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炎晖 一个鲜为人知的鄂州抗战人物

pic_33.jpg

pic_32.jpg

记者夏阳在鄂州抗战史上,有一个名字鲜为鄂州人所知。在由民政部主办的中华英烈网“著名抗日英烈”栏目上,他榜上有名。他就是朱炎晖。 

查阅鄂州历史资料,难见“朱炎晖”这三个字。在《鄂州档案存真》一书中,记者找到了记录朱炎晖的只言片语。 

2000年8月26日,中央电视台《军事百家》“聚焦长江”栏目组来鄂州采访,其中一个采访主题便是与朱炎晖有关。 

1938年,武汉会战打响,为阻止日军西进,在位于太和镇胡进村的马鞍山,一支中国守军在此紧急布防。因兵力悬殊,中国守军陷入重围,仅一个连的兵力突围,旅长朱炎晖在此牺牲。 

这里面到底有着怎么样的一段历史呢?朱炎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前不久,一位名叫秦培英的上海退休教师主动与媒体联系。她说,朱炎晖是自己的表姑父,自己的父亲是朱炎晖当年的副官,参加了在马鞍山阻击日军的这场战斗。后经多方打听,记者通过有关部门找到了朱炎晖的后人———他的小儿子朱国基,可惜朱国基老人已重病在床不能开口说话。 

5月5日上午,秦培英老人来到了鄂州。老人家说,自己是寻找父亲的历史脚印,特意来鄂州的。“经过寻访确认,朱炎晖是马鞍山战斗中身负重伤,后来转移到湖北石首藕池口时牺牲,我的父亲秦晓霞在‘文革’中去世。”通过多年寻访和史料搜集,秦培英老人还原了朱炎晖在马鞍山抗击日寇的经过。 

朱炎晖(1901年———1938年),国民革命军第94军185师546旅旅长,浙江瑞安人。1938年6月下旬,马当封锁线被日军突破后,日冦便集中一部分军力向武汉侵犯。10月13日,日军以43辆战车协同步兵和骑兵,与中国守军在金牛山南北沿线(金牛镇境内)展开激战。10月21日,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奉命由汉口南下指挥金牛方面作战,并掩护各部撤退。第185师也奉命由汉口沿铁路向贺胜桥运动。10月22日11时左右,驻鄂城的中国守军大部分牺牲,城池被敌人攻陷,18时,第185师到达贺胜桥(金牛附近的铁路站点)。10月23日,第185师师长方天率546旅到达金牛。 

金牛镇北临梁子湖,这里河港错综,南倚高原和山地,诸峰层叠,地形起伏,西有黄塘湖,鄂城、葛店夹于长江和梁子湖,其间数峰孤峙,树木稀疏,如果背水一战会构成防御上的弱点,难以防守。 

于是,中国军队在刘仁八、毛铺构筑南线阵地,阻击日军从西畈攻进金牛;在杨桥、马鞍山、西洪、枫桥、三角山构筑北线阵地,阻击日军从杨桥攻进金牛。 

1938年10月23日,日军第九师团主力到达杨桥一线。当日,两军在杨桥、马鞍山、西洪、三角山一线展开激战。由于山路崎岖,日军装甲车难以通过,久攻不下,双方死伤惨重,日军正面受阻,10月24日又从袁大山冲(现属大冶茗山乡)绕道东侧,与攻击毛铺之敌靠近,迂回灵乡坳头、罗桥包抄了马鞍山阵地。 

不幸的是,546旅旅长朱炎晖在马鞍山指挥部受重伤。虽负伤难行,但朱炎晖仍由担架抬着指挥作战,在约一个星期的阻击战中,日军不断增加兵力,轮番猛攻,先后动用了飞机、大炮、坦克和毒气弹,实施惨无人道的毁灭性轰炸和屠杀。因为双方武器和兵力悬殊,阵地被日军重重包围,546旅将士战死三分之二。危急之时,朱炎晖随从副官秦晓霞组织警卫班对敌发起反击,背着满身鲜血的朱炎晖突围,并引军撤退。 

冲出日军的包围圈时只剩下300多人。接到上级要其撤退的命令后,该旅余部乘船溯江而上,向重庆方向行进。当所乘坐的运兵船行至湖北石首藕池口时,朱炎晖终因负伤太重,不治身亡,时间为1938年11月3日。 

来到藕池口寻访,秦培英又得知,1943年3月,日军占领石首县城,在县城周围修建军事区时,日军得到密报,称有朱炎晖埋葬在南岳山。于是,日军随即找到了位于关帝庙附近的朱炎晖墓冢。为向上级邀功领赏,日军竟开棺验尸,拍照取证,然后把尸骨四处乱扔。后来,当地好心人收拢尸骨后又就地掩埋。抗战胜利后,在当地爱国人士的安排下,军地双方在藕池口为朱炎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并将朱炎晖安葬在石首县城的龙盖山。 

1987年8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追认朱炎晖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朱炎晖名列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