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做好十件事 教你有效预防脑血栓

“‘管住嘴,迈开腿’是预防脑卒中等心脑血管意外的‘老生常谈’却成效显著的办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神经与精神科医师苗孟君表示,研究证实,除了年龄、性别、低出生体重、种族、遗传因素等不可控因素外,在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人群里,脑卒中的发生,90%可归因于10项危险因素的作用,而这些危险因素就像埋在发病路上的“雷”,其实90%是“可排”的,即可通过预防和控制,降低卒中发病几率。

  1、控制高血压

服用药物控制高血压,比如强化降压治疗将收缩压控制到<130mmhg,能使脑卒中发病风险降低32%,积极治疗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能使脑卒中风险下降42%。

  2、戒烟且不被动吸烟

吸烟可加速血管硬化,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还可损伤血管内皮组织,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3、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数倍,大约2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脑卒中。

  4、适量增加身体活动

适量增加身体活动者脑卒中风险比缺乏身体活动者低25%~30%。

  5、合理均衡饮食

医学关联研究发现,水果与蔬菜的摄入量与脑卒中发病风险呈显著的负相关。建议饮食应多样化,以谷物为主,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多吃蔬果、奶类、大豆,提倡餐餐有蔬菜,天天吃水果,且不用果蔬汁替代。

  6、控制体重

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可增加脑卒中事件的风险,尤其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7、改善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和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多数研究发现总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呈正相关。

  8、改善房颤

房颤是导致脑栓塞的主要原因,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4~5倍。

  9、排除酒精影响

饮酒尤其是酗酒,可损伤血管,产生血管营养、神经营养障碍,代谢紊乱。

  10、心理平衡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情绪应激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以及心脑血管事件发病密切相关。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