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巧一个人带动一群人

“二网格8组的张奶奶家下水道堵了,要尽快处理。一网格刘婶身体不太舒服,最近要多去看看……”6月10日晚,梁子湖区东沟镇茅圻村巧巧工作室灯火通明,工作室带头人余巧与成员们共同梳理当天在网格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村民反映的头疼事、烦心事。

从2019年成立至今

东沟镇茅圻村巧巧工作室

从最初的1人发展到如今的103人

余巧用实际行动感召了更多人加入工作室

让“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


相知于一次次感动

“工作室刚成立的时候,只有余巧一人,每天看她忙进忙出。”苏艳丽回忆加入工作室的情景,记忆犹新。

一天傍晚,加完班的余巧正准备收拾东西回家照顾发高烧的女儿。突然接到在外地打工村民张友志的电话,他想通过视频看看母亲涂元枝。心里想着生病的女儿,余巧犹豫了。但她知道张友志长期在外地,还是答应了。

忙完已是晚上9时,想着仅2岁多的女儿还发着高烧,余巧的眼眶红了;但想着张友志母子开心的笑容,余巧又笑了。

那天,余巧在朋友圈写了这样一段话:“从小事做起,一直坚持下去,没有理由,不求回报,他们的笑容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作为余巧的同事,苏艳丽将一切看在了眼里。

还有一次,苏艳丽的二伯钟明星找到余巧,说空调坏了,打不开。余巧当即上门查看,发现是老人忘记插电源插头了。此时,苏艳丽正好到二伯家,亲眼看到余巧不仅耐心向老人讲解电器的用法,还关心他的生活情况。

“对我们来说这都是小事,但对老人来说,这就是‘天大’的事。你们平时也要多关心老人家。”余巧的一番话让苏艳丽陷入沉思。

“在乡村,留守儿童、独居老人比较多,余巧真正帮助了大家,我也要贡献自己的力量。”就这样,苏艳丽成为第一个加入工作室的成员,成为余巧的左膀右臂。


相识于一次次帮助

在巧巧工作室,有这样一面锦旗:“有烦恼找余巧,她是村民的贴心小棉袄。”送锦旗的是9组村民张细爱。如今,她也是工作室一员。

2020年5月的一天,张细爱收购了100斤藕带,用客车运到城里,请朋友帮忙卖。谁知,初次尝试这种方式的张细爱忘记记下客车司机的电话和车牌号。

“这可怎么办,要是藕带丢了损失可不小啊。”就在张细爱急得团团转时,她想起了余巧,当即给她打电话。

“别急,别急,我来想办法。”已下班回家的余巧一边安慰张细爱,一边赶到村委会查找相关信息。

谁知,网上查询的几个号码都打不通,余巧想到之前梁子湖区春风行动招聘会时联系过几个客车司机,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联系他们。

第一个电话不通,第二个电话不清楚情况,第三个……终于,在打第八个电话时,联系上了客运车队队长。在他的帮助下,余巧成功联系上为张细爱运送藕带的司机,顺利地卖完藕带,赚了600多元钱。

处理完所有事情,余巧走出办公室已是晚上10时,早已是饥肠辘辘。

第二天,张细爱将锦旗送到了巧巧工作室,并表示自己想加入工作室。

能歌善舞的张细爱成为工作室里活跃的一员,白天入户解村民烦忧,晚上带领大家跳广场舞。


相聚于一次次爱心

“婆媳之间哪有什么仇什么怨,不都是为这个家好,你们换位思考一下……”在茅圻村3组村民钟婆婆家门口,巧巧工作室成员卢春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话轻松化解一次婆媳争吵。

卢春英家住茅圻村3组,是一名留守妇女,性格内向。余巧经常上门找她聊天谈心,时常带她参加关爱妇女活动。渐渐地,卢春英在余巧的带动下,性格开朗了,还常常与余巧一起到附近村湾看望留守妇女。

村民钟艳明在长岭街开了一家手机专卖店。余巧经常拿手机到店里找钟艳明修理,一来二去便熟悉了。钟艳明很不解:“你怎么那么多老年机修啊?”余巧打趣道:“照顾你生意啊!”

一次,钟艳明回村,从母亲口中得知,“每次取钱、买药都是巧儿(余巧)帮我的。需要什么都可以跟她讲,村里的老人多亏她帮忙。”钟艳明这才知道,余巧每次都是帮村里老人修手机。

此后,余巧再去修手机,钟艳明都没有收过手工费。他主动加入工作室,免费上门为村民修小电器。

紧接着,水电维修员钟家祥、卫学刚,心理辅导员刘鹏林、庞莉,矛盾调解员徐旺胜、刘姣容,老人护理员刘英……在余巧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成员加入进来,有维修行家、种养殖能手、个体工商户等,形成代办小组、代修小组、调解小组、护理小组、宣传小组,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难题。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一群有共同追求、共同梦想的人走得更远!”余巧说。

记者:胡倩

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