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类→IV类!黄冈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明显

遗爱湖水面面积2.94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5米,修复前水质评价为劣V类,水生态评价为重度富营养化状态。

“对遗爱湖水质的治理,我们用4个子工程来分步实施,即管线调蓄和智能分流工程、生态清淤工程、生态修复工程和智能化控制工程。”工程施工单位中铁十一局黄冈市遗爱湖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经理谭晓宇介绍。

2020年6月,该市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开工建设。管线调蓄和智能分流工程是新建一套排水管线,实现污水的收集处理,同时向遗爱湖补充水源,利用智能化控制和管涵的调蓄作用,大幅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水平;生态清淤则是通过绞吸式挖泥船将湖底的淤泥挖上来,减少淤泥的沉积。

湖内杂食性鱼类过多、底泥污染物负荷高、水宽岸长水体深……这是修复之初就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采用生态分区,将整个湖面分割成不同的区域,再对鱼类进行调控,通过向水面抛洒锁磷剂提升水的透明度,为水草生长提供光合作用条件。”谭晓宇介绍,水生态重度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浑浊,阳光无法照射进水里,植物缺少光合作用难以存活,提升水的透明度是关键一步。

透明度提升了,水草该安排上了。

经过考察,项目部选择了适应性较强的水草品种——亚洲苦草、轮叶黑藻、狐尾藻等,并将遗爱湖九孔桥片区作为试验区,试种了4个月,水草的存活率达到了90%以上,遂全湖推广种植。

在九孔桥附近,水下植物清晰可见,大棵的成片的,颇为喜人。透过水面可看到亚洲苦草根系较为发达,可以吸收土壤里的营养物质,而茎叶发达的则为轮叶黑藻,主要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

如今,遗爱湖种植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约10万平方米,主要品种为常绿鸢尾、梭鱼草、再力花、芦苇、菖蒲、荷花、睡莲;种植沉水植物约127.3万平方米,主要品种为亚洲苦草、轮叶黑藻、狐尾藻、小茨藻、马来眼子菜,可以实现湖泊的自净功能。

生态修复后,如何做好后续水质的监测和管理尤为重要。

今年4月,遗爱湖智慧水务控制中心建成使用。通过智慧水务平台24小时监测遗爱湖各个智能分流井的水质情况,同时项目部还在遗爱湖放置了9个水质监测站,其中6个漂浮式监测站、3个箱式监测站,对水质进行动态监测。此外,黄冈市环保部门还设置了17个监测点,全方面监测遗爱湖的水质情况。从监测结果看,遗爱湖水质明显改善,由原来的劣V类整体提升至IV类。

来源 | 鄂东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