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落实是治理能力的最好体现——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谈

最近,似乎一夜之间,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村子成了网红。这个村子便是浙江省三门县城西村,该村八任村支部书记持续62年“接力跑”,将曾经“一穷二白”的“翻身村”建成了村庄富强、农民富裕、乡风文明的小康村。

幸福是怎么来的?撸起袖子一任接一任干出来的。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谁来干,谁来落实?首先是干部。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这为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筑牢了制度根基。

一滴水可知大海。城西村的昨天与今天,是我们制度自信的最好印证。原因呢?作为最基层的党组织、党的战斗堡垒,他们带领村民将梦想变成了现实,而不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

像这样的战斗堡垒在我国有千千万万个,他们构成了我们党执政能力、治理能力的最强基础。“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正是因为有了这块基石,我们党才有十足的底气说,实现“法之必行”不是理想而是现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落实,而不是当作“橡皮筋”来拉扯,不是当作“稻草人”来摆设。

制度落实,不当“橡皮筋”。对比西方模式与中国模式,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作过这样的表述,“两者最大的差别恐怕就是一个短视政治与一个目光远大的差别。西方政客大都只关心自己国内部分选民的短期利益,而忽视整个国家民众的整体利益和整个世界的整体利益。而中国的体制数十年来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革和调整,已经形成了整体思维、通盘考虑、从长计议的一整套的制度安排。中国全面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样的战略规划一个接一个成功执行的结果。”

制度落实,不当“稻草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相结合,把制度治党作为管党强党、从严治党的治本之策,实现党的制度建设重心由建章立制向制度治理的战略转向。打“老虎”、拍“苍蝇”,铁腕惩腐激浊扬清;抓早抓小、发信号、划红线,高档节礼变成“烫手山芋”,公款吃喝显得“格外扎眼”,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党风政风变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党的肌体更健康更有活力。

诚然,最好的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受种种因素影响,多少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这并不影响一个执政党的治理能力表现,因为中国共产党从来就不是坐而论道,而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做到知行合一。

“上下同欲者胜。只要我们13亿多人民和衷共济,只要我们党永远同人民站在一起,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2017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说。这便是一个世界最大的执政党的自信,因为他的身后是团结一心、凝心聚力的13亿多人民。

来源:鄂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