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鄂州市委七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这个重大决定

中 共 鄂 州 市 委

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的决定

(2017年12月7日中共鄂州市委七届五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视察鄂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的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历史进程中作贡献、打头阵,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作出如下决定。

一、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1.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精髓要义。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坚持全面准确,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做到学深悟透。要在全面系统学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着力点聚焦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上,聚焦到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上,聚焦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论断上,聚焦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新特点上,聚焦到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上,聚焦到党的建设新要求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切实提高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灵魂和主线,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最重要的是聚焦到这一重要思想上来。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理论武装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深刻把握其时代背景、历史地位、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诚实践者。

3.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是最大的政治,是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必须树牢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做到思想上充分信赖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情感上深刻认同核心、行动上始终跟随核心,坚决捍卫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中。

4.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通过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学习,学出信仰、学出忠诚、学出担当,更加自觉肩负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历史使命。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视察鄂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坚定不移推动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鄂州落地见效,不断开辟新时代鄂州改革发展新境界。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

5.鄂州发展的历史性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视察鄂州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战略机遇,应对各种挑战,在新一轮城市竞相发展中抢占了制高点、赢得了主动权。进入新时代,鄂州要积极抢抓国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机遇期,牢牢把握湖北实施“一主两副多极”区域发展战略、鼓励黄黄鄂联动发展的黄金窗口期,加快推进城市改革发展。同时要清醒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深刻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鄂州最大市情、最大实际。解决这一问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必须努力完成的历史性任务。

必须解决特色产业不突出的问题。鄂州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基础条件、资源优势不相称,一些市场主体缺乏核心竞争力;传统主导产业优势减弱,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等发展不足,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建设以现代服务业、临空产业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增长极任务艰巨。

必须解决发展质量不优、效率不高、动力不足的问题。供给体系质量不高,高质量产品与服务供给不足,经济质量优势尚未形成;经济投入产出效率不高,全要素生产率亟待提升;现有人才结构不能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之间矛盾相对突出;改革开放仍需深化,招商引资有待加强,新旧动能接续转换任务艰巨。

必须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不同步,城市功能与国际航空大都市的要求不配套;社会保障水平有待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脱贫攻坚任务繁重;城乡人居环境、生态环境质量、社会文明程度、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等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较大差距,补齐发展短板任务艰巨。

必须解决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应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的能力还需增强,民主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存在薄弱环节,社会治理水平有待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任务艰巨。

必须解决党的建设永远过硬的问题。少数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部分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不适应新时代新任务的要求,“四风”问题和腐败现象仍需下大气力解决。

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为人民办事、对人民负责、向人民报告、让人民满意,不断创造鄂州速度、鄂州效率、鄂州标准、鄂州质量,加快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进程,为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作贡献、打头阵。

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的奋斗目标。根据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和省委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建成支点、走在前列”“四个着力”的重要要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决策部署,鄂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的战略安排是:

到2020年,高质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贯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现“四个提升”、当好“四个示范”。确保2020年大飞机在鄂州起飞,加快“传统钢城”向“现代港城”转型步伐,打造湖北特色产业增长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的攻坚战,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形成与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相匹配的战略功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全球重要的空港枢纽、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国际一流的临空产业基地。法治政府基本建成,社会治理更加有序。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鄂州目标基本实现。

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达到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率先实现全市人民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全面建成。

7.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的战略重点。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的第一动力,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做好综合改革示范大文章,不断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对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着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坚持把人才作为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的第一资源,精准对接产业转型和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新鄂州人”计划,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的内在要求,走出去和引进来并重,完善开放承载平台,拓宽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环境,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形成面向全球的大开放格局。坚持把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作为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的战略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坚持把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的根本要求,实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不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协调发展。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的战略定位,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行绿色生产和消费,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的根本目的,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8.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市经济质量优势。密切跟踪国内国际科技、产业发展的最新变化,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更多新增长点,推动光电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率先突破,促进我市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用新技术新管理新模式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促进全产业链整体跃升。突破性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会展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建设现代服务业强市。大力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着力打造国家军事战略投送基地、军事战略性产业制造基地和航空航天重要制造基地。强化基础体系支撑,重点加强铁水公空无缝对接、通达全球的多式联运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加大精准招商力度,扩大有效投资,高质量高水平谋划实施一批强基础、管长远、利大局的大项目。继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着力抓好降成本工作。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9.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全面实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创新完善政府资源配置方式,依法保护产权,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一网覆盖、一次办好”,推动市级职权继续向新区下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商事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等,重塑经济动力体系,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改革完善质量发展政策,全面提升鄂州产品、工程、服务、生态和政府工作质量,建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10.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破除制约创新的思想和制度障碍,构建具有鄂州特色的创新驱动发展新体系,推动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全面创新。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中小企业创新。进一步加强与知名高校院所对接,加快推动市校、市院合作项目落地,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促进创新资源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聚焦物联网、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加快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进驻,共建企业工研院,实现科技创新重点突破和领域拓展,为建设科技强市提供有力支撑。引进更多金融机构,探索科技与金融深度对接的新机制,为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建立健全科技创新工作机制和考核机制,形成一系列激励创新的政策工具箱,推动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创新、投身创新、服务创新,使创新成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

11.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三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坚持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政策。探索“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壮大集体经济。保护提升耕地质量,夯实生态农业基础。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实施“三乡工程”,引导和推动更多的人才、技术、资本等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建设一批全省全国美丽宜居村庄。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农村长治久安。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12.构建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完善“四位一体”新型城镇体系,推动城乡空间布局优化,功能品质提升。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加快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着力将鄂城新区、花湖新区建成空港经济核心区,三江港新区建成现代化物流新城,红莲湖新区建成文化旅游度假区,梧桐湖新区建成生态科学城,梁子湖区建成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葛店开发区建成武鄂协同发展示范区,鄂州开发区建成高技术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聚集区。大力推进集镇改造升级,创建一批特色小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以产业、交通、科技、生态为重点,加快武鄂协同发展;创新机制,推动黄黄鄂联动发展。

13.提高开放质量和水平。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打造国家对外开放桥头堡。加大航空港、铁路港和长江鄂州港国家一级口岸申报力度,推动空港、陆港、水港“三港联动”。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充分利用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产业升级效应,推动企业嵌入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在深化制造业开放的同时,重点推进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开放,促进产业结构深层次调整。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培育商贸物流、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外贸大进大出、快进快出、优进优出,努力建设贸易强市。积极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带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对接湖北自贸区建设,学习借鉴上海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经验,努力建设航空经济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

四、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4.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鄂州的发展。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权、决定权、任免权,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加强区乡人大建设,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增强政协界别的代表性,加强委员队伍建设。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统一部署,深化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加强村(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15.深化法治鄂州实践。加强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健全法治鄂州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提高立法质量。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16.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支持民主党派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更好履行职能。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进一步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做好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和侨务工作,广泛凝聚海内外力量共同建设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

五、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繁荣兴盛

17.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旗帜鲜明支持正确思想言论,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观点,打造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坚强阵地。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加强新型智库建设,更好服务党委、政府决策。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融合发展,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做大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广泛开展网络公益活动,最大限度地激发网络空间正能量,推动形成清朗的网络空间。

18.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积极宣传贯彻《鄂州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行为准则,推动网上文明传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积极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不断提高鄂州文明程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

19.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鄂州楷模典型人物宣传,开展道德养成和实践活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奉献意识。

20.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设文化强市。建成市图书馆新馆、市文化中心、市体育中心和区乡“三馆一站”等公共文体设施,让人民群众享受丰富、高效、便捷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实施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和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广场文化“周周乐”等活动,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吴王城遗址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科学保护传统村落,培育鄂州文化品牌。加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扶持力度,打造文化产业园区和文化特色街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积极承办高水平体育赛事,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城市发展增添活力。

六、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化教育改革,构建与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需求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发展优质普惠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优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支持引进高水平知名品牌办学,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和择校热、大班额问题,让城乡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积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航空、物流、电子商务、生态农业、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建设。吸引一批国内外知名院校到鄂州设立校区或分校,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办好特殊教育、网络教育和继续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

22.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创业。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就业政策,强化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统筹做好重点群体特别是失地农民的就业工作,实施就业援助和困难人员就业兜底保障制度,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就业组织引导,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竞争力,有效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推动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强化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2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口参保全覆盖。全面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工伤、失业保险制度,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一卡通建设,稳步提高保障质量和水平。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服务体系,做好城乡困难群众帮扶解困工作。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完善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做好优抚安置工作。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让全体市民住有所居。

2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任务,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完善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扶贫工作格局,奏响扶贫攻坚大合唱。坚持把精准要求贯彻到脱贫攻坚各领域、全过程,大力实施“六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重点在金融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发力,做好五类特困群体兜底保障工作。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着力增强贫困村、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能力。坚持“市级监督推动、区级组织协调、乡镇负责落实”的领导体制,落实四级包保责任制,实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和贫困退出机制,加强跟踪督察和追责问责,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25.大力实施健康鄂州工程。全面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完善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坚持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现代化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发展远程医疗和分级诊疗,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坚持预防为主,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创卫”成果,全面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健全与生育政策衔接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服务。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实施食品药品安全战略,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6.有效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严格落实维护稳定工作责任制,提升平安鄂州建设水平。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进一步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完善“1+N”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进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健全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大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全面提升“一感两度两率”。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创新“三社联动”机制,强化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做实“一村(社区)一律师”,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鄂州

27.积极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规制度和政策导向,从源头上推动经济实现绿色转型,提高经济绿色化程度。构建企业绿色评价体系,促进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发展,培育更多绿色经济增长点。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创建国土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市。开展居民绿色行为评价,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28.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九大行动,推动长江鄂州段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加大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力度,进一步完善措施,加快进度,确保如期整改到位。全面提高市级环保排放标准,倒逼生产方式转变。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推进区域联防联控,综合治理扬尘、秸秆焚烧、机动车尾气、燃煤锅炉等大气污染源,实现PM10、PM2.5浓度逐年下降,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全面落实河湖(库)长制,推动环梁子湖区域湖泊治理国家示范区建设,加快水污染防治,推进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全覆盖,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地和良好水体,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亲水环境。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坚决守住土壤环境质量底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实现农业清洁生产。

29.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打造“清青山水、净静鄂州”。加快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继续实施退垸(湖、田)还湖工程,全面做好江湖禁捕工作。按照“湖连通、堤加固、港拓宽、排提升、水清洁”的要求,加快实施大梁子湖流域和花马湖水系水生态修复工程。探索建立森林资源保护林长制,实施国土绿化精准灭荒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全域绿化,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30.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广梁子湖区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开展全域生态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创新探索,推动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切实发挥自然资源资产生态价值功能。严格执行水资源费、排污费和污水处理费等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和交易办法,推动形成规范公平的绿色发展环境。强化排污者责任,推动排污许可制有效实施。完善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制,健全党政领导干部绿色评价考核机制,全面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加快生态保护立法,加强环境监管、督察和执法。

八、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31.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讲政治的要求贯穿全面从严治党全过程。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精神和省委、市委的具体规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格尊崇党章,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完善和落实党委(党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肃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切实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弘扬共产党人价值观,坚决抵制和反对各种腐朽、庸俗文化的侵蚀,不断巩固鄂州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党性锻炼,绝对忠诚于党,绝对忠诚于党的领袖,绝对忠诚于党的事业,绝对忠诚于人民,自觉同违反党章、破坏党的纪律、危害党中央集中领导和团结统一的言行作坚决斗争。

32.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记党的宗旨,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积极开办“新时代湖北讲习所(鄂州)”,将其办成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平台、党支部发挥作用的阵地、联系群众的桥梁和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学校。坚持办好五大发展理念报告会,切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强化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积极发挥党校(行政学院)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在基层一线开设“微课堂”,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普及,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认真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认真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建立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长效机制,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鄂州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33.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突出政治标准,提拔重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和“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帮助干部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大力发现储备年轻干部,统筹做好培养选拔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工作。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既让干部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又通过完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旗帜鲜明为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强化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中来,让更多的“新鄂州人”撑起创新发展的高地。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多元模式,加快培育多层次人才队伍。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实施“121”人才池、“千名引硕工程”和“333”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计划,鼓励引导人才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

34.把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新形势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传导到基层,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深入实施“党旗领航·整市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规划,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严格执行“三会一课”等基本组织生活制度,规范和完善支部主题党日,扩大党内基层民主,保障党员权利。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整顿和调整软弱涣散党组织,选优配强驻村“第一书记”。牢固树立加强支部建设鲜明导向,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把从严教育管理监督党员落到支部,把群众工作落到支部,真正使支部成为坚强战斗堡垒。把脱贫攻坚和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建设作为合格党员的重要考场。注重抓好发展党员工作,稳妥有序开展不合格党员组织处置工作。加强党建带群建,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确保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到基层、实到支部。

35.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作风建设,践行群众路线,增强群众观念和群众感情,不断厚植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聚焦关系鄂州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不断提高凝聚群众、服务群众本领,在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中赢得群众信赖。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市实施办法,深入开展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重点的整治“四风”专项行动,推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持续好转、全面好转。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全面加强纪律建设,把“四种形态”落实到管党治党的各个方面,贯穿到监督执纪问责的全过程,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监督执纪问责重点对准“关键少数”,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树立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

36.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强化对重点领域、重要岗位、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制约监督,实现有权必有责、用权必担责、滥权必追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坚决整治基层“微腐败”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完善党内监督机制,深化政治巡察,建立上下联动的巡察监督网。积极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组建市、区监察委员会。健全市、区纪委派驻机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统一管理,发挥监督作用。深化标本兼治,强化不敢腐的震慑,扎牢不能腐的笼子,增强不想腐的自觉,以反腐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航空大都市不懈奋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责任编辑 陈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