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抗疫精神 彰显制度优势 坚定“四个自信”|疫路同行·志愿者有我 | 抗击疫情我们绝不缺席

      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梁子湖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放弃了休假,当起了“宣传员”“劝导员”,耐心劝返聚会群众,打通防疫宣传最后一公里;当起了“采购员”“跑腿员”,定期采购新鲜优质的食材送到老百姓家门口;当起了“体温监测员”,值守在一些重要场所,努力将防疫战线往前移一点,再移一点;还当起了“爱心募集员”,汇集点滴爱心,为疫情防控物资更添一份保障……

他们,就是梁子湖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防疫一线最靓丽的“志愿红”。他们,正通过各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把希望和力量、爱心与信心,传递给疫情阴霾笼罩下的每一位老百姓,让温暖在这片因疫情而显得有些冷清的土地上流淌、扩展,他们都是普通人,但他们用行动证明,战“疫”———我们绝不缺席。

熊友付、熊辉父子俩在熊易村卡点执勤

防控缺人手?“我报名”“我能上”

“我要参加志愿者,为抗疫出份力。”本以为危险疲惫的工作,可能遭遇冷落。万万没想到的是,自1月31日梁子湖区青年防疫志愿队招募令一出,金恢华、明如志、金勇刚等人主动请缨,毅然要求加入抗“疫”队伍。

“我报名、我愿意、我要去防控一线……”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请愿”,让许多党员干部一次又一次红了眼眶。

“车往前上,要登记好信息,请提前摇下车窗。”2月28日,在涂家垴镇官田村与熊易村交界的卡点处,父子齐上阵,24小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成为这场防控疫情战役中的亮丽风景。

父亲叫熊友付,今年62岁,儿子叫熊辉,今年34岁,父子二人同时请缨,2月6日值守至今。熊辉“请战”时说的一句话,一直回响在熊易村党支部书记熊竹林耳边,他说:“党员干部不分昼夜奋战在一线,让我们很感动,虽然我和父亲都是普通群众,但我们请求给我们一件红马甲,让我们像他们一样坚守……”

村(社区)是防控工作第一道防线,承担着防控宣传、人员排查、帮助居家隔离家庭等多项任务,但工作人手十分有限,而这样的“请战”故事在梁子湖区各个角落都能听到。

“您好,请出示身份证、代购证、红袖章,三者缺一样您都不能进去。”日前,在沼山镇长好超市门口,区纪委检查小组暗访集镇商超卡口值守情况遭遇“阻拦”,被拦在超市外的几位检查人员不但没有丝毫的不高兴,还向门口值守的志愿者刘传林竖起了大拇指。

刘传林,沼山镇少峰村村民,疫情发生后他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队伍。“只认证,不认人,没有人情可讲。”与刘传林一样,沼山镇下柯村村民万召胜主动请缨,在鄂商平价超市门口值守,测体温,看证件,对每一个进入超市的人群他都会盘查得格外细致。2月4日坚守至今,在这个春节,从广东回来的他换了一种更温暖的方式与家人团聚。

柯东银、熊智勇、袁凤霞、柯芬星、周克凤、柯友峰……当疫情防控“集结号”吹响,村(社区)一个又一个志愿者纷纷响应,积极加入“战斗”,上门为村民测量体温、代购代办物资……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截至目前,梁子湖区近2千名志愿者加入了这场“战斗”,成为基层防疫前线最“硬核”的中坚力量。

宣传有“盲区”?“我们有‘武器’”



梧桐湖社区巾帼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


“全体村民请注意,奉劝大家不串门、不请客、不聚会……”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东沟镇茅圻村巧巧工作室志愿队将疫情防控知识用方言,通过“敲锣鼓”的方式,向村民广泛传播,这种新颖的宣传方式也在朋友圈迅速走红。

如何提高村民的防范意识?为传播疫情防控知识,梁子湖区志愿者们冲上一线,苦练“七十二变”,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他们走街串巷,用各种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传递疫情防控正能量。

“竹板那个一打就真热闹,湖北慢板我来表一表;防疫期间不聚会,防疫期间不串门……”在梧桐湖社区,66岁的退休老支书叶宗英披上红马甲,重回一线当起了宣传员。他把自己创作的快板,录制好后,在社区播放。透过那熟悉的乡音,村民们对疫情更多了一份认识,多了一份自律。

此外,还有许许多多的教师在用自己的方式抗“疫”。1月30日,长岭中学陈青元、黄习礼等10名老师风雨无阻地日夜坚守在执勤岗位。疫情初期,个别群众意识还未跟上,习惯三五成群聊天,每每这时,陈青元他们都会走上前,耐心劝导,从不跟群众红脸。

后期,在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后,陈青元和区法院一名干警分为一组,2人被分配包保长岭东湖小区片区内的45户183人,他吃住在帐篷,每天入户宣传劝说、上门测量体温、登记住户信息、送代购物资。“我们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样拼搏在防疫一线,不能像警察那样守护在前线,但我们也可以尽自己的力量上一线来保护老百姓。”陈青元说。

太和镇新屋村村民高灿与女朋友一起核对代购物资信息。

太和镇新屋村村民95后高灿这些天忙得脚不沾地,1月29日,他主动请缨,加入所在村的疫情防控队伍,当起了宣传员、劝导员,挨家挨户宣传疫情防控知识,用最朴实的肺腑之言,让村民听得进,待得住。2月8日,高灿女朋友陈小霞也主动请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当起了太和集镇上小区代购员。

“小喇叭”“红标语”“暖电话”……疫情当前,志愿者们用各自的“武器”,努力让防疫宣传的声音传遍每个角落,用他们的平凡善举,让老百姓们更加温暖、更加安定。

防疫少物资?“我们都来献上一份力”


沼山乐华花卉合作社负责人金恢华在沼山大道卡点当志愿者

疫情发生后,沼山镇乐华花卉合作社负责人金恢华一天都没闲着。在疫情防控初期,物资匮乏是防控一线面临的首要难题,在了解到梁子湖区防护物资紧缺后,金恢华多方联系,寻求货源。

“那段时间,眼睛一睁开,想的就是口罩,晚上做梦也在找口罩。”在沼山大道上当了一个多月志愿者的金恢华,提起求购口罩时的经历腼腆地笑了起来。找到货源后,他在第一时间购买了3400个N95口罩,捐赠到梁子湖区。除此之外,他与沼山中学校友一起发起了爱心募捐活动,向沼山镇政府捐赠了3万元现金。

疫情肆虐时,谁都不是局外人。这一个多月,整个梁子湖区都被这些凡人善举感动着,或是志愿者,或是在家的乡亲们,或是在外的游子们都纷纷行动,他们将责任和担当刻进了胸膛,疫情当前,他们用一举一动诠释了患难与共的真挚,道出了共克时艰的信心。

1月28日,东沟镇大桥村村民龙书勋第一个带头捐款,2月24日,他又为在一线值守的人员捐赠了10顶帐篷、60件饮品。“看着村干部们都冲锋在一线深入组户开展宣传、摸排、监测等工作,我也想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龙书勋说。

疫情发生以来,太和镇金坜村村民邱福成虽人在武汉,却时刻关注着自己家乡的动态,了解到镇村组干部不避辛劳、不畏危险,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党员干部用辛勤付出筑起疫情防线,保卫了家乡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邱福成深受感动,向太和镇政府捐款20万元。

3万元、4万元、20余万元……余征帆、胡农生、何伟……一份份爱心倡议中,一串串越来越长的爱心数字里,爱心像滚雪球一般在汇集。

截至目前,梁子湖区、镇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共接受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爱心组织、爱心人士捐款共计400余万元,接收物资66批次。捐赠记录里的志愿者名单中,有刚刚走上脱贫路的村民、有普普通通的工人……他们为筑牢梁子湖区疫情防控防线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滞留走不了?“就地参战我来护家乡”

“各位亲朋好友,由于近期疫情严重,不宜扎堆聚会,万般无奈之下,决定延期1月30日的婚礼仪式,具体时间另行通知,不便之处万望海涵!”考虑再三,太和镇狮子口村村民朱韵林向亲戚朋友们发送了这样一条短信。转身,这位90后“准新娘”就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线。

朱韵林是华中农业大学土壤生物化学实验室一名工作人员,1月10日放假回家后进行自我隔离近1个月,没有任何异常。2月19日她便向太和镇申请当志愿者,为集镇小区居民代购生活物资。“爱人可以等我,但病毒不会等人。”朱韵林说:“既然回不了武汉和同事们一起战斗,那就留下来与家乡人一起战‘疫’吧。”

与朱韵林同样滞留在家乡,参加“战斗”的还有梧桐湖社区的居民倪林。

在武汉工作的倪林参加当地社区防疫志愿者

1月22日,倪林陪着丈夫周光华一起回来看望公公婆婆,因交通管制无法按原定时间返回武汉上班。在自我隔离了22天后,倪林主动向社区提出当志愿者,为居民登记所需生活物资信息。

起初,有些不理解的居民会在群里调侃道:“你们一天多少钱,出来做这么危险的事?”每当这时倪林总是在屏幕这头笑笑,敲打一句话发过去:“全国都在无偿援助湖北,我们一个小小的志愿者又算得了什么。”

为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接触,倪林建立微信群,让大家把购买信息发到群里,年纪大的居民便打电话询问,她再一一统计;向社区为每户申请体温表,每天网上督促测报体温,再上报社区……每一项工作,她力求做细做好。

东沟镇余湾村村民余锋,18岁,在校大学生,当志愿者一个多月从未喊苦喊累;涂家垴镇宅俊村村民余杰,汀祖镇政府应急办干事,交通管制回不去工作岗位,他主动请缨选择就地“战役”;涂家垴镇南阳村村民柯惠敏,26岁,黄冈浠水县审计局一名工作人员,每天背着沉重的消毒水,为农贸市场做好消毒工作……

疫情没有消散,爱心仍在继续。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面前,人间大爱在梁子湖大地上传递。

文/图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胡倩

特约记者:李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