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城区杜山镇曹氏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变废为宝,利用秸秆莲子壳等发展蘑菇种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昨日,在路口村的蘑菇大棚内,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有的负责搬运菌包,还有的将菌包高温处理,有的整理菌棒。
记者看到,蘑菇基地的高温锅炉正冒着腾腾热气。工人们把收集过来的菜籽壳秸秆等进行高温除菌 然后打包成一个个的菌包来培育蘑菇。
“我这最大的优点是,变废为宝,生态种植,”曹氏食用菌种植农场负责人任国楚说,“我们每天用25,000斤秸秆、棉籽壳、莲子壳做成菌包,每天要做5000个。这25000斤的废料可以产出出4000斤左右的蘑菇。”
任国楚算了一笔账,一吨玉米芯、棉籽壳可以做一千三四百个菌包,1个菌包原料不到1元,可产菇1.5斤,一斤蘑菇可以卖三块钱。在将秸秆、玉米芯和棉籽壳消化掉的同时,利润可观。同时,菌包泥全部还土还田,是难得的有机肥料。形成了完整的绿色农业循环产业链,
鄂城区杜山镇路口村党支部书记段传武眉飞色舞:“这个基地是鄂州市最大的蘑菇种植基地。生态环保,利用废弃的资源。目前带动了我们路口村45人的就业。”
路口村6组村民胡丽正在采蘑菇:“在家门口做事儿。又学到了技术。一年工资两三万块钱,这怎么不好呢。”
“二十大带给我们,农村农民农业好政策,发展生态养菇我们更有信心了。”任国楚说。
记者 孟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