介绍,村民的生活污水通过管道集中引导到生态池里进行技术处理,排出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类标准。而为整个生态池净化工作提供能源的是几块太阳能发电板,整个过程看不到污垢,闻不到臭味,不消耗能源。

2015年,武圣村实现垃圾分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和水冲式厕所全覆盖,并先后获评“十大荆楚最美乡村、“湖北省宜居村庄”等荣誉。正是在这一年,在第一村民小组所在的陈竹林湾打造“农家乐”示范,并逐步推广至几个村湾,加快推进乡村旅游。

“华容区正力争把台湾杏福农业生态园打造成联合国人居署项目典范。”已经离任的陈新胜仍牵挂武圣村的发展,他相信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将很快成长为全村新的产业支撑。

采访手记:

武圣村整村闲置荒地流转后,有的农民就近打工,有的农民带地入股或入合作社,再有“农村四好公路”配套建设,串联起沿线村湾的“一村一品”,农民家门口卖农产、秀民俗、做民宿,赚了人气,也聚了财气。

陈姓是武圣村的大姓,村民向来凝聚力、自主意识较强。经几代人持续努力,武圣村的从富起来到“绿”起来,产业升级方向渐显势头,品牌影响初露端倪。

从“绿”起来到“强”起来,武圣村虽有台湾杏福农业生态园这样的大项目加持,整村土地流转,人居环境日新月异,但乡村振兴仍需继续唤醒农民群体的主体地位。政府在了解农民心声、知晓农民需求的同时,还要替农民把好关:哪种流转更接地气、更贴近农村实际,什么样的合作模式更能激发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他们的长远利益是否能保持合理增长,把群众的创造性充分挖掘并释放出来,就是由内而外的真振兴。

鄂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曹彦

实习生:戴此君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