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昕
引语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过清匪反霸、稳定经济秩序、抗美援朝、土地改革,鄂城县全境如沐春风、欣欣向荣,到处焕发出勃勃生机。
1950年开始,鄂城县历经三年完成农村土地改革,彻底消灭了几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实现了对农村生产关系的根本性改变。土改前,全县农民占总人口的比重为89.35%。其中,占57.84%的贫雇农只有23.8%的耕地面积,人均0.81亩。全县耕地、山林、湖泊大部分为地主所有,占全县总人口10.61%的地主、富农,占有全县耕地面积的32.87%,人均6.15亩。1953年4月土改完成,县政府向分得土地的农民颁发“土地房屋所有权证”,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完成土改当年,全县主要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长,粮、棉、油总产量分别增产32.1%、47.6%、25.8%。
同期开展的城镇民主改革,通过对各行业、各街道、各重点的特殊场所、码头集中整顿,为城镇面貌改变和工商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国家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鄂城县开工并部分完成了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湖北钢铁厂(1960年改名为鄂城钢铁厂)开工建设并在当年底陆续建成投产;武大铁路建成通车;316国道境内贯通;武钢程潮铁矿开始筹建;鄂城通用机械厂、鄂城油脂厂开始建设;成立鸭儿湖国营农场,全面开展鸭儿湖水系治理工程;建成全省最大的杨家巷电动抽水灌溉站;筹备建设西山钢铁基地。
在这前后,上级对鄂城县的区划和隶属管辖关系陆续进行了一些调整。1952年6月,驻鄂城的大冶地委、大冶专员公署撤销,鄂城县改由黄冈地区管辖;1952年12月,鄂城县高桥区200多平方公里范围划属咸宁县管辖;1955年11月,鄂城县晏公、谈桥区及金牛镇划属大冶县,大冶县丁祖、碧石及三山乡划属鄂城县;1958年10月,葛店划去武汉市管辖,1962年7月又由武汉市划回鄂城县;1960年7月,国务院批准鄂城县撤县改市,1961年12月又撤市改县,隶属黄冈地区管辖不变;1965年8月,鄂城县划归新成立的咸宁地区管辖。
由于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布局主动,基础扎实,加之湖北(鄂城)钢铁厂上马的拉动,到“二五”计划末期,鄂城县工业生产出现崭新局面,已经开始走在全省县级发展工业的前列。与此同时,土改后全县农村群众的生产热情高涨,以鸭儿湖治理为标志的前期治水成效显著,全县农业农村面貌焕然一新。1958年,鄂城县委在《红旗》杂志上发表《旭光公社用土办法办小工厂》《农民小工厂的管理》两篇署名文章,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全新的社会,全新的人》,引起毛泽东主席和中共中央的高度重视,“鄂城县人民试办小工厂的创举,成为全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先声”。1958年9月,毛泽东主席到大冶钢铁厂视察途中,参观了临江黄柏山地段的棉田,给鄂城县人民以巨大鼓舞。
“三五”“四五”期间,鄂城县工农业继续高歌猛进,一大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鄂城钢铁厂成为湖北省最大的地方钢铁联合企业,鄂城水泥厂、八一钢铁厂、鄂城重型机器厂、鄂城化肥厂、鄂城矿山机械厂、鄂城造船厂陆续建成投产。全县形成了中、省国营大工业和地、县中小工业结合、层次分明、门类多样的工业体系。
这两个五年计划中,鄂城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以治水为核心,明确提出湖区突出防涝排渍、平原发展自流灌溉、丘陵集中建站俢渠、山区兴修水库塘堰的治理目标。到1976年,陆续建成和开工樊口大闸、樊口电排站、洋澜湖电排站、花马湖电排站及20多个中小泵站,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8.5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83%,旱涝保收面积53万亩,占全部耕地面积的74.5%。耕地面积的增加,耕地质量的提升,极大促进了以粮、棉、油种植为核心农业生产的发展。在当时的咸宁地区,鄂城农业与工业齐头并进,一马当先。
1975年,全县社会生产总值达到3.8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1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到1.82亿元。1978年,鄂城县县属工业总产值(不含中、省、地企业产值)突破1亿元,是当年湖北省72个县中第一个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的县。
短短四个五年计划,鄂城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鄂城农业旱涝保收、百业兴旺。鄂城山水处处迸发出潜在活力。鄂城城乡到处呈现勃勃生机!
遥想当年,吴大将陆凯有言,“武昌土地实危险而塉 埆,非王都安国养人之处”。并以此为由力谏,反对吴国迁都武昌。
陆凯当年谏阻吴国迁都之言,让古往今来多少武昌人心灰意冷。有人承认乃实情,有人解析成贫瘠,有人甚至解读出贬损,总之言之不善,只好讳莫如深。其实,皆大谬不然。听彼时陆凯谏阻迁都所言,看二十年鄂城城乡变化,鄂城用事实回答,这片土地蕴藏着巨大潜能和无穷魅力。
回到陆凯那个时代,看“武昌土地危险”,当时武昌处在三国前沿边关,周边强敌环伺,争夺瞬息变化,危险实在是无所不在。论“土地 塉埆”,武昌南部是山,北部是水,江湖一体,夏涨冬涸,“水七山二土田一”,所言不虚。评其是否属“养人之处”,武昌县清代以前的人口,长期在5万左右徘徊,而且,县内人口分布始终北少南多,明代以前南四乡的人口长期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二左右。北部沿江水患难除,“有土无田,有田难耕,有耕簿收”,确实对供养人口不利,这都是历史事实。
历史记载,长江流域宋代兴修水利建设圩田。明朝普遍实施江湖治理,清代长江和内湖干堤堤防已经成形,从此武昌县北部土地空间得到更多开发利用,人口承载能力提升。但是,由于旧中国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的根本状况难于改变,直到新中国成立前,鄂城县的农业农村面貌没有发生根本改变。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以战天斗地的气概,以改变山河的勇气,开山治水,兴利除患,彻底改变了历史旧貌。昔日被视为“ 塉埆”、被称为“非养人之处”的同一片土地,显现出潜在的价值,迸发出巨大活力。1979年,鄂城县人口规模达到79.73万,且三分之二集中在曾经的北四乡范围内。回看新中国鄂城人民改造山河的历史性成就,我们应该充满深深敬意!
1979年末,国务院批准在鄂城县城关镇基础上设立鄂城市,鄂城市和鄂城县并立。当时一批设市的湖北全省还有荆门、随州、老河口三个地方,都是全省工农业发展又快又好的县。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在鄂城县、鄂城市的基础上,并入黄冈县黄州镇,成立省辖鄂州市。“今古两鄂州”,鄂州成为当时全省八个省辖市之一。
鄂城市、鄂城县升格成为省辖鄂州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鄂城地区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可以说,鄂州市的成立,是对鄂城地区过去30多年快速发展的充分肯定,是湖北对新成立的鄂州市更快发展的鞭策与期望。
回顾鄂州市1949年—1983年30多年的发展,鄂州人在自信自豪的同时,应该对那一代人充满敬意和感激!因为,他们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新中国崭新的环境里,在一个二等县的基础上,跑赢了鄂州市接力发展他们那个时代的一棒!
自1301年元朝改古鄂州(今武昌)为武昌,鄂州这个地名一度沉寂。600多年后的1983年,今鄂州在古武昌这片“ 塉埆”的土地上蓬勃兴起。历史轮回,我们看到了今天鄂州更大的发展机遇。(完)
编后
到今天,共计11期的《樊山札记》系列刊载完毕。从4月13日刊发第一期以来,在近百天的时间里,非常感谢作者的赐稿与分享,以及广大读者的关注与陪伴。
《樊山札记》系列比较系统厘清了鄂州的历史渊源与发展脉络,并以其翔实的史料、深入的思考、朴实的文字,给读者带来了沉浸式的时空体验。比如,《樊水上下双城记》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鄂王城”,并提出了思考。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篇好的作品展现给读者,读起来或许就几分钟、十来分钟,给人启发有可能更是在刹那之间,其后却是倾注了作者大量的研究、广泛的阅读、厚实的积累。
鄂州历史底蕴丰厚,史志里的鄂州、典籍里的鄂州、古诗里的鄂州、传说中的鄂州、遗存里的鄂州,这些都是鄂州文化的重要内涵。文化,是一个地方自豪自信的底气。崇古尚今,既是历史的传承,也是发展的赓续,如何将底气转换成鄂州新阶段发展的动力,提升鄂州发展的软实力,值得我们每一位有着文化使命感的鄂州人去思考!
编辑: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