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买票”变成了“抢票”,这个“票”当然是指火车票。
春节临近,火车票正值开抢的时候。许多家庭为抢一张能让家人回家的火车票,全家人拿着手机,打开12306软件,盯着开售点、数着倒计时,生怕慢了半秒,但即使这样,还是没抢到。这个时候平台才告诉你,得使用抢票软件,付一定服务费才可加速,增强抢到的概率。
不禁想起一个真实的故事:家在本市的一个女孩在北京工作,被家乡一位男同学追求。马上回家过年了,要不要答应他?女孩举棋不定,决定考考他,就出了一道题:请男孩子帮她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悲催的是,男孩并没有买到火车票,这段还没开始的姻缘因此被一“票”否决了。
当时笔者觉得女孩子太草率,还替男孩子叫屈。有过抢票经历后才知道女孩子是对的,起码这个男孩子不灵活、办法少,但细细想来,又觉得哪里不对劲。男孩子明明是正常排队买票,为何败在花钱插队者手上?
花钱就可以插队?这显然是一个连小学生都能脱口而否的伪命题,可这个伪命题却在“抢票风”中大行其道。不能过多地责怪消费者,毕竟消费者是弱势群体。有抢票软件的存在,正规售票渠道势必一票难求。消费者明知使用抢票软件会侵犯他人权益,但不用则可能丧失购票先机,所以在抢票软件的诱惑和怂恿下,许多消费者不得不趋之若鹜,这才比故事中的男孩子灵活多了,但这种“灵活”是建立在不正当竞争基础上的。而花钱抢票者却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权益同时也受到了侵犯,更没意识到自己是在助长不正之风,以为顶多是随波逐流,这才是可怕之处。
节假日期间,火车票成为炙手可热的稀缺资源,12306平台承担着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职责。正因为火车票的稀缺,让有些人在利益驱使下,动起了歪脑子。过去是“黄牛”,现在是各种抢票软件和一些经营性网络平台。原本应该公平分配的社会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被利益裹挟了。
很显然,IT企业和网络平台圈粉逐利是一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侵犯的是消费者的利益,侵蚀的是社会的公平正义,而监管无力也在这种混乱购票生态的形成中“功不可没”。法律缺失就是在纵容犯错。有关部门应该重拳出击,依法打击这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为公平购票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作为始作俑者的IT企业和网络平台,也该收收手了。否则,无论是不当竞争者还是监管失职者,都有可能被消费者和粉丝们一“票”否决。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刘莲珍
责任编辑:熊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