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微光点亮暖阳

早晨,窗外的鸟雀声叽叽喳喳,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拉开窗帘,远远望去,田间地头三三两两的村民戴着口罩、佩着绿袖章劳作。有的挖沟起垄,有的拉牛耕田,有的忙着浇水、添肥……好一幅别致的“防疫春耕图”。我拿起手机,记录春日感怀,“一雷惊蛰始,微雨众卉新。 

雷霆驱病疫,春风满世间。愿山河无恙,你我皆健康。”几声乡音唤回我的思绪。 

“秋芬嫂,送几个红苕和南瓜给你,挂在你门前桂花树上!” 

“菊花婶,帮你买的西红柿、白萝卜放院门口了啊!” 

“来顺大哥,你要买的降压药我给你放在窗台上了啊,你可别又忘吃药了,要不血压又上来了!” 

…… 

宅家的日子里,每天总有几声亲切的隔空对话,打破村庄的宁静。我也会停下手头事务,听一听这浓浓的乡音,探头望望窗外的乡亲。银光穿的志愿者红马夹、相辉胸前的党徽、相胜手里拿的红苕……他们那一点点小小的光、一抹抹鲜艳的红,连在一起,成就了乡村疫情防控中的暖阳。 

疫情发生后,我滞留在老家,这里骤然开启了“封村”模式、硬核防控:自觉居家、不串门、不聚餐,外出一定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有几户外地返乡的村民,被要求居家隔离观察。 

刚开始,隔离户有焦躁不安和抵触反感情绪,村党支部便动员乡风文明理事会成员、党员、青年志愿者来“掺和事”。退休村医习周接下了早晚测量体温重任,银光、学龙等青年当起了“代购员”,相辉、相金、儒军等党员站在卡口做“哨兵”;更有左邻右舍“土味儿”十足地隔空喊话、聊家常,话糙理不糙的乡里乡亲,用封门不封心、隔离不隔爱的乡情,筑起了乡村防疫的一道有力防线。 

始料未及的疫情,让我度过一个“非常春节”,体味到不一样的乡愁、不一样的年味。宅在家,含饴弄孙、重温经典,品读非常时光,透过疫情的阴霾,我看到了那一棵棵儿时攀爬过的树木,找到自己成长的足迹;更看到了血脉绵延的乡情、自强不息的乡魂。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世还入种花家”。在疫情面前,团结和信心是一剂“疫苗”,也是一种“抵抗力”。爱推动爱,微光点亮微光,汇聚成暖阳。当善良的人们拉起手,春天,就来到了! 

作者:李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