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从事血栓性疾病研究的武汉协和医院院长胡豫对科研要甘坐“冷板凳”有着深切的体会。正是在该领域的长期积累,使得他较早地发现了新冠肺炎和血栓疾病之间的关联。这一发现在部分重症患者救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想要在某个科研领域有所建树,离不开持之以恒的探索。在浮躁的社会大环境下,鼓励科研人员甘坐‘冷板凳’,树立正确的人才评价导向是关键。”胡豫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改进科技人才评价方式,正是2018年6月出台的《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部署的一项重要任务。《意见》出台两年来,科技人才评价改革取得了哪些进展?科技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从看数量到重质量 扭转评价风向标
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在人才评价中过度看重论文、影响因子、专利等数量指标。这种简单量化的评价方式,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科研浮躁现象。
在科技部引智司二级巡视员赵慧君看来,《意见》出台两年来,在科技人才评价方面,最重要的变化体现为从主管部门到用人单位都充分认识到“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以下简称“四唯”)倾向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各方形成合力,出真招、实招,突出破除‘唯论文’导向,积极推动转变人才评价导向,成效初显。一些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校和科研院所,更是走在前面,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赵慧君指出。
2019年4月,《清华大学关于完善学术评价制度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一经发布,便引起各方关注。《若干意见》明确,正确把握学术评价中数量与质量的关系,强调学术水平和实际贡献,突出代表性成果在学术评价中的重要性。
“强调代表性成果,意味着在学术评价中重点看成果的意义、价值、实际贡献等,而不再是简单地数论文、著作、专利的数量。”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聂建国指出。
据介绍,清华大学组织全校50多个院系修订教师评聘学术标准,克服“四唯”倾向,建立重师德师风、重真才实学、重质量贡献的评价导向,同时清华大学还对学位评定学术标准进行了修订,鼓励依据学位论文以及多元化的学术创新成果评价博士生的学术水平,不再以学术论文作为唯一评价依据。
“不要求一定要有论文,并不代表评价标准降低。事实上,破‘四唯’也并非完全不看论文、奖项等,重点在于弱化相关数量指标在人才评价中的权重,突出对成果质量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考察。”聂建国强调。
精简人才计划 避免“帽子”重复戴
人才“帽子”是对各类人才称号的俗称。人才“帽子”满天飞的现象,长期备受诟病。对此,《意见》明确,统筹科技人才计划,避免多个类似人才项目同时支持同一人才。
据介绍,按照《意见》要求,一些部门、地方通过完善管理规则、限制重复申报、整合已有科技人才计划类别等方式,初步实现了人才计划精简。目前,科技人才计划的入选人才主要分为领军人才、青年人才和创业人才,同一层次人才不得重复申报多个人才计划。
“以科技部牵头的‘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为例,支持期内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等,不能申报该计划中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团队。”赵慧君举例道。
不仅不能重复戴,“帽子”也有了“有效期”。教育部印发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管理办法》明确,“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是学术性、荣誉性称号,避免与物质利益简单、直接挂钩。聘期结束后,不得再使用称号。
同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也一再明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才项目不是“永久”标签,有关部门和依托单位要设置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让人才项目回归研究项目本质,避免与物质待遇挂钩,为广大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创造良好氛围。
“干什么、评什么” 评价标准多元化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有1000多名在编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人员比例约为1∶2。对于这两类科研人员的评价,难以用一把尺子去衡量。
“学术委员会在评议时,对从事基础研究的人员,重点看其科研成果是否代表世界最前沿的方向,有没有产出原创性的成果;对从事应用研究的人员,则看其成果是否破解关键技术问题,是否具有很好的产业化前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人事处处长孙军介绍道。
同样,对临床、科研等不同岗位人员,武汉协和医院在职称评议时考量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针对一线临床医务人员,重点看临床服务工作量、手术量、医疗纠纷发生情况等,对论文、课题要求相对低。对于科研岗位人员,则主要看研究成果是否推动相关行业技术进步。
“对人才进行分类评价,核心在于‘干什么、评什么’,不能用一把尺子去量所有人,让评价标准更多元,更贴合工作实际。”胡豫表示。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