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徐汇滨江项目概念设计图。 主办方提供
近年来,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创新技术应用在为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乘数效应的同时,也推动了各行业转型升级,为城市建设注入新“智力”。
其中,建筑创新实践似乎总能较快与前沿科技嫁接,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创造更多可能。
日前,业界专家集结于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办、上海城市公共空间促进中心协办的“品·筑”建筑评论活动,就上述话题进行了“头脑风暴”。
有智慧的办公建筑不简单
阿里巴巴是国内知名互联网领军企业,其即将于徐汇滨江展开的新项目,受到与会专家高度关注。
该项目力邀世界知名建筑事务所Foster+Partners Limited打造。将自身在建筑数字化领域的思考化为实践,是阿里巴巴此番打造该项目的目标之一。
此前,Foster+Partners Limited因擅长用创新的设计策略和方法,为世界著名机构定制办公建筑而享有盛誉。
在美国苹果公司总部园区项目中,方案化零为整,将各部门的工作空间整合至一个连续的环形空间内,并由充满本地特色的果园景观将之环抱。整个建筑结合被动式通风和清洁能源的使用,体现了科创企业总部园区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
在位于伦敦闹市区的彭博社总部大楼项目里,方案充分考虑用地条件的限制,并全面分析了该企业团队的工作方式,创造性地利用智能照明、空调和通风集成体系,实现了“大平层”概念的平面布局,被誉为全球最可持续办公楼。
该事务所还将“创新”延伸至外太空,长期参与航空航天机构的研发工作,用三维打印技术助人类居所向外太空拓展。
当这样的建筑行业创新引领者与同为行业创新引领者的阿里巴巴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通过已经对外披露的方案可以看出,在阿里巴巴徐汇滨江项目里,设计团队再次颠覆了传统自用办公建筑的设计模式,创造性地将外围公共空间引入建筑体量的核心部分。
设计团队注意到,徐汇滨江如今是上海创新活力的窗口之一,拥有壮丽的江景。在这样的布景中绘制新画面,必须注意建筑与外部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自然过渡与融合。
为此,设计者在本次建筑本体的中心,创建了一个大型公共空间,为的就是邀请人们共享,使这里有机会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新社区聚集空间。且该建筑的设计极为通透,不仅能使该建筑保持与周边景观的互动,更好地与整个滨江建筑群融为一体,也让公众有机会从建筑外部瞥见阿里巴巴的办公世界。
为了达到观江视野、环境反馈和面积要求的最佳平衡,整个建筑的设计过程使用了遗传算法,以形成建筑最佳体量。
对于任何一种算法而言,关键变量的选择会直接影响计算结果。该项目方案的设计者最终选择将“视野”“空间”“环境”三个维度作为决策整个建筑体量的基础,以创建最合适的形式。
最终的设计主体思路为,通过在建筑体量的中心提供大尺度的遮蔽空间,免受夏季的日晒以及冬季冷风的侵袭,来优化微环境的舒适度,同时为阿里巴巴各个部门创建量身定制的工作区解决方案。
在阿里巴巴智慧建筑事业部资深专家孟涛看来,智慧建筑不是简单嫁接数字化技术的建筑。
智慧建筑是拥有操作系统的建筑,是全面感知、永远在线的新生命体,也是人、机、物深度融合的开放生态系统。
通过它,用户获得个性化体验和精准服务,建筑运营商实现安全、高效、绿色运营,建筑系统集成商快速开发部署、展开与生态环境保持友好的合作。
当然,要实现这一点,需要类似阿里巴巴这样的智慧建筑平台打造者,更需要算法开发商、应用开发商、资讯合作伙伴、解决方案集成商等通力合作,协同发挥群体智慧,让智慧建筑落地。
从单体建筑走向城市建筑
一位与会专家表示,自己现在特别“害怕”航母型开发商,也很“害怕”名气很大的著名设计师。因为这两类群体在理解一个项目时往往很有“主见”。这时,如果一个单体建筑项目想与周边环境、与市民活动之间更好互动,需要设计团队与项目落地者充分沟通、磨合,才能达成较好的结果。
听完阿里巴巴徐汇滨江项目的介绍,他说,该项目对“看与被看”问题的重视与妥善解决,给他带来很大启示。
什么是“看与被看”?一方面,建筑本体的拥有者、发起者需要看到自己的需求,需要清楚自己想达成的建筑功能和使命;另一方面,建筑的拥有者、发起者也要意识到建筑的社会价值。它免不了会被看到、被评价,亦会成为周边市民生活、公共生活的新生产者,成为所在区域城市风貌的新影响因子。
这背后,是一个单体建筑走向城市建筑必经的过程。问题是,走向更好的城市建筑,需要单体建筑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并愿意为之努力。
听闻此番阿里巴巴徐汇滨江项目具有很强的通透性,与会者纷纷遐想这样一个场景:建筑内的工程师、理工男尽兴工作;建筑外的公共空间中,广场舞大妈们尽情舞蹈。
这样一幅画面的戏剧性不在于这两个群体发挥生命热力的方式有多不同,而是在于,这幅画面达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公共生活新场景——
墙内,勤奋工作的工程师、理工男可以偶尔抬头眺望远方,看大妈跳舞;墙外,大妈跳舞之余也可以偶尔看看工程师、理工男的奋斗。
人人都能体会品质生活,人人都能感受到一个空间的包容,或许,这也是一处建筑及其所创造的空间所具温度的体现。
在温度的背后,单体建筑完成了一次向城市建筑的跃升,更好地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而在这样一个墙内外共同完成的公共空间中,相信会有更多人尽兴生活,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出彩机会。
在KPF建筑设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执行总监程蓉看来,上述讨论既能开拓世人对智慧建筑的认知与想象,也能帮助人们意识到科技企业总部和一般商业综合体之间的不同。虽然两者都是为人服务,但不同类型建筑承载的对时代的演绎也不同。相较于商业办公建筑的适用人群不特定、无法追求个性化,科技企业总部建筑更易于在项目中,呈现出自身特有的技术能力和企业文化。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建筑管理方愿意接受将空间的一部分,通过更好的管理与细节处理,开放给城市,成为可以带来更多互动、发生更多交流的所在。问题是,作为公共空间的部分必须敞开怀抱、打开大门,安全如何保证?
据孟涛介绍,这个问题目前已经可以通过技术加以解决。以阿里巴巴为例,它可以在自己的访客系统中为不同访客设定不同的安全级别,分级区域对应不同的权限。这样一来便可以较好实现对公共区域安全的管控。
人性化仍是根本衡量标准
阿里巴巴徐汇滨江项目融办公场所与城市公共空间为一体的做法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肯定。这既得益于新技术的推动,也可能造就新的生活方式、新的空间形式。
未来,城市中可否有更多类似案例出现,以包容的态度欢迎外部朋友的进入,进而产生良性互动,成为现场热议话题。
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柳亦春看到,如今广义上的智慧建筑大都灵活调用最新数字化技术,有的追求形式上的炫酷,有的追求形式上的新颖。在他看来,将技术变成一种“隐性”的东西加以应用者,或许更胜一筹。之所以这一类的应用不那么“显性”,是因为相关的数字化技术被更多应用于分析一个建筑的样态、模拟建筑内部环境生态与外部气候之间的关系、分析建筑和城市的关系。
“什么叫绿色建筑?什么叫生态建筑?根本在于对生态的理解。技术被用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一个特别好的起点,也是一个特别好的目标,更值得被鼓励和推广。由此而来的建筑,不以简单通过技术产生新形式为目的,是真正可以为人的具体生活服务的建筑。”柳亦春说。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关于未来的智慧建筑,除了要看到它们对新技术的使用,更要看到它们对技术的使用会给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带来怎样的影响,后者才是更以人为本的根本性变革。正如,只有适合人行走的街道才是好街道,人性化、为人们所喜欢的公共空间才是好的公共空间,能够向更多市民敞开怀抱的空间,才能为城市生活创造更多、更丰富的可能性。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