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22鄂州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发布

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1月5日在鄂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一次会议上

市长  陈 平

 陈平同志在鄂州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鄂州历史上极不平凡、极不容易的五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突如其来的风险挑战,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考察鄂州时的殷殷嘱托,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市人民顽强拼搏、砥砺奋进,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顺利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

五年来,我们坚持抢机遇、促跨越,综合实力快速跃升。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825亿元增至1200亿元左右,人均GDP突破10万元大关。财政总收入由73亿元增至106亿元,税比由61.3%提高至83.1%。全球第四个、亚洲第一个专业货运机场建成校飞,创造国内机场审批最快、建设最快的鄂州速度。重大项目招引再创新高,累计引进省外资金1483.6亿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96个,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479个。市场主体总量达12.85万户,较2016年增长66.67%。存贷款余额分别达983.43亿元、815.3亿元,贷款实现翻番,存款增幅69.11%,贷存比提升24.58个百分点,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信用市州。城市人口集聚力明显增强,是全省五个常住人口正增长城市之一。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第62位,居全省第3。

五年来,我们坚持调结构、抓转型,产业体系加速重构。三次产业结构从11.0∶48.5∶40.5调整为9.9∶43.3∶46.8。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取缔“地条钢”,累计压减低端落后钢铁产能406万吨,拆除违规钢铁产能91.2万吨,化解过剩水泥产能500万吨。三安光电、容百锂电、华怡数据等一批百亿级项目落地建设。大力实施“百企百亿”技改工程,技改投资300亿元,鄂州电厂三期、鄂钢绿色智慧钢厂等一批10亿级以上重大技改项目投产。服务业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超过50%。

五年来,我们坚持建平台、育主体,科技创新成势见效。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133家,比2016年增加67家,实现翻番。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平台11个、省级研发机构74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10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第3。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6家、省级30家,入选隐形冠军企业61家。建成5G基站1161个,密度居全省第2。建成全省第3个、中部第5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性二级节点,成功接入200家企业。

五年来,我们坚持转观念、拓思路,改革开放硕果累累。圆满完成政府机构改革,省级临空经济区挂牌成立,市级政府机构精简为32个,4个街道回归鄂城区管理,40个城市社区整合调整为33个。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商事制度改革被国务院督查表彰,保护中小企业投资、不动产登记、招投标在2020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考核中均位居第1。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央试点任务,“莲花模式”入选全国村级典型案例。“多规合一”试点工作获评湖北改革奖。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机关办公用房物业统一管理,机关大后勤制改革全省领先,全省首个市级政府“公物仓”建成运行。市城投、市农发投(昌达)等国有企业加速转型。获评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入列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葛店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成功获批。在外交部湖北全球特别推介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大场合亮相发声,与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鄂州迈向世界的步伐不断加快!

五年来,我们坚持提品质、强能级,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历经三十载拼搏,勇摘全国文明城市桂冠。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入选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主城区基础设施投入215.21亿元,建设项目500余个,凤凰大桥、市客运中心等新地标拔地而起,市民中心工程获评我市首个“鲁班奖”。实施“40工程”,投资13亿元更新改造老旧小区522个,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形成“三横两纵两联”高速公路网,公路密度居全省第1。临空经济区“五横六纵”骨架路网基本成形,红莲湖、梧桐湖、花湖、三江港等区域产城一体化全面提速。乡村振兴稳步推进,建设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9个,改建农村户厕90304座、公厕362座。垃圾分类有序推进,无害化处理率100%。新建和提档升级“四好农村路”544公里,梁子湖区获评“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区。华容区获批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地区,梁子湖区获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杜山镇、涂家垴镇张远村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五年来,我们坚持严治理、重修复,生态颜值更加靓丽。梁子湖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长江经济带发展“双十”工程扎实推进,全省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现场会在鄂州召开。实施全省长江大保护战略最大单体投资项目—樊口区域沿江路及江滩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铁腕拆除长江干线非法码头108个,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368家。围绕“湖连通、堤加固、港拓宽、排提升、水清洁”目标,在全省率先实施梁子湖永久性退垸还湖及水系连通工程,完成湖泊退垸还湖34个,恢复湖面9万余亩。建成樊口二站、花马湖二站。完成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6年增加68天。修复治理废弃露天矿山11处。精准灭荒13872.6亩、长江岸线造林6371.4亩。鄂钢国家3A级景区挂牌。生态价值工程入选改革开放“40年40案例”。

五年来,我们坚持守初心、谋福祉,民生事业大步迈进。民生支出累计489.2亿元,占财政支出比例80%。建档立卡47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累计减免各项税费79亿元。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17亿元,惠及2.3万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35张以上。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保综合参保率95%以上。新建中小学、幼儿园44所,完成269所学校改薄工程,获评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城市。现代京剧《青山湖》荣获湖北艺术节楚天文华剧目奖。雕花剪纸公益培训与传承传播获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成功举办三届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建设保障性住房5万余套,农村危房改造实现动态清零。机场征迁6000余户群众喜迁新居。解决20185套历史遗留住房办证难问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13%。扫黑除恶纵深掘进,平安鄂州建设成效显著。“七五”普法顺利实施。探索形成“1+N”社区治理制度体系,峒山村和武圣村乡村治理入选全国典型案例。峒山村获评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应急管理体系初步建成,应对自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累计发放救灾资金6167.5万元,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市烈士纪念园动工。连续获评省级双拥模范城。2020年初,面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市上下闻令而动,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打赢了一场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决定性成果。高度重视疫后补短板,推进实施市、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重大公共卫生建设工程。省中医院葛店分院建成投用。

与此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社会科学、科协、侨联、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编制、保密、民族宗教、审计、统计、人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档案、住房公积金、检验检测、供销、气象、通信、保险等工作都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胜利召开市第八次党代会。一年来,我们积极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深入推进“武鄂同城、城乡融合”,经济运行保持全面恢复、快速增长、质效提升、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疫后重振加速跑,经济重回“主赛道”,交出“全年精彩”答卷。

经济底盘不断夯实。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左右,比2019年增长5.5%;主要经济指标总体恢复到2019年水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3%,居全省第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3%,民间投资、工业投资、技改投资增速均居全省第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2.1%,居全省第3;各项贷款余额增长15.03%。

武鄂同城全面提速。武鄂市域铁路纳入《湖北省“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武汉地铁11号线葛店段日均客流突破1万人次,4条城际连接路贯通,三江港开港,鄂咸高速通车,短咀里湖桥拓宽工程开工。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获批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三安光电一期投产,芯映光电、瑞华光电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完成主体工程。31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城市圈“跨市通办”。第三代社保卡加载“武汉通”功能。6家景区纳入武汉城市圈旅游年卡。

花湖机场建成校飞。全国民用机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在鄂州召开。花湖机场入选国家民航局首批“四型机场”示范项目,荣获2项国际、13项国内BIM大奖。机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黄山降高、机场北降高、500KV吉磁线迁改、110KV燕杨线迁改和机场供水、供电、供气等配套工程提前完工,运营手续加速审批,充分展示了鄂州效率、鄂州担当、鄂州气魄!大飞机在吴王古都“腾空而起”,鄂州向世界启航!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建立重点项目“五个一”推进机制,实行单月集中签约、双月集中开工、季度集中拉练。武阳高速鄂州段、机场高速一期基本建成。万度光能、华中数字产业创新基地等项目开工。举全市之力招商引资,完成省外资金369亿元,签约亿元以上项目96个,总投资1082亿元。成立八大产业招商专班,举办4场“双招双引”专场活动,聘请34名“招才顾问”、“招商大使”,引进央企、省企等“城市合伙人”。在进博会、厦洽会、中博会、文博会、服贸会上推介鄂州。设立20亿元临空产业发展基金,出台《鄂州市招商引资激励办法》,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标准地出让2111亩,消化处置批而未供土地9960亩、闲置土地4003亩。

工业运行质效双升。工业产值突破1700亿元,工业增值税增长51.8%。光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等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长46.8%。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工程,推动技改项目136个,华工法利莱、容百锂电五期等项目投产。开展“双千活动”,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问题554个。创新开展“5个100”企业经济运行监测。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四个一”模式全国推广,市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上线运营。

创新驱动更加强劲。启动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鄂州功能区建设,积极构建“两带两组团”多层次创新空间,东湖科学城拓展延伸到红莲湖区域。鄂城区获批创建省级创新型区。武汉工程大学青天湖产业技术研究院挂牌,新增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00亿元,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64家,审查备案高新技术企业66家。虹润高科等15家企业入选“新物种”企业。出台科技强市建设实施意见,大幅增加财政科技投入,推行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拉开帷幕。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复检通过。鄂州始发高铁直达广深。鄂州海关挂牌成立,航空口岸纳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三江港获批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及国家一类水运口岸。吾悦广场、华润城市综合体加快建设,市城市展示馆、美术馆、群艺馆建成投用,鄂州大剧院维修改造、市非遗馆改扩建等工程加快推进。樊口公园大桥通车。新建“口袋公园”51座,实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乡村振兴亮点纷呈。持续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粮食总产量突破5亿斤。武昌鱼入选省级重点产业链、首届湖北“十大人气礼品”,荣获省优质区域公用品牌并纳入品牌强国工程。鄂城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首批省级示范园创建名单。葛店镇、庙岭镇、华容镇入选全国千强镇。太和镇陈太村、段店镇百席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涂家垴镇入选湖北旅游名镇。汀祖镇岳石洪村入选湖北旅游名村,村庄规划入选国家优秀案例。

生态治理持续发力。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85.5%,国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100%。污染防治攻坚战省级考核获优秀等次。中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取得阶段性进展。扎实开展长江“十年禁渔”,安置渔民2910人。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和林长制,切实保护好河湖森林资源。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1+3”制度体系,在全省率先开展碳捕集、封存及利用试点。

民生福祉显著改善。出台“灵活就业13条”,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88%。新增公办园26所、公办园学位6000个,完成30所学校改薄工程,新建和改造实验小学恒大校区、官柳小学等学校12所。市医疗集团成立,疾控中心实验室投入使用。鄂城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建成,梁子湖区人民医院开诊,临空经济区人民医院投入使用。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回归公益性。华容区、梁子湖区集中供养中心完工,南塔社区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社区。医保信息系统率先上线国家医疗保障信息平台。果断处置输入性疫情,仅用一天完成近百万人口核酸采样和检测,在最短时间内把疫情控制、解决在最小范围。

我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坚持依法行政,创建全省首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开展“清、减、降”专项行动,减免各项税费25.7亿元。出台优化营商环境“黄金48条”,举办省“营商环境看实招”鄂州专场新闻发布会。办理人大议案3件、人大代表建议93件,办理政协建议案3件、提案179件,答复率100%、满意率100%。

各位代表!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回首过去,每一位鄂州人都是这段光荣历程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忘不了,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我们挺身而出护生命,勠力同心克时艰!忘不了,面对艰巨繁重的脱贫攻坚,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昂首阔步奔小康!忘不了,面对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我们风雨同舟携手行,筑牢堤坝保安澜!忘不了,面对史无前例的机场建设,我们干群合力共担当,舍家迁居顾大局!同时,我们也深刻体会到,五年工作成绩的取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定向领航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历任政府领导班子接续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体市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位老领导,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代表人士,向各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向中央和省在鄂州单位,向驻鄂州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所有参与、支持和关心鄂州建设的海内外朋友,致以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鄂州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产业发展势强力弱,新兴产业规模偏小,市场主体不多,实体经济困难较多;要素制约明显趋紧,高水平创新人才匮乏;绿色发展结构性制约仍然突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任务艰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商务配套等功能亟待完善;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与群众期待还有差距;政府服务意识和效能有待提升,部分工作人员担当精神、创新意识、能力水平还需增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要迎难而上、尽心竭力,决不辜负人民期待。

二今后五年重点工作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区域合作竞争新格局全面展开。未来五年,鄂州经济社会发展即将迎来机场效益释放期、产业升级突破期、城市品质重塑期、对外开放加速期和综合实力跨越期。同时,挑战与机遇并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深远。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将保持战略定力,把握发展规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以赶考心态闯关夺隘、奋楫笃行,推动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锚定“武鄂同城、城乡融合”的发展定位,构建“一核两极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为加快建成“两区一枢纽”而努力奋斗!

按照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要求,今后五年重点工作是:

全面建设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助力打造最具活力、最具竞争力、最具影响力的省域城市圈。实行规划同编。协同编制武鄂同城化发展空间规划,配合完成《武汉城市圈空间规划》《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空间规划》。推动产业发展、道路交通、环境保护等专项规划对接。立足“一核两极多点支撑”发展格局,着力打造葛店开发区“桥头堡”、临空经济区“主引擎”、鄂城区“压舱石”、华容区“加速器”、梁子湖区“后花园”。加快交通同网。研究利用既有铁路线,开行武汉到鄂州市域列车。规划建设武汉—鄂州花湖机场市域铁路,推进红莲湖、梧桐湖轨道交通前期工作。推动机场高铁立项。建成以葛店南站为核心的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打造连通地铁的地下停车及交通换乘空间。加快武汉城市圈大通道鄂州段建设。打通全部城际连接路,实现交通“硬联通”。推进科技同兴。加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研发应用合作。开展校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打破行政壁垒和区域限制,促进要素跨区域配置、产业一体化布局。加快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鄂城滨江科技新区、红莲湖片区、梧桐湖片区与东湖高新区共建合作园区。促进产业同链。瞄准武汉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打造“光芯屏端网”、大健康、新能源新材料世界级产业集群。对接武汉产业体系,发挥差异化优势,推动供应链、产业链和价值链精准嵌入,实现现代产业集群联动发展。推进鄂州、黄石、黄冈大临空经济区建设。推动民生同保。加快武鄂教育、医疗、社保、公积金等服务同城化,扩大高频政务服务事项通办范围。

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多点竞进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精塑主城。坚持“硬件”与“软件”并重、“颜值”与“气质”双修。建设绿色城市,充分发挥湖光山色优势,把城市轻轻放在山水之间,打造“山在城中、城在水中、水在绿中、人在画中”的大美鄂州。建设智慧城市,搭建“全域感知、全息智研、全时响应、全程协同、全面统筹”的精细化城市综合管理平台。建设宜居城市,着力打造城区公园绿地系统、绿道慢行系统和滨水空间。完善城市综合体、大型消费场景布局,完成市体育中心、文化中心、会展中心和科技馆建设。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建设人文城市,注重塑造城市精神,厚植文化底蕴,提升城市形象,做强城市软实力。挖掘城市历史文脉,再现“古武昌八景”。做强两极。全面加快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建设,完善国际化城市生态、文化、教育、医疗、酒店等综合功能配套,促进产城融合,实现产业、人居环境协调发展。做美乡村。按照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功能,完善城镇空间、生态空间、农业农村空间分区规划。建设连线美丽城镇、连片美丽乡村,打造鄂州版“水墨江南”。开展县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和“擦亮小城镇”行动,对全市21个乡镇中心集镇提档升级,打造太和、梁子、沼山、长港、段店、汀祖、碧石渡首批美丽城镇示范样板。做好沿江、沿湖、沿港、沿山生态空间开发,打造九十里长港蓝绿空间景观带、华容区北部生态功能区、梁子湖生态绿心和天平山、四峰山、白雉山等景区,大力推进文旅、农旅融合。围绕“一城两地三区四带”,培育武昌鱼、种业、生猪、粮油、果蔬、花木6条产业链。创新机制。强化经营城市理念,以改革思路激活公用沉淀资产,将市级采矿权、水面经营权、管网运营权等抵押,推动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资本变股金。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调整土地出让收益城乡分配格局,确保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50%以上。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新模式。

全面打造对外开放“空中出海口”。努力建设“重要节点”和“战略链接”的关键支撑。高标准建设国际航空货运网络。增强花湖机场连接国际枢纽机场能力,开通国际货运航线10条左右、国内航线50条左右。至2025年,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45万吨的目标。引进培育一批物流产业龙头,创建一批省级示范物流园区,有力引导和支撑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升国际贸易便利化水平。建立一体化“大口岸”体系,优化口岸通关流程。建设综合保税区,建立与其相衔接的机场保障服务体系,推进场内航线维护、航材供应、机身服务、国际航班保税航油等服务设施体系建设。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交易链全方位信息数据,建设智能共享底层数据平台。吸引国际供应链服务巨头落户,实现供应链核心业务本土化运营,推动生产性服务专业化、高端化发展。健全完善多式联运。推动花湖机场与武汉天河机场构建航空客货运“双枢纽”,加快融入“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强化鄂州火车站客流集散功能。依托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地位,加快三江港、五丈港建设,优化中转设施和集疏运网络。加快高速公路网、高速铁路网与机场对接,探索空高、空公多式联运。

全面融入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政策链深度融合,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创新高地。把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鄂州功能区建成科学特征凸显、创新要素集聚、策源能力突出的重要节点和重要链接。立足“两带两组团”,重点打造光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等产业集聚区,形成葛店开发区、红莲湖—梧桐湖创新区、鄂城滨江科技新区、临空经济区四大创新节点。建好创新基地。力争布局重大科教基础设施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家、国家众创空间1家,新增省级创新平台30家。积极争取湖北实验室布局。培育创新主体。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龙头科技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链,促进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创新,推进企业创新能力升级。注重培育驼鹿、独角兽、瞪羚等“新物种”企业。引进创新人才。建立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高端人才库,定期发布创新人才需求,加强区域创新人才信息共享。建立互认互通人才评价体系,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来华工作许可互认,通过“双聘”、项目合作、技术攻关等方式,大力引进创新人才,打造人才集聚地。

全面培育现代产业体系。聚焦“157”产业集群,努力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主导、现代服务业驱动的产业体系。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推行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打造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11条产业链。加快中小企业成长,规上工业企业数量突破600家。推进30个省级重大技改示范项目,带动实施技改项目300个以上、技改投资300亿元以上。实施“两化融合”工程。发挥5G、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作用,培育100家“两化融合”示范企业、1000家上云企业。建成5G基站3000个以上。数字产业规模达5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0%以上。实施产业园标准化建设工程。提升园区承载能力,加快建设葛店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打造临空经济区“一区四园”,支持樊口、花湖等产业园提档升级,引导企业入园,促进产业集约化、集群化发展。

全面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美丽鄂州基本建成。推动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钢铁、建材、电力等高耗能行业节能低碳化技术改造,打造绿色工厂、绿色矿山。加强生态修复治理。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推进长江大保护,强化长江岸线用途管制和生态修复。抓好梁子湖、花马湖、三山湖、洋澜湖等湖泊生态修复,实施湖泊水系连通工程。加强花湖机场周边区域生态修复治理。落实林长制,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每年分别增长0.03%和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扬尘、秸秆焚烧、机动车尾气等大气污染源整治,促进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加快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推进土壤、地下水和农业农村污染综合防治。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把百湖之市的生态禀赋转化为碳汇优势。推行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强化系统监管和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全面建设富裕安康的幸福鄂州。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坚持就业优先。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有效防范化解失业风险,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实现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促进共同富裕。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达100%。新增1—2所达到省级示范办学水平的普通高中。建成1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完成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建设。推动文旅繁荣。增强优质文化产品供给,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区、镇、村文体设施建设,打造“一刻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加快文化体育创意产业园、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三国风、乡愁地、乡村季等旅游板块。提升健康水平。建成市、区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打造医防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权威高效的卫生应急指挥体系、均衡优质的医疗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智慧医疗,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深化医保DIP支付方式改革,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加强社会保障。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套数比例达10%以上。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服务改革,建成3个区级失能半失能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争创国家居家养老示范试点城市。深化平安创建。创新基层治理,加快构建立体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加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争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兵员征集、军民融合和后备力量建设,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

各位代表!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所有将来皆为可盼。鄂州正迎来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重大转变,战略机遇叠加赋能,综合实力提升跨越,多重红利集中释放,最强发展“风口”已至。一个创新活力迸发、全域协调竞进、绿色底蕴丰厚、开放步伐加快、人民幸福安康的崭新鄂州即将呈现在我们眼前。我们坚信,只要拿出敢为人先的闯劲、力拔头筹的干劲、久久为功的韧劲,“两区一枢纽”奋斗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三2022年重点工作安排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经济增长8.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尽可能争取更好的结果;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粮食产量达到5亿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核,并留有适当弹性。这些指标的设定,贯彻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字当头、稳中求进”重要要求,落实了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稳求进、以进促稳”工作部署,是与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相匹配的,也是与“十四五”规划相一致的。我们将以有针对性的硬招、细而又细的实招、务实管用的真招,奋力实现“开局企稳、复元打平、再续精彩”!

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抢占创新驱动发展新赛道

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提高创新策源能力,使创新真正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

建强“两带两组团”创新主阵地。与武汉共建东湖科学城,推动资源共享、平台共建、项目共谋、主体共育、活动共办。支持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研院、湖北中药产业技术研究院(湖北李时珍研究院)、武汉工程大学青天湖产业技术研究院高质量发展,加快沼山科学观测设施建设,参与光谷实验室建设、长江实验室筹建。深化市校合作共建,争取与国内外知名院校开展战略合作。全力申报省级创新型城市,巩固提升鄂城区示范创建成果,支持华容区、梁子湖区创建省级创新型区。支持鄂城滨江科技新区建设省级高新区。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施科技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力争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22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9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80家。支持规上工业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组建市级重点实验室,争取创新平台突破100家,引导企业参与更多国家和省科技计划。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推进“揭榜挂帅”项目落地,试行科研经费“包干制”。

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深入实施“新鄂州人”计划,坚持“双招双引”,加强与高端猎头公司、知名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合作,开展“武大、华科人才周”、“院士专家企业行”等活动。精准引进航空物流、高端制造等紧缺急需专业人才,争取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项目20个,大学生人才2000人。加强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选树“鄂州工匠”。加大优秀人才表彰奖励力度,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建强人才服务中心,开发建设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各类人才近悦远来。

营造优良创新生态环境。促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完善全链条孵化体系,支持光谷联合科技城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探索科技创新券支持模式。实施企业上市五年行动计划,支持杜肯新材料、老鬼生物、爱民制药等企业上市,确保新增上市公司1家。实施科技金融服务“滴灌行动”。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融资路演,用活用好100亿元科创大走廊基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创新决胜未来,要把科技自立自强当使命、视创新创造如生命、抓创新发展像拼命,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二)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高地

围绕打造“157”产业集群,不断固链、强链、延链、补链,加快推动产业迈向价值链中高端。

促进制造业提档升级。坚持工业强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5%。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滚动实施技改项目120个以上,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推动科贝激光、嘉必优生物、长江压力容器、彤诺电子、枫树线业等企业技改项目投产。加快“5G+工业互联网”建设,推进“工业大脑”上线运营,力争工业互联网二级节点标识注册量突破1亿个,新增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5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定企业总数达到20家。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打造1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落实制造业中小企业助企纾困政策,盘活停产、半停产企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数字医疗等产业。培育5家10亿元、17家亿元、58家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增长点。

突破性发展临空经济。加快现代航空物流产业园、金龙机电等项目建设,推动中部鲜花电子交易中心、临空光谷科创园、中关村智酷·鄂州人才与产业创新基地等项目开工,争取新科宇航MRO、国际航空货运企业布局鄂州。实施数字经济引领工程,开展数字化诊断服务,推动大数据中心、5G公共数据中心建设,加快悦科(湖北)数据中心、红莲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实施对外贸易综合服务全覆盖工程,开展“百展行动”、“荆楚云展”系列活动,完善外贸企业扶持政策,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发展。建成吾悦广场、驰恒国际广场商业综合体,加快华润城市综合体建设,力争临空经济区、鄂城滨江科技新区五星级酒店建成。实施南浦路、吴都古肆、豪威城市广场等改造升级,推动武汉东、火车站等商圈建设。落实促进消费政策,创建一批放心消费示范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实施金融强基工程,协同推进融资租赁、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贷款余额增长15%。成立市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引进更多“双创”主体盘活现有厂房资源。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完善邮政快递服务末端设施。大力发展健康、养老、育幼、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突破性发展设计研发、检验检测、广告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在新兴产业上占据主动、在传统产业上巩固优势、在未来产业上把握先机,提升产业体系的丰厚度和产业链的竞争力。

(三)着力迈开融入新发展格局新步伐

依托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内陆变“沿海”。

推进机场建成运营。加快机场噪音影响区房屋拆迁,完成净空障碍物清理工程。按照6月底正式运营目标,完成所有报批手续。积极申请航线航权,引进东航、南航等航空公司,加强与顺丰、京东、敦豪等物流龙头企业合作。完成机场高速一期、S203鄂州段改造等工程,推动临空经济区“五横六纵”城市骨架路网建设,打通产业园区配套市政道路,加快燕矶长江大桥及连接线建设。推进武鄂市域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机场高铁纳入国家规划。加大五丈港燕矶作业区开发力度,推动水港与空港有效衔接。

建设对外开放平台。加快鄂州空港综合保税区申建,稳步推进“空水两口岸”建设,实现航空口岸临时开放、水运口岸通过国家验收。开展海关监管政策创新研究,推行“7×24小时”通关机制,打造国际一流通关效率。争取鄂州机场片区纳入湖北自贸区武汉片区扩区范围,争创国家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强化有效投资支撑。持续开展“项目建设攻坚年”活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建设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08个,总投资2435.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512.7亿元。加快三安光电二期、芯映光电、瑞华光电等项目建设,推动华中数控、优炜芯产业园、杉杉科技等项目开工。支持康源药业、浩信药业等企业迁建,擦亮“药谷”金字招牌。更大力度开展招商引资,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大力引进、培育总部企业。完善产业招商地图和招商指导目录,推进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中介招商、资本招商和驻点招商。

对外开放的“天路”已经铺就,我们要乘势而上、再接再厉,加速把枢纽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胜势!

(四)着力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新突破

直面市场主体需求,以思想破冰引领发展突围,打造一流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出5项主题联办事项。深入开展“清、减、降”专项行动。落实企业开办“210”标准,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一业一证”落地。建立包容审慎监管制度,推进联合“双随机一公开”、“互联网+监管”。制定人才引进优惠政策,在就医就学、商务服务配套、大学生落户等方面提供“菜单式”服务。推行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纵深推进“评定分离”改革试点。着力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真心为企业排忧解难,打造“热带雨林”式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有序推进市级投融资平台整体性重构,完成城控集团、昌达集团组建运营,资产规模分别达到380亿元、100亿元。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资源优化分配、监督考核激励等机制。强化对中小微企业政策帮扶和产业引导。出台促进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意见,实施“市场主体增量提质”行动,新增市场主体1.3万户。大力培育企业家精神,给予企业家更多关爱、更优待遇、更高礼遇,让他们在鄂州创业更加安心、生活更为舒心、发展更有信心!

强化财税金融支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分领域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做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强化地方政府债券争取力度,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做实10亿元市级股权投资引导基金,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共同设立100亿元产业基金。

深化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开展土地开发历史遗留问题规范整治,完成批而未供及闲置土地年度消化处置任务的15%。推进汀祖镇、泽林镇等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推广产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实施“亩产论英雄”,优化项目用地保障及产业用地供给方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规范建立区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探索推广乡村产业“点状供地”模式。

理念一变天地宽。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作用,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充分涌流,让改革动力充分释放!

(五)着力厚植区域协调发展新优势

以武鄂同城为引领,以城乡融合为基点,做到以“公转”带“自转”,以“自转”促“公转”。

加快武鄂同城步伐。做实武鄂同城化协同工作机制。启动未来二路、葛店高新五路等道路施工,建成人民西路、高新七路、葛店大道等连接路,推进机场高速二期、梁子湖南北咀通道等工程前期工作。加密城际公交开行频次,适当延长收班时间。推动武鄂同城示范项目建设,与东湖高新区共建产业园区“园外园”。推动武汉城市圈旅游年卡、公交卡等“一卡通”。促进两地政务服务信息、数据互通共享,推进300个以上通办事项、10个以上高频事项跨域通办。

开展城市有机更新。实施“共建家园”行动,深化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实施洋澜湖周边景观亮化和环湖公园、游园提质工程,打造水光潋滟的“城市客厅”。加快樊口区域沿江路及江滩环境综合整治、滨江四期建设,打造山色空蒙的“城市阳台”。完成马鞍山路、吴都大道改造,推进新港路重载车道工程建设,启动葛山大道、寿昌大道、吴楚大道等延长工程前期工作。申办第四届湖北省园林博览会。持续改造老旧小区,推动既有多层住宅增设电梯,完善菜市场、便利店、药店等布局,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分类有序推进帮扶政策的延续、优化、调整,持续巩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建设全省十大淡水鱼基地,推进武昌鱼全产业链建设,打造武昌鱼百亿产业集群。支持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基地提档升级,建设鄂城区特色种业研究院。支持华容台创园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台创园和4A级景区。支持东梁子湖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争创10个特色旅游村。有序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接续擦亮小城镇,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推进“气化乡镇”工程。积极创建“四好农村路”示范区(乡镇)。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增收。

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努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六)着力绘就美丽鄂州新画卷

统筹生产生活生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构建“蓝绿交织、山水相融、人城和谐”的宜居空间。

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统筹推进“三线”划定,完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障重点战略发展区用地空间。规范建立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名录,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准入管理。争创省级森林城市。实施长江大保护专项行动升级版,持续开展长江流域“十年禁渔”,推进长江岸线腾退复绿。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扎实推进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深化河湖长制,抓好花马湖防洪能力提升、长港河系统治理等工程建设,推进长江河道采砂整治。加强洋澜湖、严家湖等重点湖泊治理,创建梁子湖国家级幸福河湖。推进入河、入湖排污口溯源整治。推进梁子湖、曹家湖、垱网湖、武城湖等水系连通,确保花马湖在5月底前退垸还湖3.88平方公里。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完善污水管网建设。巩固提升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强化细颗粒物与臭氧污染物协同控制、联防联治,实施全域秸秆禁烧管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推进鄂钢碳捕集试点项目建设。开展土壤污染突出问题综合治理,落实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溯源调查,强化农业投入品管理,实现减量化、有机化,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提高精细管理水平。强化城市规划刚性约束。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广更多智慧场景应用。加强排水管网、易涝点整治改造,建设海绵城市。推动百洪垃圾处理场环境综合整治、500吨环卫垃圾中转站建设。严格治违控违,加强广告招牌管理,规范共享单车、摩托车、电动车管理。提升交通智能化管理水平,持续开展交通秩序整治。新增新能源公交车50辆,加快公交首末站、停保场建设。推动大型停车场、居民小区等场所充电设施全覆盖。实施“红色物业”引领工程,规范提升小区物业管理水平。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鄂州大地生动实践!

(七)着力擦亮吴都文化新名片

传承历史记忆和文化基因,提升城市魅力,不断增强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

涵养城市文化特质。保护与开发好贺龙军部旧址、麻羊垴、夏家榜等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活化利用三国文化、古铜镜文化、武昌鱼文化、张裕钊书法文化、葛洪中医文化等资源,传承好雕花剪纸、牌子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好“吴楚风韵”鄂州故事。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创作第五届湖北艺术节新剧目,复排《金刀镇》等传统经典京剧。筹备参加全省第三届社团文艺展演。组织开展广场文化、送戏下乡、鄂州讲坛等特色活动120场次。

完善文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级“三大中心”、区级文体场馆建设。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打造吴都生态廊道全民健身区,新建省级全民健身示范工程5个,形成“15分钟健身圈”。启动城市历史古迹修复工程,推动观音阁、松风阁、庾楼、文星塔等焕发生机,形成更多网红“打卡地”。

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吴都乔街、莲花山智慧文旅、邱山生态旅游等项目签约动工,加快葛店动漫文化小镇、鄂旅投梁子湖文旅、前海湖渔猎主题公园等项目建设。推进西山景区升级、梁子岛景区复牌。依托鄂钢打造工业文旅小镇。加快长港旅游示范带建设,打造峒山红色旅游核心区。参加第十六届省运会,举办国际马拉松赛、中国钓鱼大师明星赛、武昌鱼文化旅游节等活动。

文化是城市的根和魂。加快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让百万鄂州人民在家门口就能拥抱“诗与远方”!

(八)着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守望好一座城市的幸福。

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开展高质量就业促进行动,保障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推进全域零工驿站建设。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引导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持续参保缴费,加快“扩面”、“提标”。健全困境儿童和“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动态调整残疾人“两项补贴”。建设精神障碍患者福利中心、救助管理服务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推广“互联网+居家养老”,打造“1平台+5中心”多功能服务模式。建成城南、英山安置小区,推进月陂、燕矶三期、杨叶二期安置小区建设。坚持“房住不炒”定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1274套,做好青年人、新市民住房保障工作。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办学质量。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0所,确保公办园学位占比达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5%。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30所学校改薄工程,完成武昌学校城南校区小学部建设,新增义务教育学位5000个。纵深推进“双减”政策实施,完成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改非”。完成市二中迁建,启动鄂州高中教学楼维修改造。支持鄂州职业大学创建“双高”院校。实施“三名工程”,选树10名鄂州名师、10名鄂州名校长、100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建立武鄂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武鄂同城教育协作”项目落地落实。推动华中师范大学梁子湖校区、华夏学院动工。

实施健康鄂州行动。加快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市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项目建设。夯实市医疗集团,争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心血管、呼吸、肿瘤等重点专科。开展城乡居民“两病”门诊用药保障专项行动示范城市试点。加快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落实全面“三孩”政策。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推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实施“323”攻坚行动,持续推行国民营养计划。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

民生“温度”标注幸福“刻度”。在新征程的起点上,让我们为民以真情、抚民以大爱,愿人民生活越来越好!

(九)着力打造市域社会治理新样板

坚持底线思维,统筹安全与发展,补短板、强弱项、固根基,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坚持立体型常态化科学精准防控机制和局部应急处置机制有机结合,做到“四伞并举、常急兼备、精准施策、统筹均衡”。严格执行中高风险区来返鄂州人员闭环管理,继续强化冷链食品安全监管。抓好社区、农村、大型商超、学校等重点监测,常态化开展公共场所“扫码出入”。发挥好医院、发热门诊、药店“哨卡”作用,强化救治力量、防疫物资、隔离场所等应急储备。加快国家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建设。持续推进疫苗接种扩面,筑牢全民免疫屏障。

提升公共安全保障水平。完善预防预警和处置机制,防范金融风险和政府债务风险。健全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突出危化品、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燃气等高风险领域安全防范。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工作。持续推进国省干线大中修工程和普通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建成校园安全综合指挥调度中心。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全力推进“双安双创”。推动梁子湖备用水源工程建设。继续开展扫黑除恶,深入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行为。加快监所改建扩容、“三基地”一体化、街面警务综合服务站等建设,一体推进公安执法“三项改革”,构建“大安全、大维稳、大应急、大警卫”工作格局。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争创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创新“五社联动”机制,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动“一居一警、一村一辅警”全覆盖,做实“一村一法律顾问”。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平台和机制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努力建设平安鄂州。积极稳妥做好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入推进“八五”普法。加强法律援助,维护困难群众合法权益。

新的一年,我们一起昂首阔步、携手前行,让群众成为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百姓尽享平安和谐之福!

(十)着力展现政府自身建设新形象

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提高行政效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强化忠诚担当。系统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决定性作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党中央国务院大政方针、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落实落细。

严格依法行政。推进“小快灵”、“小切口”制度建设,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定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支持人大立法。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

坚持务实重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勇于担当作为。不断提升“八大本领”、“七种能力”,让本领和新愿景相匹配,让能力和新要求相适应。坚持“拼、抢、实”,在项目建设一线、急难险重一线、服务群众一线、矛盾解决一线,树立“勇于攀登、矢志不渝”的进取心,涵养“临危不避、遇难不躲”的精气神,锤炼“立说立行、说干就干”的好作风,勇做高质量发展排头兵。

建设清廉政府。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不断增强自身“免疫力”。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控“三公”经费,强化审计监督、财政监督,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监管。

各位代表!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以更开放的胸怀、更坚定的意志、更强大的合力,一起向未来,加快建成“两区一枢纽”,为全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谱写新篇”作出鄂州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 词 解 释

1.“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2.“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3.“公物仓”:指党政机关举办大型活动(会议)及组建临时机构的物资设备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专门机构。

4.“40工程”:在中心城区对原有的40个老旧社区开展整治改造工程。

5.“三横两纵两联”高速公路网:“三横”即武黄高速、武鄂高速、武阳高速鄂州段;“两纵”即鄂咸高速、大广南高速;“两联”即黄鄂高速、机场高速一期。

6. 临空经济区“五横六纵”骨架路网:“五横”即鄂东大道、将军大道、吴都大道、吴楚大道、杨岭大道;“六纵”即文塘路、孙权路、燕沙路、燕沙东路、燕花路、走马湖东路。

7.“四好农村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

8.“双十”工程:湖北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

9.“1+N”:“1”即市委、市政府《关于新时代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的意见》;“N”即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乡村治理等配套文件。

10.“四型机场”:平安、绿色、智慧、人文机场。

11.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简称,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个从规划、设计、施工到管理各阶段统一协调的过程,是把使用标准的理念转换成相应数据的操作软件。

12. 重点项目“五个一”推进机制:一名市领导、一个负责部门、一个工作方案、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支持政策的工作模式。

13.“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

14.“双千活动”:“千名干部进千企、优化环境促发展”活动的简称。

15.“5个100”:产值、税收、技改、用电、外贸前100名重点企业。

16.“四个一”模式:服务“一网”覆盖、政策“一键”直达、诉求“一口”受理、成果“一窗”展示。

17.“两带两组团”:“两带”即葛店—华容(三江港)—鄂城(滨江科技新区)—临空经济区(花湖机场)横向沿江产业科技创新带和葛店—红莲湖—梧桐湖纵向生态科技创新带;“两组团”即红莲湖—葛店科创组团和鄂州机场临空组团。

18.“新物种”企业:在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新经济领域,具有发展领域新、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等特点的科技型企业。

19.“1+3”制度体系:《关于在全市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鄂州市生态指标价值管理办法》《鄂州市生态指标价值额度交易规则》《鄂州市生态指标价值额度融资规则》等四个文件。

20.“改薄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工程。

21.“清、减、降”专项行动:“清文件、减审批、降收费”专项行动。

22.“一核两极多点支撑”发展格局:“一核”即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两极”即葛店开发区、临空经济区两大增长极;“多点支撑”即鄂城区打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华容区打造武鄂同城化发展“加速器”,梁子湖区打造武汉城市圈“后花园”。

23.“两区一枢纽”: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核心区、全国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国际一流航空货运枢纽。

24.“古武昌八景”:凤台烟树、龙蟠晓渡、寒溪漱玉、书堂夜雨、吴王古刹、苏子遗亭、西山积翠、南湖映月。

25.“一城两地三区四带”:“一城”即现代种业新城;“两地”即武昌鱼原种基地、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鄂州基地;“三区”即鄂城临空创汇农业示范区、华容数字乡村示范区、梁子湖乡村振兴引领区;“四带”即沿江、沿湖、沿港、沿山农文旅融合产业带。

26.“全国123出行交通圈”: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

27.“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

28.“157”产业集群:1个千亿级、5个五百亿级、7个百亿级产业集群。1个千亿级产业:光电子信息;5个五百亿级支柱产业: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高端装备、新材料、智能制造、低碳冶金;7个百亿级产业:航空服务、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商贸服务、文旅康养、数字创意。

29.“两化融合”: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

30. 临空经济区“一区四园”:综合保税区、光电子产业园、智能制造和航空物流产业园、医疗健康产业园、顺丰10平方公里产业园。

31.“医保DIP支付方式”:基于此前按病种付费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分类组合后,所进行的分值付费。

32.“新鄂州人”计划:培育、引进具有新理念、拥有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的“新鄂州人”。

33.“工业大脑”:集数据工厂、算法工厂、AI创作间以及应用工厂于一体的智能应用平台。

34. MRO:Maintenance, Repair & Operations 的缩写。即:Maintenance维护、Repair维修、Operation运行。

35.“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6.“210”标准:企业开办2个环节(一表申请、一窗发放)、1天内办结、零费用(免费赠送一套三枚公章)。

37.“双随机一公开”:在监管过程中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抽查情况及查处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开。

38.“评定分离”:将招投标程序中的“评标委员会评标”与“招标人定标”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环节进行分离。

39.“城市有机更新”:一种城市规划理论,由吴良镛教授提出的,认为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局部,如同生物体一样是有机联系,和谐共处的,主张城市建设应该按照城市内在的秩序和规律,顺应城市的肌理,采用适当的规模,合理的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和要求,妥善处理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发展,不断提高城市规划的质量,使得城市改造区的环境与城市整体环境相一致。

40.“气化乡镇”:推进乡镇天然气开发建设。

41.“三线”: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42. 市级“三大中心”:市文化中心、体育中心、会展中心。

43.“三留守”人员: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

44. 残疾人“两项补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45.“1平台+5中心”: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指挥调度中心、呼叫应答中心、服务培育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体验展示中心。

46.“双减”: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47.“营改非”:现有学科类培训机构统一登记为非营利性机构。

48.“双高”: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49.“三名工程”:名师、名校(园)、名校长(园长)素质提升工程。

50.“323”攻坚行动:心脑血管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3类重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2种基础疾病;出生缺陷、儿童青少年近视、精神卫生3类突出公共卫生问题。

51.“四伞并举”:晴天带伞、撑伞避雨、打伞干活、修伞补强。

52.“双安双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工作。

53.“三基地”:特警训练基地、民警实战培训基地、警犬驯养基地。

54. 公安执法“三项改革”:“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改革;基层警务运行机制和勤务制度改革;执法责任体系改革。

55.“五社联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新型社区治理机制。

56.“小快灵”:与“大部头”、条文众多的立法活动相区别,在突出问题导向,创新立法形式基础上,聚焦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小切口、小问题的针对性立法活动,切实增强立法效率和适用性、可操作性。

57.“八大本领”: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58.“七种能力”: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