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吴伟的生活变化太大。
2021年11月19日,吴伟生下了二宝;从医院回家的第二天,丈夫由昆明长水机场“飞”到鄂州花湖机场,成了一名进近管制员。从此,鄂州注定要成为吴伟人生中又一个“故乡”。10个月后的2022年9月,吴伟辞职,带着两个孩子来到鄂州,开始了新的生活。
昨日,见到吴伟,已是市实验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的她,在轻松与微笑中讲述着一家人来鄂州的“安心”故事。
在昆明时,吴伟家的大宝已在当地就读小学三年级。丈夫看到花湖机场的发展前景,便有了到鄂州工作之意,“让我们定下心来的是,来之前,鄂州这边已让我们填写了孩子入学意向表格,并且已有人主动联系。”吴伟回忆。
未建机场之前,吴伟从未到过鄂州,也知之甚少。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吴伟又有怎样的体验?
2022年9月,从接到通知起,吴伟仅用一个星期就把家从春城搬到了鄂州。9月17日,第一次带孩子来到市实验小学报到,“没想到,正好遇上疫情。”
尽管扑了“空”,吴伟的心还是非常踏实。原来,市实验小学教导处主任李明杰已提前联系了吴伟,还帮助对接上了孩子所在班的班主任。
“不仅这样,他们把课程表、作息表之类发给了我,教材也放在了学校门卫室,等我去取。还安排了网课,进了家校群。”吴伟说。
跨省就学,学籍转接是关键。对这一点,吴伟说,对鄂州这边的做法感觉非常便捷,“我只填写了一张表格,就行了。昆明那边转出手续,是李明杰老师全程指导完成的。”
更让吴伟开心的是,孩子不到一个月就适应了新的学习环境,并且周末与同学有约了,“我和她的同学一起到西山搞了次户外活动。”
放学回家,孩子也有了变化,一进门就喊:“妈妈,语文成绩下来了,英语成绩也下来了。”“总体上看,她的学习状态越来越好。”吴伟说。
“现在看来,我们帮助孩子做的适应性计划,也没用上。”吴伟笑道,“一来,市实验小学的环境真的很漂亮,孩子很喜欢;二来,学校的活动不比孩子原来就读的云南师大附小少,合唱、朗诵,还有剪纸,小女孩喜欢得不得了。”
从春城飞到鄂州,春的温暖依然在。目前,像吴伟这样,在花湖机场工作的随迁家庭子女共有40多名就读市实验小学。
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为支持湖北省头号工程、国家重大产业布局——花湖机场建设,自2021年开始,鄂州市逐渐摸索出重大项目随迁子女转学入学的服务路径,“事前摸底,专题研究,教育、工会等多部门联合,专班对接。到目前,就义务教育阶段,全市共有113名机场建设与工作人员随迁子女得到妥善安置,确保有学上、上好学。”市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李晓涛说。
对非义务教育阶段,市教育局与市总工会还建立了“一把手”对接机制解难题。8月9日晚7点多,接到职工诉求,市总工会负责人马上联系市教育局负责人,请求对一名机场职工子弟从荆州某职中转学予以支持,市教育局随即安排专人对接。通过跨市协调,这名子弟走进了鄂州的校门。截至目前,已有20名学生得到妥善安排。
此心安处是吾乡,飞到花湖亦安心。除了随迁子女就学,花湖机场建设者及家属的自身保障,同样也是一项“安心”工程。
9月12日,在市总工会的指导下,鄂州顺路物流有限公司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召开,鄂州顺丰枢纽转运中心1701名职工有了自己的“娘家”。
为满足机场建设者素质能力提升需求,市总工会联合鄂州职业大学成立“鄂州市产业工人技能发展促进中心”。该中心依托鄂州职业大学、湖北理工学院开展定向全额资助的高升专、专升本学历教育。目前,已先后为花湖机场开展物流服务师、叉车等各类技能培训班20余场次,让120余名职工实现了学历与技能双提升。
对随迁家属的关照,有个细节,吴伟深有感触,“我大学学的是生物科技专业,来鄂州不久,我就填了一张就业意向表。这张表很薄,却让我感受到了鄂州的厚度。”
<<短评
“安心工程”也是软实力
人是第一生产力。自鄂州花湖机场落户并开工建设以来,一大批建设者成为“新鄂州人”,也成为这个重大项目在鄂州扎深根、结硕果的关键。如何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让重大项目建设中的“新鄂州人”爱上鄂州,情系鄂州,贡献鄂州?
以花湖机场为例,我市教育、工会等部门依托各自职能与优势,用“安心工程”助力重大项目建设,为提升我市营商环境软实力赋能。
目前,他们的“资源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思路不仅有了新的应用场景,并得到充分运用。比如,市总工会的“工地团年饭”让身在异乡的建设者“从舌尖暖到心头”;一张就学意向表、就业意向表,让“新鄂州人”少了后顾之忧。
尽管身在异乡为异客,却能感觉他乡为故乡,这个过程的转换确实需要一个个“安心”的温暖过程。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建设是主推器。当前,我市正在构建“两翼齐飞、城乡融合”城市发展格局,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在我市落地扎根,有“安心工程”的赋能,相信会引来越来越多的人才落户鄂州,成为推进鄂州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
全媒体记者:李洪江 通讯员: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