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月圆人团圆的中秋佳节如约而至,在天悬银盘,月洒清辉,感念节日寄寓的家国之思的同时,品读现代、当代文学大师的中秋文章,在文化的饕餮盛宴中领略大师们笔下的中秋情结,别有一番情致。
要说对中秋最情有独钟的,应该是鲁迅先生。因为先生从1912年至1936年间的日记中,每年都有对中秋的记述。1912年的中秋,鲁迅正独自客居北京,他在日记中写道:“阴历中秋也……见圆月寒光皎然,如故乡焉,未知吾家仍以月饼祀之不。”深沉的笔触之下,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跃然纸上。1917年中秋之夜,鲁迅在京城绍兴会馆与友人聚,日记写道:“烹鹜沽酒作夕餐,玄同饭后去。月色极佳……”月色如水,又与友人举杯同饮,流露出先生的愉悦之情。1936年中秋节,鲁迅的病情已经很重,当天他抱病校对完《海上述林》的书稿后,又写信、撰文,还接待了不少来客。这是他过的最后一个中秋节,虽然他已不能再饮酒,但他见到中秋一轮皎洁明月时,仍是笑意盈盈。
一生秉持“宽容比自由更重要”的胡适先生,也在日记中写过中秋节。1911年10月6日中秋节,他在日记中感慨“天雨无月,为之怅怅不已”。1916年中秋节,胡适远赴美国留学,作的《中秋夜月》:“小星躲尽大星少,果然今夜清光多。夜半月从江上过,一江江水变银河。”诗歌中也是表达了中秋怀乡思亲的主题。1921年中秋节,胡适留美回国执教北大,这年中秋节“日果阴晦,夜中无月”。他在日记中录了一首他写于1917年的白话诗:“多谢你殷勤好月,提起我过来哀怨,过来情思……”颇有惆怅之意。
“落了一点儿小雨,天上灰蒙蒙的,城中各处中秋节的欢闹声,在细雨寒风里混合成一片,带着忧郁的节日情调,飘扬到一个围墙附近时,已微弱无力。雨还在落,因为围墙附近地方的寂静,雨俨然大了一些……”这是著名作家沈从文作品《节日》里的文字,描述的也是中秋节,不过是一片肃杀之气。《节日》发表于1932年,当时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社会贫穷、落后、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此情此景自然在沈从文笔下流露了出来。
老舍先生出生于北平,他的散文《北平最美的时候》就是描写中秋前后北平的诸多风物景色。“中秋前后是北平最美丽的时候。天气正好不冷不热,昼夜的长短也划分得平均。没有冬季从蒙古吹来的黄风,也没有伏天里挟着冰雹的暴雨。天是那么高,那么蓝,那么亮,好像是含着笑告诉北平的人们:在这些天里,大自然是不会给你们什么威胁与损害的。西山北山的蓝色都加深了一些,每天傍晚还披上各色的霞帔。”除了自然景色,老舍先生还对北平当时的沿街叫卖等进行了勾勒,读起来妙趣横生。
著名教育家、画家丰子恺曾有过梦中的中秋。1947年9月18日,上海的《自由谈》杂志第10卷第4期、第5期合刊刊出了“关于上海特辑”。丰子恺、施蛰存、徐仲年等十多位知名作家为之撰文。与其他作者大都具体描绘过去和当时上海的方方面面、形形色色不同,现代著名作家、画家丰子恺专为“特辑”写了一篇《上海中秋之夜》,只有300余字,写的是他“有一年”在上海过中秋时所做的一个奇特的“梦”。“梦”中的丰子恺戴着“一副眼镜”,见到上海“各种各样的人各自过着各种各样的生活”……文章虽然短小,但意味深长。
国学大师季羡林在散文《月是故乡明》中深情描述:“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通过讲先生小时候在家乡玩耍所见的美景,离乡后所见之月逊色于家乡之月,借月亮来寄托思乡之情。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月亮都有一种特别的情愫,望月情怀和思归之情一直都密不可分,被紧紧糅合在一起,在这样一个中秋节,品读大师们笔下的中秋情结,怎能不唇齿生香呢?
作者:樊树林
责任编辑:程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