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载攻坚复原 如今又临失传 鄂州古铜镜有两盼

鄂州铜镜,古之奇珍。

鄂州被誉为“古铜镜之乡”,除了民间收藏的古铜镜,仅鄂州博物馆藏品就达3000余面,涵盖从战国至明清的各个历史时期,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在国内绝无仅有。然而,寻求接班人和拓宽市场,仍是鄂州古铜镜当下的两盼。

近一月内,连续2场副市长直播“带货”,着实令市场上冷清许久的鄂州古铜镜“热”了一把。

然而,作为仅存的纯手工古法铸镜传承人、47岁的仙有生仍忧心忡忡。20多年来,他和师傅董亚巍两代人接力攻坚,在鄂州成功复原古代青铜范铸工艺。

然而,寻求接班人和拓宽市场,仍是鄂州古铜镜当下的两盼,“否则,好不容易复原的手艺将再度失传。”仙有生说。

师徒携手,600多种古铜镜成功复制

鄂州古铜镜的特别之处在于,模板制作好后,还需要制作一块范板,合二为一才是一整套的铸镜器具。但晚清以后,古铜镜制造的范铸工艺技术失传,一度成了难解之谜。

从1995年起,董亚巍、仙有生师徒应鄂州博物馆邀请,以唐朝之前出土器物为模板,根据古籍文献进行研究和试验,逐步掌握了青铜器范铸的18道工序,包括制模、泥范造型、泥范焙烧、合金配制及熔炼浇铸、铸后加工、透光等,并先后复原复制出600多个品种的古铜镜。

“这里制作的每一面铜镜都可与出土文物的使用材料、制作工艺看齐。按师傅传给我的秘方,将原始的土和铜、锡、铅等金属原料调配,经烧制后不变形、不透气。”仙有生说,迈出这一步就花了数年时间。

不仅法古,也有创新。师徒俩采用现代耐火砖砌窑,将进火口设置在窑内上部,将出火口留在窑内底部,采用鼓风机迫使火焰在窑内“上进下出”,烧制出的器具既能彻底脱水,又不会烧坏。“这一独特设计被命名为鼓风倒焰窑,并获批国家专利。”仙有生说。

后来,董亚巍退休回到陕西老家,仙有生则带队坚守攻关。

铸镜手艺谁来接班

2016年7月,“青铜镜修复及复制技艺”被入选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州博物馆展厅背后的2层楼内,便“藏”着古铜镜复原复制的实验室。

8月盛夏,仙有生和2位同样年近五旬的助手正忙碌着,制范、熔炼、浇铸、研磨……“最高峰时,这里有近30人在工作,常常彻夜忙。”他说。

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仙有生带领助手们还发明了一种透光青铜镜。

他在实验室为记者演示:将一面铜镜靠近白色墙面,用手电筒照射镜面,墙上立即映射出一个“福”字,但以肉眼看镜面,却是光滑透亮,不见一丝纹路。

师傅董亚巍离开时,留下一本《范铸青铜》的书给仙有生。15年后,随着年纪渐增,仙有生一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继承人。

起初,他想把手艺传给自己唯一的儿子,可儿子不感兴趣,“对年轻人来说,这是个苦活累活,没有发自内心去热爱,很难坚持下来。”

如今,有不少人找到鄂州博物馆定制青铜镜,专门把亲朋的照片嵌入,或作为礼物赠送,或作为纪念品珍藏。“这得益于加工过程中有一道独特的水磨方法。”仙有生说,铸造方法虽有文字记录,但并不意味着不会失传,有些技艺需要在不断实践中传授,需要学徒慢慢体悟,直至炉火纯青。

亟待寻找市场突破口

手工打造的古铜镜,不但铸造工艺精良、形神兼备,且镜背纹饰清晰,精美绝伦。曾经,鄂州古铜镜销售有过10余年的辉煌,年销售收入最高时达300多万元。时过境迁,这一手工艺品渐渐淡出市场。

“不是没有市场,而是没有找到真正的市场。”鄂州博物馆馆长秦昌林介绍,在鄂州,古铜镜往往一直是首选的地方特色礼品。然而,受多种因素影响,传统的销售渠道已显落后,导致市场难以持续。对目标消费人群研究不透、营销思路跟不上时代步伐,才是鄂州古铜镜近年来难以打开市场的重要原因。

如何让大众重新认识并接受古铜镜,是摆在鄂州博物馆面前的一道难题。

作为古人的日常用具,铜镜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除照鉴仪容外,还用于婚姻礼聘、宗教法器、赏赐等场合。而对现代人来说,铜镜在生活中的使用频率越来越低。

“从某种意义上讲,寻找市场上新的突破和寻找传承同样重要。”在秦昌林看来,市长直播“带货”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卖了多少面古铜镜,而是让更多年轻人了解湖北的这张历史文化名片。

湖北日报记者:戴劲松

通讯员:丁杰 张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