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数据 让“蝇贪”无处逃

     近日,鄂城区纪委接到举报,反映杜山镇领导干部杨某采取虚开进餐发票等方式套取国家财政资金、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目前,已对杨某立案审查。 

     这是鄂城区向“微腐败”亮剑的一个缩影。 

 

     “微腐败”多发生于基层,以小官小贪、雁过拔毛、积少成多的方式损害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了群众的获得感,挥霍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 

     蚁穴虽小溃大堤,蝗虫多了吞沃野。“必须向‘微腐败’开刀问斩,决不能心慈手软!”鄂城区委书记刘厚文的态度斩钉截铁。 

     “微腐败”病症究竟何在?纪律和规矩的高压线怎样在基层“带电”?如何精准打击,揪出“蝇贪”? 

     责任压力传至“神经末梢”。该区将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作为落实“两个责任”、纪律审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当成党风廉政建设延伸到基层的硬任务来抓,通过约谈提醒、签字背书、检查考核、述责述廉等方式级级夯实责任。今年年初,区纪委协助区委对全区59家地方和单位党组织开展了2016年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对1个领导班子和5名区管领导干部进行“一票否决”,对5家考核排名靠后的单位党组织负责人进行约谈。 

     同级监督铺开“天罗地网”。鄂城区是我市纪委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开展党内同级监督的试点区。“同级监督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落实到制度上!”区纪委负责人表示。2月,区纪委出台《纪检组织对同级党组织及其领导班子成员提醒告知办法(试行)》,有问题就及时提醒。提醒之后整改不力的,依纪依规追责问责。截至目前,该区各级纪检组织对同级党组织集体提醒3次,履职提醒23人次,纪律提醒3人次。 

     用大数据进行“精准打击”。区纪委抽调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工作人员组成专项督查组,对鄂城新区、花湖开发区等27家财务核算单位2016年财务账目进行抽查,共发现违规公务接待、违规报销差旅费或车费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线索37件。同时要求各级各部门对2016年发放工资、津补贴、奖金、福利和缴纳公积金、医保等情况进行自查。2016年,全区运用“大数据”开展惠民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查出97名村干部及家属违规领取各种补贴资金共计29万余元,进行立即整改。该区严格执行党政主职不直接分管财务、人事、工程建设和物资采购工作等“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的滋生。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博 责任编辑 郑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