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武昌县——樊山札记之七

楚昕

引语

历史记载,公元14世纪百年间,长江中下游地区至少有36个冬天异常寒冷,是有记载以来最冷的百年。元末,江南地区是农民起义最集中最猛烈的地方。1352年,徐寿辉、陈友谅先后攻克武昌县,元朝武昌县衙被迫向樊湖南部山区隐匿,基本上名存实亡。“江南寇盗充斥,人死兵戈者十有七八”。1365年,朱元璋在鄱阳湖打败陈友谅,并一路溯江而上打过武昌县,占领武昌府。武昌县始归朱元璋管辖。

A、

明初朝廷及时颁布强制迁移百姓的诏令。武昌县是元末朱元璋、陈友谅争夺天下的重要战场,因流亡迁徙和战争杀戮,元末明初人口锐减。据县志记载,元末武昌县有人口6.46万人,为中等县。明初全县只有人口1.30万丁。因此,明初朝廷强制迁移百姓,武昌县是人口迁入比较集中的地方。

武昌县历史上“江西填湖广”迁入人口多集中在这个时期。今天鄂州农村的大量村湾、姓氏,在这个过程中从江西迁入,在樊湖周边垦殖定居,很多村湾族谱里都有明确记载。据不完全统计,鄂州目前百大姓氏中,自江西徙入的超过三分之二。

明初朝廷及时颁布了兴修水利、鼓励垦荒的政策。武昌县水利建设兴起,鄂州粑铺大堤、长江丁桥堤、石盘堤、水泾堤,都肇基于明早中期。樊湖环湖垦殖这一时期也加快了进度,樊湖周边田庐港路快速发生改变,武昌县内粮食种植面积扩大,人口持续增长。

宋元时期,江南吴中为天下粮仓。“苏常熟,天下足”朝野闻名。到明代中前期,江浙地区大部分土地转为种桑植棉,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种植面积不足三成,苏常的天下粮仓地位逐步为更大规模的湖广取代。“湖广熟,天下足”开始名满天下。武昌县位于湖广粮食主产区,这个时期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种植得到快速发展。

明朝于1368年建立之后,实施布政使司—府—县三级地方治理体制。明初,全国处在行政体系最基层的县城都十分破败,人口稀少,城池荒废。明初期朝廷颁布了加固和重修包括县城在内的各级城池的法令,在全国掀起了筑城高潮。但这时朝廷是普遍号召,有条件筑城的县大多数以土筑城,砖石筑城在少数富庶地区开始出现,还难以普及。

宋元时期武昌县有县无城,明初朝廷号召重修县城,武昌县人少力薄,只能对县城小修小补。明天顺年间知县杨子奎增修各门造巡警楼,嘉靖年间知县张铎建衙城,以卫仓库。

B、

明成化二年(1466年),朝廷再颁法令:“凡郡县无城池者,有司宜择农隙修筑,专遣宪臣奉玺督之。”从正德十一年(1516年)起,各地广筑县城,并且普遍将城垣甃 以砖石。《畿辅通志》载:“嘉靖、万历后,全国已经不再增加城池的数量和扩大城池规模,而主要进行包括县城在内各级城池的砖石包砌工程。”《武昌县志》载:“明万历元年(1573年)起,武昌县于西山东麓始建石城。”当时的武昌县令李有朋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县官,毅然创举全县三十七里均派夫役,就山鉴石,期月告成。明代武昌县石城基本建在隋唐武昌城基础之上,“严楼警阁,巍峙相望,榜其四门,崇祯末年增筑沿城、桥铺于雉堞间,以资守御”。

但好景不长,明末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颁令每攻下一城,转移之前都将城墙拆除,以防止明军据城反击。“夷其城来巩固战争成果”,这种行为被称为“平城”。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率农民起义军由江北团风偷渡过江,在樊口登岸,攻下武昌县城,转移前对武昌石城进行了严重破坏。1645年,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从南向北,再克武昌县城,明代武昌县石城再遭重创而尽毁。

清朝比明朝更加重视地方筑城。顺治十一年(1654年),清廷诏令各省,“城垣倾圮,桥梁毁坏,地方官能设法修葺,不致累民者,该督抚具题叙录,未及时修缮,夺常俸六个月或降一级”,“十五年,复请各官捐修城垣”。清代武昌府城同时也是省城,武昌县隶属武昌府。清朝中前期,内地十八行省都持续对府、县两级城市进行重建或大规模修葺。但因为种种原因,武昌县城的重建或大规模修葺相对滞后。

康熙朝各地方筑城力度最大,但可惜武昌县当时不具备重新修城条件。武昌县城“一仍明旧,岁久倾颓。康熙五年(1666年)知县熊登捐俸鸠工,建修门楼雉堞。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知县吕贲恒重修四门。后历任补葺完固”。到清乾隆四十至四十四年(1775年—1779年),武昌县申请到朝廷官银,知县谢梦草主持大修武昌县城。

据县志记载,清代大修后的武昌县城,周长4.8里,城高4.67米,置4门,另有水门、谯楼。清代武昌县城基本利用的是明代武昌县城的基础,整体比明代武昌县石城规模稍大。据《中国城市通史》记载,清晚期湖北省各县城平均周长4.04里,在全国处于中下等水平。大修后的武昌县城规模,在当时湖北全省60个县城中,属于中等偏上。

因为总体上城址基本统一,明、清两朝多次修建的武昌县城,被统称为明清武昌城。

C、

可惜,不久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太平军四次攻破武昌县城,县城城墙被拆开多处垛口。其中,第四次除了太平军毁坏县城,清军为了和太平军决战,还公然掘开洋澜湖堤往城内灌水。樊山东麓最后的武昌县城,至今仅存江边南浦路口至武昌楼间百余米红石城基。

清朝建立以后,继承了明朝一些有效的农业政策,鼓励大力兴修水利,公开招民垦荒。康熙十年(1671年),清政府在长江流域大兴水利,武昌县长江干堤在这个时期得到大的提升和巩固,县内各湖泊围垦范围均有所扩大,湖泊围垦区旱涝保收能力有所提高。

然而,明清时期修建的长江及内湖干堤,根本不具备抵御长江全流域大水的能力,洪水灾害始终是对武昌县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据《湖北水利志》记载,十九世纪后50年,包括武昌县在内的湖北东部地区,平均每六年就发一次大水,其中1870年长江全流域大水堪称有记录以来的历史之最,其破坏性远在二十世纪最大水灾的1954年之上。

清朝沿用省—府—县三级地方治理体系,对县以下仿照明朝的里甲厢坊制度,对百姓沿用限制性管理。所谓里甲厢坊,城中曰坊,近城曰厢,在乡曰里,里下为甲。武昌县内部的乡里设置,明清基本保持稳定,内四外四三十七里的格局两朝没有大的变化。

十八世纪末,由于机器大生产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西方工业革命带来人口爆发式增长,欧洲人口短时间增长三倍。恰如《共产党宣言》所说:“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大量的人口。”西风东渐,工业革命的浪潮席卷中国,同期清朝人口也增长极快。明末,全国人口不到一个亿,到清中晚期的1820年,全国人口已增至3.53亿,1852年达4.23亿,武昌县人口在这一时期也出现了超高速增长。

据《鄂州市志》介绍,清代以前武昌县人口长期在5万左右徘徊,光绪十一年(1885年)全县人口已达16.32万。到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全县人口迅速增长到47.97万。后因为各种原因人口有所减少,全县人口规模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53年才超过48万。

编辑: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