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城→港城!这就是鄂的城


图片



这里是吴王孙权的建都之城

吴楚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

孕育出恢弘的武昌传奇


图片

▲  武昌楼,三国文化遗址


这里是钢筋铁骨的工业重镇

曾写出城市发展史上

令人骄傲的工业奇迹


图片

▲  鄂城钢铁


这里是花湖机场的行政区域所在地

正致力成为

全域空港经济的引领者

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和

总部经济集聚区


图片

▲  鄂州花湖机场


这里,就是鄂城!


是湖北之根、武昌之源

的古韵之地

是先行示范、敢闯敢试

的奋进之地


图片

▲  全国最大的孙权雕像


五千年底蕴的高水平沉淀

厚重的文化与经济分量

铸就了扛起发展脊梁的“钢城”


十年栉风沐雨的精彩嬗变

以敢闯敢试的勇气

蜕变为振翅腾飞的“空港新城”


从钢城到港城!

这就是鄂的城!


图片



图片


地处长江中游南岸

襟江带湖、扼控南北

适宜的气候与充沛的水流

使鄂城得以草木繁茂、万物勃兴


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

在这片滋养于江湖之滨的

土地之上繁衍开拓


5000年前

一批早期的“鄂城人”聚族而居

留下了

新庙罗家咀遗址、富家畈遗址

等开拓文明的历史见证



战国时期

楚怀王之弟鄂君启

组织庞大的水陆商队

将鄂地货物运至楚国各地

商业贸易蓬勃发展

鄂地的青铜、漆器、丝质独步一时

成为声名远播的

“古铜镜之乡”


公元221年

孙权自公安迁鄂县

取“以武而昌”之意

改鄂县为武昌

这个三国时期的强国

便在以“鄂城”为中心的地区

诞生了


图片

▲  武昌楼,三国文化遗址


公元229年孙权称帝

在西山建避暑宫、读书堂

颁屯田令,鼓励垦荒

很快,鄂地便成为东吴

政治、军事、经济中心

至此,数千年的连续发展

鄂楚文化的根基

在此奠定


此后,两晋至元代

无数文学大家聚集于此

开始不断歌咏武昌


▲  怡亭铭摩崖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晋陶侃任武昌太守

遍植柳树,办学堂

让“武昌官柳”传为佳话


唐代诗仙李白

携宋中丞登南楼夜饮

写下“清静南楼夜,风流在武昌”


图片

▲  庾楼

因历史上坐北朝南,故古称“南楼”


宋代大文豪苏轼蛰居黄州

时常来登西山

留下“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

等传颂佳句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留宿西山

留下传颂诗篇《武昌松风阁诗》


▲  松风阁,黄庭坚《松风阁》


1956年

一代伟人毛泽东横渡长江后

留下了“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这一传世佳句


图片


千百年来

文人骚客结伴游武昌

而鄂城数不尽的风景名胜

都存于古诗词的长卷之中


图片



图片


1958年

湖北钢铁厂在西山破土动工

后改名鄂城钢铁厂

作为鄂钢的所在地

鄂城一度扛起全市工业发展脊梁


▲  1957年,湖北省同意湖北钢铁厂建厂规划

图片

▲  从海陆空三军转业来的一批干部和战士

肩挑手扛建设鄂钢


到70年代中期
化肥、水泥等厂相继兴建

从此,鄂城由“湖乡”迈向“钢城”

鄂城的重工业基础也由此奠定

▲  当年的鄂城街景


步入新时代

在钢铁去产能的背景下

这片土地的发展进入了阵痛期

但鄂城区始终以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

加快全域转型的步伐


数十家“小散乱污”企业

砂站码头关停

鄂钢先后投入40余亿元

推进节能环保改造

打造绿色智慧“花园式”钢厂

程潮矿业实施绿色智慧矿山改造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图片

鄂城钢铁成为湖北省首家

被授予3A级旅游景区的重工业企业


近年来,鄂城区坚持

“东接、南拓、西进、北控、中优”的

产业空间发展布局

打造区域的创新高地

让科技创新成为区域发展的关键变量


沿吴楚(高新)大道打造

以樊口为龙头的科技创新轴

串起武鄂黄黄城市群

打造光谷科创大走廊的主干道

让这里成为武鄂同城、

武汉都市圈的黄金路

▲  53公里长的吴楚大道


沿106国道和汀碧线

打造先进制造业转型发展示范带

引进一大批企业

在汽车工业、智能制造、大数据

现代物流等领域

孵化了一批新兴产业

填补了产业空白


图片

▲  中新开维现代牧业高楼养猪项目


丰富的自然资源

赋予了鄂城巨大的经济、社会效应

沿长港河与四峰山——白雉山

打造乡村振兴农文旅融合发展带

城乡融合、农文旅融合

全面协调发展


图片

▲  四峰山,鄂城区第一高峰


沿长江区块打造现代服务业

和美丽宜居生态带

城市文明程度、公共服务水平

产业发展质量显著提高

一大批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建成

更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和城市品牌应运而出


图片



图片


短短10年

一个个极具现代感

与科技感的项目争相落户

鄂城也以赶超奔跑的姿态

书写下多项

“鄂城速度”、“鄂城之最”


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

2021年鄂城区

地区生产总值626.64亿元(含临空区)

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升


图片


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

从60%提升至93%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增速位居全省第一

2019-2021年连续三年

荣获全省项目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

突出贡献奖

获省政府激励


“十四五”期间

鄂城也立下了县域经济发展新目标

力争进入全省十强

冲刺全国百强

筑牢鄂州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



“技改提能、制造焕新”

三年行动扎实开展

同时先后引进悦科(湖北)数据中心

等项目173个

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

云计算等产业

建立数字产业科创园

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图片

▲  悦科(湖北)数据中心


争取泽汀碧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等

中、省资金项目23个

投资建设城乡生活污水

全收集全处理系统等项目22个


实施市场主体倍增计划

2022年达到8.75万户

增幅位居全省前列


2016-2021年累计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926.93亿元(含临空区)


图片


鄂城不断蓄力累积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力

2022年9月27日

鄂城8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

总投资126亿元

15个项目集中签约

总额超285亿元

创造了又一个“鄂城奇迹”


图片


如今的鄂城

已有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

省级以上创新创业服务平台23家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家

15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9家企业入选全省隐形冠军企业


鄂城区也当选

全省创新型(县、市)区

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



图片

▲  迪洁膜科技


做强科技创新变量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夯实高质量发展地盘


2022年,鄂城积极推动

滨江科技新区建设省级高新区

未来,这里也将成为

鄂州新的经济建设主战场

产业转移主阵地

科技创新主引擎

绿色发展主心骨

武鄂同城主动脉

是承接光谷科创大走廊的重要节点


▲  滨江科技新区效果图


锚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鄂城加快建设产业集群建设

推动经济发展稳步攀升


打造“133”产业集群

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

构建新的产业生态圈和创新生态链


共建万亿级“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

聚力培育和打造千亿级光电子产业集群

千亿级新能源材料产业集群

千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百亿级现代服务业产业集群

百亿级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百亿级临空产业集群


图片


鄂城的“磁吸效应”还在不断增强

高新技术为这里添加新动能

鄂城正加快成为立于潮头的创新高地


图片



党的十八大以来

鄂城区坚持以重大民生为根本

要让居民幸福指数跃上新高度

令人流连的城市风貌塑造中

多元的活力氛围正在迸发

品质生活触手可及


心系民生的40工程

全面改造城区内

33个社区和老旧小区

完善道路硬化、排水管道建设

新增晨晚锻炼活动点

助力鄂州创建成为

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大大提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


图片


“十三五”期间,鄂城区

民生支出占比从61.7%提升到78.2%

建成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3家

农村照料服务中心72家

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标准

较“十二五”末

分别提高了36.4%、67.9%


完备的教育与医疗

让市民幸福指数逐步提升

投资1.56亿元的

花湖实验学校已正式投用

城区大班额问题得到有效化解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

走在全市前列

彻底解决基层就医养老问题

建成6家乡镇卫生院发热门诊

区级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体工程完工


人民群众的

获得感成色更足

幸福感更可持续

安全感更有保障


图片


如今的鄂城街头

既有现代城市的方便快捷

又有温度十足的古都味道



万里长江第一阁百年观音阁

矗立长江龙蟠矶之上

静观云卷云舒


▲  观音阁,万里长江第一阁


一千多年前

一代文化宗师葛洪在葛山炼丹传道

山川秀逸,林峦隐薇的葛山

也成为鄂东南道教圣地之一


图片

▲  葛山


全国最大的孙权雕像

如一座丰碑巍然

屹立于吴王大帝广场

令人肃然起敬


图片

▲  孙权像,滨江公园


吴王古刹、西山积翠

苏子遗亭、二乔梅苑

装扮着鄂城的绝代风华


图片

▲  九曲亭,原名“苏子遗亭”


贺龙军部旧址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临时总指挥

吴兆麟将军纪念馆

麻阳垴鄂南抗日根据地和

战斗烈士纪念碑

等多个红色景点

书写鄂城人峥嵘岁月里的

革命印记

▲  吴兆麟将军纪念馆


全新的主城区雏形逐渐显现

新的活力也将迎来全面的迸发

博物馆、图书馆

美术馆、城市展览馆

市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图片


银泰、新亚太、南浦国际等

一大批民生设施与商业项目

让中心区的繁荣与日俱增


图片

▲  南浦路的夜间繁华


驰恒国际广场、万达城市广场等

大型商业综合体项目落户鄂城

为市民美好生活再添精彩


▲  摩登的湖北驰恒国际广场


滨江公园、西山公园相继建成开放

休闲观景的好去处

成为鄂城人的会客厅

▲  俯瞰滨江公园


最美的江滩公园、樊口公园

引得市民流连忘返

全新的主城区雏形逐渐显现

新的气象给这座城市带来新的活力


图片

▲  樊口公园



图片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3年7月22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鄂城区峒山村视察

留下了这句生态文明建设的殷殷嘱托

鄂城也正着力建设成为

经济强、生态美、百姓富、文明兴的

现代化美好之城

▲  习近平总书记与峒山村村民亲切交流

▲  峒山村


“十三五”期间

实施乡村振兴“十个一批”项目

建成生态农业基地241个

“两品一标”认证128个

杜山镇获评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

入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杜山、泽林被评为全国卫生镇

汀祖被评为

全省农村“四好公路”示范镇


图片

▲  汀祖画卷


曾经依矿而富的汀祖镇

积极修复生态,变矿山为茶山

推动全域国土综合整治

探路乡村旅游业

岳石洪村入选湖北省旅游名村


图片

▲  汀祖镇岳石洪村


曾面临污染的九十里长港

修复十年,重现碧波


图片

▲  碧波荡漾的九十里长港


洋澜湖也踏上生态修复之路

经过清淤疏浚、调补水、排口封堵等工作

终再现了诗人笔下的场景


图片

“湖山新雨洗炎埃,万朵青莲镜里开”

《武昌南湖度夏》 元·丁鹤年


武昌鱼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

以武昌鱼为元素造型

极具鄂城文化特色的鱼墩墩

惊艳亮相

武昌鱼这一文化品牌

正式跨入IP时代


图片

▲  鱼墩墩,武昌鱼文化旅游节吉祥物


《武昌鱼-家的味道》

一个写满了乡愁滋味的MV

让所有观众感受到

独属鄂城的美景与故事


武昌鱼•家的味道音乐:万莉程卿 - 武昌鱼•家的味道

▲  《武昌鱼-家的味道》主题曲

长港河、四峰山等沿线

成为城乡居民休闲体验

旅游度假的首选目的地


以鄂城辐射周边的

交通、经济、文化圈

逐步显现


这里产业振兴、经济向上

这里环境优美、生态宜居

这里,是一座

充满活力的空港新城


2022年7月17日

两架全货机与一架客机

先后落地鄂州花湖机场

这座承载了无数鄂州人、湖北人、

中国人期盼的

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

专业货运枢纽机场

正式投用


图片


鄂城

作为鄂州花湖机场行政区域所在地

也逐渐成为

全域空港经济的引领者

全球供应链管理中心和

总部经济集聚区

畅达全球、联通世界的

中部地区空中出海口正呼之欲出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沿江港口

“水铁公空”多式联运的

综合交通体系已具雏形


毗邻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三江港

万吨货轮通江达海,连通世界

武九铁路、武福铁路、武黄城际高铁

3条铁路干线穿境而过

直抵东部沿海


始发高铁直通北上广深

一线城市当日往返


图片


武黄高速、武鄂高速、大广高速

鄂咸高速、机场高速、武阳高速

6条高速纵横交错

路网密度全国罕见


图片


一区崛起,辐射范围进一步扩大

推动武鄂同城化到城乡融合发展

鄂城重任在肩


如今,武汉地铁11号线

正在向鄂城延伸

武鄂也正在加速同城化


中心城区能级不断提升

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压舱石”作用凸显


图片

▲  热闹的鄂城夜景


从吴王古都到鄂南抗日桥头堡

从湖乡到钢城

再到如今的空港新城


这里见证了古都风华

也见证了凡人伟业

但千年来未变的是

每一代人生生不息的奋斗

永远是这片土地最鲜活的注脚


这就是

空港新城

美好鄂城


图片




图片


出品:鄂州市融媒体中心
全媒体记者:张晨

摄影:何景星、熊鑫、李云飞、肖运泉、袁谟浩、范修海、候钢峰、邱良民、@星球研究所、张媛珍、罗琳、谭淼

设计: 何洺萱

编辑:梁怡青  责校:蔡亚文  编审:何芬

值班主编:郑博  监制:余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