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梁子湖区沼山镇杨井村举办奖学助学金发放活动,奖励本村品学兼优的学子,勉励他们勤奋学习。此活动连续举办了四届,共募集资金455460元,累积奖学助学959人次,金额381950元。(9月4日《鄂州日报》)
奖励品学兼优的学子,说实话并不算什么新闻,但像杨井村这样“家族式”奖学的做法,似乎有点意思。
连续四年奖学,第一年31人奖励39300元,今年52人奖励74600元,人数和金额在逐年增加,且较四年前考取大学人数增加了两倍以上。
无独有偶,太和镇柯畈村柯畈湾2015年也成立了奖学助学理事会,同样是对本湾的优秀学子给予奖励。今年9人考取二本以上院校,其中研究生3人。
笔者身边有一位朋友也是受过“家族式”奖学的“过来人”之一。因为堂兄弟姐妹较多,爷爷认为“唯有读书才是出路”,便开始了这种奖学模式。但别说,效果非常好,朋友和她的10个堂兄弟姐妹从小开始“比学赶超”,全部考上了大学。
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古老悠久的奖学助学传统。自从隋唐开科举以降,这样的做法便一直延续不绝。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随着工商业的发展,由族内富贾出资,供养、奖励同族子弟读书的风气就愈发普遍。
又如范仲淹于北宋创立的“义学”,也称“义塾”,指中国旧时靠官款、地方公款、私人筹资或地租设立的蒙学,招生对象多为贫寒子弟,免费上学。
时代更迭,“家族式”奖学用另一种方式延续了代代先人留下的这种优质文化。
村民牵头,通过自筹资金,成立专门理事会,给村里成绩好的学生发放“奖学金”。这些自发的行为,不仅是对努力学习学生的褒奖和鼓励,更是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重视,是“知识改变命运”深入人心的生动体现,是躬身践行尊师重教良好风尚的具体行动。
笔者有幸参加了今年杨井村的颁奖仪式,活动当天近40度的高温,现场却座无虚席。
颁奖时,一位获奖学生的妈妈喜极而泣,她道出,理事会成立的第一年,小儿子中考获得了奖学金,第二年大儿子高考又获得了奖学金。时过三年,小儿子今年高考再次获得奖学金,兄弟俩还约好要考取研究生,再来拿一次奖。
这位妈妈说她的泪里有感激、感动,她感谢村里的热心人自发成立了这样一个理事会,不仅解决了读书难的问题,更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现场,让笔者感触颇深的还有一些十几岁的小朋友,看着哥哥姐姐在台上领奖,转身告诉妈妈:“我也要好好读书,上这个领奖台领奖……”
当代著名作家梁晓声曾说过:“最好的家风,一定是有阅读传统的家风。一个家庭里面,如果人人都喜欢看书,喜欢思考,那么,善良、诚信、孝顺……这些良好品质也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他们的下一代身上。”
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哥哥姐姐学习优异,弟弟妹妹从小耳濡目染,还会差吗?
如今,国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我国已经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全覆盖,孩子们不仅“有学上”,更能“上好学”。在这样的情境下,“家族式”奖学的文化传承更显难能可贵,让人倍感暖心。
知识无价人有情。奖学方式、金额虽然不大,却激发孩子们读书学习的积极性。恰如杨井村奖学助学理事会发起人张友红所言:设置这项奖励就是为了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通过知识改变命运,做对社会有用之人。
中国从古至今,历来重视家风家教,这种世代重视知识、重视教育的浓厚村风是学子的好福气,更是所有村民的骄傲。
“家族式”奖学这样一种优质文化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显得弥足珍贵,它们在传递着缕缕书香,传承着民族文化的灵魂。愿广大获得“家族式”奖学的莘莘学子将这份爱和奉献传承下去。
作者:胡倩
责任编辑: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