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文章】切实增强招商引资工作紧迫感

在市第七次党代会、市“两会”、全市经济工作会等一系列重要会议闭幕不久,我市紧接着召开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向全市发出一个强烈信号:招商引资将是新一年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市上下要迅速掀起招商引资新高潮,实现招商引资工作新突破,为实现今年经济开门红,为航空大都市建设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今年是我市实现“换道超越”、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实现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左右的目标,无论在数量方面还是质量方面,实现起来都要更艰巨、更困难、担子更重。那么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事”招商引资,工作压力也就更大。所以,招商引资工作的力度就只能增不能减、要求只能高不能低、责任只能重不能轻、进度只能快不能慢。

保发展保目标的压力倒逼我们必须招商引资。区域经济实质上就是项目经济,离开项目谈发展,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项目怎么来,一靠激活社会资本,二靠招商引资。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投资,就是后天的产业。没有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就没有经济发展的大跨越,没有招商项目的大牵引就没有城市经济的大转型。未来一段时间内,如果我市没有招商引资,就没有项目支撑;没有项目支撑,就没有增量;没有大招商,就没有大发展,目标任务就是“空中楼阁”“镜花水月”。

不进则退的区域竞争倒逼我们必须招商引资。要想在全省“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中成为真正的“一极”,要实现市第七次党代会提出的在全省排位前进一步的目标,必须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杀出一条血路,争取高端产业布局。在当前招商引资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兄弟市州也铆足了干劲,都在比政策、比环境、比服务、比优势,都在千方百计抓招商、引项目,势头非常迅猛,竞争非常激烈。招商引资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现代经济已经由“大鱼吃小鱼”逐渐转向“快鱼吃慢鱼”,我们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稍有不慎,极可能被后来者赶超,稍有不力,极有可能被领先者甩得更远。

转型发展的现实之需倒逼我们必须招商引资。动力转换困难是我市当前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市出口总量较小,消费热点不多,投资依然是主要动力。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市已处于“换道超越”的关键时期,面临转型发展的历史性拐点。要实现从“钢城”向“港城”转变,建设国际航空大都市,加快高新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区域产业层级,提升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也需要依靠招商引资工作;要想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形成创新链的集聚、资金链的跟随和人才链的依附,更需要招商引资工作。所以,没有一个大的投资增长,结构调整就难以深入,产业转型将难以推进。发展实践有力证明,开放引进、招商引资工作做好了,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突破瓶颈,夺得先机,迅速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

可以说,招商引资工作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前不久市委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提出要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就是要求全市上下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魄力来抓好招商引资。但就我市实际情况看,重大产业项目偏少的实际没有改变,产业规划不清晰、招商引资机制不顺、力度不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问题只是表面,反映出我市在招商引资中还存在深层次的问题:一是重视不够,二是方法不多,三是推进不力,四是效能不高。形势如此逼人,差距让人反思。如果再不花大力气招商引资,鄂州纵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资源优势,纵有国家“一带一路”、“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等众多战略叠加的机遇,也没任何发展的可能。

各地各部门既要清醒认识我们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也要深刻认识到招商引资的极端重要性,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坚决、服务上周全,多措并举,真抓实抓,掀起大招商、招大商的热潮。(鄂州日报评论员  编辑陈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