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小伙退役回乡做菇农

近日,庙岭镇大叶村林朗菌业专业合作社的菌菇产业园显得分外繁忙且热闹,园内迎来了香菇丰收。菇农们穿梭于园区间、大棚内,正忙着采摘、晾晒,一簇簇鲜美水灵的菌菇撑起了村民的“致富伞”,也跑出了乡村振兴“加速度”。

整理大棚菌棒

大棚内,李朗正在采摘新鲜的香菇。24岁的李朗别看年纪不大,但是经历却很丰富,他曾在海军某部服役,2020年退役后回到家乡庙岭镇大叶村,此时,正赶上区、镇大力推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回乡20天时间,他就马不停蹄,先后到镇退役军人服务站、镇人武部和村民兵连进行政策咨询,收集有关政策资料。

“我想趁着年轻多尝试,多为社会做点实事。”李朗这样说道。刚退役的那段时间,他有空就到哥哥建起的蘑菇基地转,初步了解了种植蘑菇的有关知识。经过充分严谨的市场调研,李朗认为香菇市场前景广阔,决定创办人工培植香菇项目。“虽然香菇种植技术要求较高,但只要用心,就一定能够掌握。”

李朗在采摘新鲜的香菇

2021年2月,李朗与合伙人李宝林瞄准庙岭这个武汉的后花园和“菜篮子”,紧紧抓住武鄂同城的交通、市场优势,投资建设了12个大棚,面积达4200平方米的蘑菇园。

起初备受质疑,但李朗有着军人不服输的劲头。他深知种植蘑菇首重技术,其次是销路。为了学习蘑菇种植技术,他同李宝林一起三次到襄阳拜师学艺,随后又四处筹钱学会了20种以上菌类培育技术。白天,他盯在“实验室”琢磨用菜籽壳、花生壳、稻草等植材替代木屑技术,晚上,在网上查询有关资料到深夜。没有生物学知识,自己买书自学,并跟着学习做笔记;没有实验室,改造鸡舍,用石灰消毒后做实验。

有志者事竟成,不到一年的时间,林朗菌业专业合作社就形成了香菇种植、加工到技术培训、产品销售的完整运作体系。合作社建有“优质室”,配备烘干机、保鲜库等设施,实行香菇分拣、保鲜、烘干一条龙产业链。

李朗在合作社忙碌

李朗还把产业链与“实验室”相结合,运用香菇免割保水出菇技术,实现省人工、无火害、菇形好和出菇后能续出的技术优势,产品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合作社有菌棒10万余袋,可年产香菇30万斤,产值可达100余万元。

一人富只是“一点光”,大家富才能“一片亮”,他的合作社通过股权量代资金、产业扶持资金等方式,吸纳8户贫困户和闲散劳力就业,每年发放工资报酬24万多元,使村民既能在家门口挣钱,又能照顾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穿上军装,是守护祖国的兵;脱下军装,是致力乡村振兴的青年。创业近3年,李朗的事业刚刚起步,他正在用自己的“菌菇梦”帮助村民实现共同富裕梦。

通讯员 |陈庆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