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内卷,不只是教育的问题

曹彦

初中毕业就分流、不到60%的高中录取率,是家长们焦虑、教育内卷的源头。金榜题名、考上大学,是绝大多数中国家长的教育目标。家长们可以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但不能接受孩子是个连高中都没考上的普通人。

“只要50%的淘汰率不变,不管培训班怎么禁,该卷的还是会卷。”面对“双减”政策,大批家长无视,在听闻禁止校外培训后,第一反应不是如释重负,而是更加焦虑:1对1补课成本更高,地下补课要担风险,万一找不到补课老师,自己又教不了怎么办?

其实,论分流,德国比中国早,录取率比中国低。德国大部分小学只有四年级。小学一读完,10岁孩子就面临人生第一次分流——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仅有40%的孩子入读有可能升入大学的文理中学。

10岁就给人生定了性,德国家长为什么不慌?

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在“双元制”上——50%至60%将来不读大学的孩子,并不是被教育“筛掉”的一群人,也没有被任何人“放弃”。相反,他们的教育会被高度重视。他们可以一边在学校学知识,一边在企业接受技能培训(做学徒),理论实践两手抓。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不仅积攒了经验,还能从企业那里领钱(生活补贴为主),毕业后留在企业的比例高达70%以上,真正实现“用人单位抢着要”。

在德国,高等教育并不高人一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不存在高低之分,而是两条平行、平等的路线。无论读大学还是上职业学校,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都要与专业高度对口,懂一行,干一行,并非接受过高等教育,就可以完全胜任职业教育对口的工作。比如,一位名牌大学毕业生想去当幼儿园老师,仍然要再接受4年的幼师职业教育。

同样,在邻邦日本,也有和中国类似的高考制度,考试压力也不小,能考上早稻田等名牌大学是很有面子的事,但日本家长没有那么焦虑。仅有34%的日本家长认为勤奋学习很重要,大部分家长更加注重孩子接触社会、亲近自然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因为,日本蓝领、白领的平均收入差距并不是特别大,不少高级技工比白领收入还要高。是否接受高等教育,并不成为改变命运的充要条件。

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源自“唯有读书高”的固有观念,要获得对劳动没有贵贱之分的心底认同,才是解决教育内卷的关键,这条路很长,“双减”只是个开头。

笔者认为,实施“双减”政策,并非是为了让中考、高考筛选出少数会学习的精英,教育的本质不是筛选,而是自我教育,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实现人的发展。学习与工作,都应该靠兴趣和内驱力。而培训班的大量存在,就是让教育越来越偏离这个本质。禁培训班无法消除内卷,但起码能让教育更接近它的本质。

只有当任何职业的人都可以靠自己的专业技能过上体面的生活,真正不被歧视之时;当职业教育成为一种选择,而且是一种还不错的选择,并不是被挤下独木桥后迫不得已的认命之时,教育内卷方能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