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度出征,见证中国维和军人担当

4次头顶蓝盔,为和平出征。我不能忘却的,是中国工兵修好的友谊桥边民众竖起的大拇指,是孤儿村里孩子们抱着新足球时的欢呼雀跃,是圆满完成任务后外国军人的尊重和赞许,是授勋仪式上高唱国歌时心中的激情澎湃……而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身后有强大的祖国;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维和军人心中,始终飘扬着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2007年,我第一次走上维和战场。作为中国第7批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外事组组长,面对繁多的专业术语和缩略语,“压力山大”的我利用休息时间下载了大量联合国文件资料进行研究学习,翻译起来才逐渐得心应手。

2009年,再赴刚果(金),一次勘察道路任务中,突遇不明身份武装人员拦截,在紧张的对峙中,我冷静地用外语喊出“中国维和部队,我们是朋友”,臂章上的国旗成了我们的通行证。

2012年,三赴刚果(金),连续作战值班后,我浑身关节酸痛高烧不退,幸得医疗分队同志提醒,及时服下青蒿素,成功战胜疟疾。

2015年,四度维和,我的战位在西非马里——联合国最危险的维和任务区之一,这一次维和经历,最让我刻骨铭心。

临行之际,传来马里首都巴马科丽笙酒店遭武装分子袭击的消息,遇难人员中包括3名中国公民。

赴马里执行任务的一年间,联马团共有38人牺牲,其中27人直接死于各类袭击。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举办一次追悼会,令人倍感痛惜,作为联马团司令部主管人事和训练的副参谋长,参与组织这项“令人伤感的任务”也是我的工作职责。

我身在巴马科,心里却一直牵挂远在约一千公里外的加奥执行任务的战友们。司令部有什么最新情况通告和安全预警,我都会第一时间和我赴马里维和部队沟通,我还多次根据自己的职责和日程,前往地处沙漠边缘、环境气候恶劣的加奥出差,给前方兄弟们带上一两箱蔬菜水果,虽是杯水车薪,但也算尽了一份心力。

2016年5月31日,是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日子。当晚20时52分许,我突然接到工兵分队作战参谋的电话,他焦急地告诉我维和分队驻守的E营发生大爆炸,可能是遇到袭击了,话音未落电话便断了。是恐怖袭击?是火箭弹袭击还是汽车炸弹?此时我还不敢妄下结论,但是最近一个月针对联马团的袭击密集发生,特别是想到两天前刚刚发生多哥护卫车队遇袭、5人遇难的重大事件,我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立即向大使馆和国内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了汇报。由于海事卫星电话和机要电台在袭击中损坏,而加奥地区手机信号本来就十分微弱,且大部分人员已经进入地下掩体,联系非常困难。我反复与战区司令部以及我三支维和分队沟通,而我的电话也一度成了国内了解一线情况的热线。

那真是一个不眠之夜!当最终确认哨兵申亮亮英勇牺牲时,我感到阵阵揪心的疼痛;当得知我方人员被战友从废墟中及时救出时,我感到些许宽慰;当前往营救的塞内加尔快反分队首次出动却未能运回我方伤员时,我焦急万分;当确定我分队没有遭到二次袭击,自救和防卫工作有条不紊展开,同时联马团紧急协调派往的医疗后送飞机抵达,将我两名重伤员转运往塞内加尔三级医院后,我长舒了一口气;当联马团司令在早交班会上正式宣布我分队遇袭和人员牺牲的消息,外国同事纷纷向我伸出慰问之手……

4枚联合国和平勋章,见证了我4次不平凡的维和之路。战火的淬炼,英雄的逝去,让我对维和事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我们中国维和军人必将继承烈士遗志,继续坚守战位,不辱使命,砥砺前行。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