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 龙会山:“空壳村”的蝶变“密码”

冬日的清晨,记者驱车行驶在碧石渡镇龙会山村,乡间小路一尘不染,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目之所及,一栋栋亮丽雅致的农家小院里,家家户户收拾得井井有条,房前屋后迎风斗艳的花草令人赏心悦目。

龙会山村,背倚青山,碧水饰面,村舍青烟相映成趣,高树低柳俯仰生姿,摇晃着村落的情与味,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意境。

这个小山沟里的秀美村庄,然而在几年前,无资金、无资产、无产业,是省级深度贫困村。

近年来,龙会山村深化党建引领发展,产业带动增收,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大力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推动村集体经济从“破零”向“壮大”转变,带领乡亲稳步奔向小康。

党建有“声”有“色” 班子强了,精气神足了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党组织带头人。这就迫切需要“头雁领航”,扛起新的使命。

村“两委”干部学历80%在初中及以下,党小组组长年龄70%在50岁以上……这是3年前,龙会山村“两委”换届前的基本情况。

龙会山村位于碧石渡镇东北部,因翠绿的龙会山得名。全村11个自然湾,人口2300余人。往日,村民种植大路菜,人均年收入只有2100元。村里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不少田地长期撂荒。

2018年,该村向社会公开选聘村支部书记。当年6月,在外做生意的尹建雄回到村里,在村党员大会上全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

深知“乡村要富,关键靠支部”这个道理,85后的尹建雄下定决心:抓好班子建设,夯实战斗堡垒,打造脱贫攻坚火车头。

“新的班子成员年龄在32岁左右,大家有想法、有干劲!”尹建雄说,通过平日里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活动,凝聚党心民心,同时推出党员“网格式服务”,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全村55名党员,划分为2个党支部,5个党小组。党员作为“网格员”,做好政策法规宣传、文明新风倡导、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村民。

尹建雄说,实施党员“网格式服务”以来,龙会山村党员共解决村民生产生活难题20个,办理各类事项40项,村民需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

村里有党员“网格员”,每名党员都设有“责任岗”,包括环境卫生维护、村务公开监督等。尹建雄说,“设岗定责”增强了党员的身份认同感。

党员打头阵,村民参与热情高。老党员方国祥在“厕所革命”中,带头拆除了自家的旱厕。在他的带领下,党员方华田等也推平了自家的旱厕。

让乡村治理和服务“无死角”,已成为龙会山村的努力方向。该村有一条“宝贵的经验”,那就是民主管村。每逢大事,村里要先听老干部、乡贤、村民代表的意见。

村里建了两个微信群,一个“说事群”,一个“议事群”。“说事群”专门用来发布信息,而“议事群”则供全村人讨论使用。

“有事摆到桌面上。”尹建雄说,建立微信群,是村里“自治”“德治”“法治”的“三治”制度中的一个具体做法。“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摆到了明面上说,真正束缚住了‘小微权力’,矛盾和误会少了很多。”

2018年以来,该村不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投入,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灌溉渠道、雨污管网改造等。一项项改善村居环境的民生工程陆续铺开,绘就了一幅幅美丽图景,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发展有“钱”有“势” 产业兴旺了,日子富裕了

产业支撑发展,发展惠及群众,这是发展乡村产业的最终落脚点。龙会山村在做好乡村振兴发展的同时,积极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12月3日,龙会山村特色林果种植基地内,一片美景,在碧绿的枝叶之间,一个个红色的无花果点缀其中。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果香。

园区一处,七八个村民正有说有笑地忙活,除草、浇水,忙而有序。“8月底到10月初,是无花果上市的高峰期。这个时间段已是无花果的尾期了,每天有10多名村民务工。”基地负责人张栋介绍,每年无花果采摘时节,会吸引大量的游客,还会带火周边的农家乐。

2019年年初,鄂淞农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落户龙会山村,成立特色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投入100多万元,流转83亩地,建设63个大棚,主要种植无花果、桑葚、小油桃、西瓜、猕猴桃、酥脆枣等高档水果。

“基地主要施用鸡粪、猪粪作有机肥料,采取人工除草。”张栋说,人靠五谷养,田靠粪土长。桃子的甜度和口感提升了,价格能卖到20元一斤。

尹建雄说:“林果基地落户后,带动就业人口10余人,人均月收入2000多元。另外还带动脱贫户1户,每户每年可增收3000多元。”

刘鲜红是村里的贫困户,老伴患有肝癌,儿子患有罕见的皮肤病。为了改善家里状况,他每天清晨五点多钟就起床,做好早饭后,就到基地翻土、除草、浇水等。在这里,她每月有2000余元的收入,加上家里种的3亩地,一家人的生活基本够了。

通过“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模式,合作社的水果打开了市场。张栋打算向村民提供种苗,无偿进行技术指导,实行统购统销,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朱苕英跃跃欲试。

像刘鲜红、朱苕英这样不等不靠的贫困村民,在龙会山村还有很多,他们之所以有了谋生的手段,得益于村里的产业发展。

龙会山村自然条件优越,水稻、水果、中药材种植与水产养殖是主导产业。

去年年底,鄂州市欣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在龙会山村流转210亩土地,投入60多万元,建设欣农中药材种养殖基地,主要养殖水蛭(俗名蚂蟥),药用价值相当高。

“8月份投放的水蛭青年苗,不到两个月,产出的成年苗就可以上市销售了。”刘兴龙说,活体水蛭市场价每斤达80元,7.5斤重的半活体水蛭可晾制1斤干货,干货每斤市场价达500元。

“前些日子,订单不少,昨天还接待了一个周边城市来洽谈订单式养殖。”看见顾客进村来,刘兴龙浑身都提劲。他还透露,年底基地规模将扩大到15000平方米,预计年收入可达100余万元。

贫困户尹汉华除了在基地打工每天有80元的工钱,家里被流转的闲置土地还可以分到租金,“我们的日子现在越过越好!”

龙会山村利用资源优势,先后引进了特色林果养殖、欣农中药材种植、花椒种植等特色农业项目,帮助贫困户成为既拿租金、又领薪金还可分股金的“三金”农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贫带动率100%。

去年,龙会山村已建成以种植为主、季节特色旅游为辅的产业布局,全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14万元,2020年有望突破21万元。

作为省级贫困村的龙会山村,2016年已实现整村脱贫。如今的龙会山村漫山遍野郁郁葱葱、青翠欲滴,是美丽宜居村庄。

“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披上了绿装,这是龙会山村发展的底色,是支撑,是未来。”生态花椒种植基地负责人陈国华说。

帮扶有“心”有“意” 政策落实了,感情到位了

11月26日,天气晴朗,龙会山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吴新忠在教几名学员学牌子锣。

以村民吴新忠、尹瑞先等6人组成的龙会山牌子锣队,免费教全村贫困户学艺。

贫困户吴逸,父亲早年去世,母亲重病在床。22岁的她,学牌子锣已有一年多了,学艺让她开阔了视野,找到了自信。同伴们说她开朗乐观了许多,刻苦学习的吴逸,曾参加过区、镇级非遗文化节的演出。“学艺传承非遗,考核合格后,每月有500元的补贴。另外,还可以参加一些演出,也有一些收入。这样下去,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对于以后的生活,吴逸充满信心。

“他父亲不在了,我这又重病,家里困难,好在如今孩子学艺一年有6000元的补贴,看她自立自强,我这心里高兴。”吴逸的母亲感动地说。

“教她们学牌子锣,这有利于传统文化传承,还能教贫困户一技之长,能帮我就帮一把。”吴新忠动情地说。

尹建雄说,村里文化扶贫有三种形式,一种是文物看护员,每人每年1200元;另一种是学艺传承“非遗”,考核合格后,每人每月500元;还有一种是村文化室管理员,每人每月300元。在这里,文化软实力变成了扶贫利器。

“文化扶贫,教的是本领,扶的是志气。它能让贫困户在参与社会活动中,找到自信,找到方向。”见证着学徒们的变化,吴新忠颇感欣慰。

龙会山村坚持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推进精神扶贫,持续加强思想引导,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驻村帮扶干部与贫困群众交流对接,帮助定产业、定计划、定目标,引导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高致富能力。

“文物看护、保洁、护林、护路等扶贫公益岗位,给贫困户增加了一份稳定的收入,也带动了一些群众参与村里的大事小事,增强了凝聚力。”尹建雄说,全村37户贫困户、96人已全部脱贫。

记者手记

浇树先浇根,扶贫先扶心。幸福不会从天而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脱贫路上,刘鲜红、尹汉华等贫困户用双手和意志描绘着自力更生的故事,用斗志和勇气讴歌着摆脱困境的精神。对于贫困户而言,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红火日子的新起点。对于扶贫干部而言,脱贫只是中间站,做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才是目的地。龙会山村把扶贫政策、任务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带入乡村振兴的大进程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脱贫群众既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设,又享受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

如今,乡村柏油路、自来水、小楼房、垃圾分类……龙会山村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村民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一幅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鄂州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