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鄂州独创性政策是如何成为科技项目“吸金石”的

昨悉,截至10月底,全市市校合作对接项目中已注册正在实施项目49个,已签约项目18个,正在洽谈、跟进项目36个,通过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运作项目17个,我市推进独创性科技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我市经济发展的最大短板是创新资源不足。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必须用最具先进性、最具独创性的科技政策吸引科技成果在鄂州转化,吸引科技企业在鄂州落户,吸引科技人才在鄂州创业。

以独创的投资模式吸引重大创新成果。实行“领投+跟投”模式,放大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设立6亿元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以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整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现代服务业发展基金、生态农业发展基金等3项基金,设立3亿元的市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实行“股权+债权”和专利质押贷款模式,减少专家团队以现金等方式出资的困难和风险。实行参股不控股模式,保证专家教授持有51%以上的股本,使他们能够控制公司的运作。目前,全市共引进全数字PET—CT、可印刷介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及产业化、健康物联网关键设备产业化等颠覆性新技术成果3个,机器人与智能制造、三维激光精密加工等前瞻性创新技术成果75个,涵盖医疗健康、新材料、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

以最优的服务模式引进高端创新人才。变招商引资为招才引智,提供“店小二+提款机+寄宿生”创新式服务。PET—CT项目创造了4天落户、7天注册的鄂州速度,创造了“一号科技工程”合力推进、国有资本前期介入、地方政府一包到底的鄂州经验,该项目的示范效应正在放大,一大批科学家争相到鄂州创新创业。截至目前,全市共实施市校合作科技项目103个,其中华中科技大学58个、武汉大学10个、中国地质大学8个、华中师范大学3个,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24个;平均每个团队都有20名左右的硕士和博士,以及2名以上的正副教授。在2015年科技部公布的全国100位创新人才中,华中科技大学共有8位创新人才入选,位列全国第一,其中就有2位在鄂州创业。

以全新的建设模式打造科技创新平台。依托高校、科研院所组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转化应用先进科研成果,孵化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建设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目前已有近20个科研团队进驻。中国地质大学鄂州工研院、华中师范大学药物创新园、武汉科技大学铁基功能材料研发中心、武汉轻工学院智能粮机研发中心等一批创新中心和园区正在积极建设。全市新增省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其中,湖北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有36家高端企业落户,15家企业正在洽谈。湖北青年企业孵化器有64家企业签约入驻。梧桐湖东湖高新科技创意城有25家企业入驻。火炬科技孵化器在孵企业43家。优高电商孵化器有50多个创业团队入驻。目前,全市省级以上技术研发机构达到15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达到19家。1至9月,我市专利申请总量1143件,同比增长37.7%;其中发明专利733件,同比增长45.15%;授权专利312件,同比增长56.78%;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84件,居全省第四。(记者张兮  编辑陈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