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石”文化 打造特色城镇

兵团党委书记、政委王君正指出,“兵团的城市应定位为小而精、富有特色,要有文化元素、产业支撑、社会事业的繁荣。”第五师双河市党委提出,坚持文化塑城,深入挖掘城市文化资源,将汉唐文化、双河都督府历史文化、兵团军垦文化结合起来,凸显出来。贯彻落实好兵团、师市党委要求,84团在后疫期时期,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就要立足于自身优势,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当前,应找准84团城市建设的定位,以打造“石”文化提升城镇品味为切入点,在实施“一主两翼”经济发展战略中抓住商机,争得先机,赢得主动。

依托现实基础 打造“石”文化

近年来,84团党委立足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围绕打造“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团场经济发展。借助辖区途径国家4A级旅游景区——怪石峪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着力提升小城镇建设品味,团场先后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为“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示范单位”、“第四批全国美丽宜居小镇”。打造全域旅游,提升团场发展空间,成为团场未来发展目标和方向。而发展与之相契合的特色旅游,84团必须在打造特色“石文化”上下功夫。

发展“石”文化 比较优势明显

基础优势明显。团场上下经过反复深入学习兵团、师市领导的讲话精神,特别是王君正政委2020年6月19日到20日在五师双河市调研,特别是在84团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理清了团场党委未来发展思路,坚定了团场坚持文化塑城、发展城镇经济的信心和决心。团场有全兵团独一无二的“石”资源,挖掘“石”文化基础好,弘扬“石”文化的氛围浓厚,在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师市重大项目时,以“石”为载体,聚焦“石”文化,围绕提高城镇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上,已成为团场上下的共识。

区位优势明显。84团位于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境内,隶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双河市,是兵团27个抵边团场之一。相距被誉为亚欧大陆“桥头堡”阿拉山口口岸70公里。地处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交通优势明显。84团北临哈萨克斯坦国,南接博乐市,与北疆铁路、精伊霍铁路和312国道比邻。与五师及其他团场之间畅通的道路网架体系已建成,至乌鲁木齐有陆空航线,四通八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已全面形成。距离博乐市12公里,距离博乐飞机场15公里,距离火车站12公里。交通便利。

旅游优势明显。辖区内的国家4A级怪石峪风景区对团场旅游业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辐射作用,发展现代农业观光旅游,带动相关服务产业发展。农家乐、特色少数民族风情游和军垦小城特色游具有很大空间。

人文优势明显。84团是兵团屯层成边的西域劲旅,是一支光荣而勇敢的军垦队伍。几代军垦人,秉持着“兵团精神”,创造了独特的军垦文化。同时,84团由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回族等16个民族组成,是一个多元文化交织,多种文化融合的区域。军垦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为团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丰富的优势资源。

理清发展症结 克服制约因素

基础设施不完善。团场经济发展滞后,供需矛盾突出,挖掘培育建设石头文化任重道远。团场虽然拥有很多优秀的旅游资源,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普遍不高、公共服务配套明显不足,供水、供电、卫生、教育、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标准偏低,特别是道路照明、公厕、污水处理和绿化等设施不到位,团场至今没有一家对外接待的宾馆,旅游集散中心难以形成,团场垃圾卫生填埋场、垃圾中转站、连队人居环境整治等项目建设推进不快,城镇及连队综合承载能力不高,城镇品味有所限制。

资金缺口较大。“石”文化落脚点在文化,以历史文物景观及文化活动的浏览观光服务为核心,涉及到各个方面,它是一个产业集群,因此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团场文化旅游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投入,民营资本介入很少,融资渠道单一,而政府所能提供的毕竟有限。

规划不当。在推进全域旅游中没有很好的结合团场的实际,“石”文化缺乏亮点,失去原有的民族气息。团场尚未充分利用国家4A级怪石峪的旅游资源,打造“主题民宿”,农家乐、牧家乐品质提升不快,发展采摘体验、休闲观光、经济林等旅游产业步伐不快,以农促旅、以旅带农没有形成产业链。

专业人才缺乏。人才是当今最重要的资源。全疆旅游业兴起来后,在人才的培养上明显落后与缺乏,而在团场,精通以文化为依托来发展“石”文化上的人才,更是稀缺。

以“石”塑城 提升城镇品味

文化塑城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通过塑造城市富有文化特色的外观环境,塑造城市人理性规划,文明健康的行为以及深层次的城市精神,从而为城市打造独特、富有魅力的形象。因此,84团要以塑造“石”文化来提升城镇品味,继而在文化塑城方面迈开新步伐。

规划引领。坚持突出内涵建设城镇,认真谋划研究城镇定位,全力打造“风情石峪,康养小镇”。注重提升城镇品位和完善城镇功能,将军垦文化、生态、产业等融入城镇建设,已建成“三横四纵”路网及鄂援文化中心、军垦文化广场、城镇景观水系、生态休闲公园、“双创”孵化园等重大工程,建成区面积2平方公里,大力改善团场城镇面貌,提升团场城镇品位和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做好石文化的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通过多年的打造,甚至通过几代兵团人的努力,把团场石头文化做大做强。

教育为先。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弘扬“石”的文化、“石”的精神、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兵团精神、胡杨精神、屯垦文化,凸显84团石峪镇“石”的文化,通过石文化教育新一代军垦战土重新诠释“兵团精神”,牢记屯是职责,开拓创新,解放思想,不断投身于团场的经济社会建设大潮之中,使团场焕发出勃勃生机,为提升“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文化内涵奠定坚实基础。

文化植入。要把84团的“石”文化植入大地,印于群众心间,要建设与镇名相契合的人文景观,在团场军垦广场、生态休闲广场、地标建筑前、主要路口间,社区、医院、学校等设置石头景观,规划布置反应军垦文化的石雕,提高城镇文化元素,提升城镇军垦文化魅力,并在石头上镌刻名人警句、诗词歌赋,着力营造一种文化氛围,让石头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项目推动。积极主动向上级党委、部门申报项目,通过石文化申报如雕像、标志性建筑、礼堂、石头文化民居、军垦文化长廊、生态旅游观光带、游客服务中心等项目,同时成立历史“石话”研究院、石文化书画研究院等。结合团场实际还可以配合实施“博乐—团部—连队”旅游观光带、绿化灌溉基础设施、全域旅游智慧城镇等项目,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乡村旅游,带动团场城镇三产服务业发展,打造旅游—餐饮—住宿—休闲为一体的生态小城镇,使文化搭载项目载体得以保存、弘扬、光大,使团场“一轴两翼”发展战略落地落实。

宣传推介。广泛利用各级媒体宣传推介“石”文化,通过邀请主流媒体记者做专题采访宣传,扩大影响力。充分利用网络新型媒体传播速度快、受众广的优势持续推介宣传,发动自媒体账号,通过抖音、微信朋友圈、QQ群全方面推介团场全域旅游,推介“石”文化。同时,适时举办旅游推介会,开展“石”文化摄影大赛等活动,全方位、多角度展示“风情石峪、康养小镇”的魅力,不断提升84团对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李瑞:鄂州市援疆工作队领队、第五师双河市八十四团党委常委、副团长;周常乐:八十四团文体广电服务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