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一早醒来,王晓明便收到父亲传来的一封家书。他们说,6日是个特别的日子,写了这封特别家书给你,外加两张珍藏多年的照片,含意特别。
1991年出生的王晓明,是北大医疗鲁中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已有8年的ICU病房工作经历。驰援湖北,大年初一下了夜班,王晓明便写了请战书,“遗憾的是,北大医疗第三批援鄂才轮上我。”
2月13日晚上,得知自己正式被批准援鄂,王晓明第一时间开心地告诉了家人,父母和姐姐都为她高兴。来到鄂州后,王晓明每天要跟父母、姐姐视频报平安。
姐姐的鼓励增加了王晓明的信心。2008年,姐姐作为北京亦庄医院的医护人员参加汶川地震救援,“那年,我上高一,知道后,自己哭了,为姐姐担心。姐姐当年10天喝不上一口热水,没睡一个完整的觉,而我们现在的条件不知要强多少。”
2月25日,王晓明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父亲的这封特别家书,让我感受更深。他说,我和我的战友就是新时期‘最可爱的人’,为我的坚定逆行而骄傲!”接受记者采访时,王晓明说。
原来,3月6日对王晓明一家来说真是个特别的日子,这一天是著名作家魏巍的诞辰日,今年正好100周年。而王晓明的父亲与魏巍结缘多年,多次去魏老家中拜访求教。魏巍去世后,仍与魏家有来往。
王晓明的父亲叫王保安,曾在淄博矿务局寨里煤矿、南定煤矿工作,先后荣获淄博矿务局“劳动模范“、"五好青年标兵"、"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2005年,他病休后到北京工作,与魏巍结缘,“那时,我上初中正好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因为父亲回家常谈跟魏巍老人的交往,我对这篇课文更有了别样的感受,对课文的内容也记得更熟。”
影响王晓明的不仅是《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文章,还有她身边最可爱的人——姥爷,“姥爷90多岁了,种了一辈子地。那年,父亲问他腿是怎么受的伤不方便走路,姥爷才说是在解放山东的一次战斗中负伤,不能走才留了下来。后来,姥爷还把自己的二等军功章和证书交给了组织。如果父亲没追问,我们还真以为姥爷是一个很普通的种地农民。”
“这孩子收到这封特别家书,也是埋在心里没说。直到3月15日,我才知道,看了之后,挺感人的。”鲁中医院领队赵慧说。
在这封特别家书中,王晓明的父亲第一次给她看了两张照片,“一张是父亲与从汶川凯旋的姐姐的合影,一张是父亲与魏巍老人的合影。”
王晓明父亲与魏巍老人的合影
这位父亲在家书中写道:“你姐一直是咱全家人的骄傲。在国家有难之时,你又紧跟姐姐的脚步,自告奋勇冲到全国抗击疫情第一线的湖北鄂州。爸爸在家等待着你和你的同事们凯旋的那一天。到时候,爸爸也要和你照一张合影,也摆放到爸爸的书柜上。”
“爸爸有幸在有生之年,认识魏老。我常跟你和姐姐提起魏巍及他写作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爸爸这一代人是在‘最可爱的人’的精神鼓舞下成长起来的。希望你们姐妹成为对国家有用的‘最可爱的人’。”
读完家书,考验不期而遇。3月7日上班,在鄂州市中心医院11楼重症监护室,一位82岁的新冠肺炎患者因病情变化需要上血滤。血滤需要经常查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检测,而此时王晓明已戴了三层手套保护,触感变弱,能否一针见血,面临巨大挑战。
尽管有8年的ICU工作经验,而这次不同以往。三级防护,已让王晓明的防护镜充满了雾气,头也开始有些发晕,且胸闷气短,“由于ICU 团队是临时组合成,我所在的护理小组中只有我一个会使用血滤机。我一直暗示自己,不能退缩,再累、再热也要坚持 。”
动脉抽血一针见效,患者病情的变化得到了有效控制。“脱下防护服,走出重症监护室换班,我的前胸后背都湿了,袜子和裤腿也像刚从水中捞出来。看着手上被汗水泡起的褶皱, 我的眼睛充满了泪水,这泪水不是委屈,而是被自己感动的,我要为我自己点个赞。”王晓明有点自豪地说。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李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