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大V”有没有霸占的你的支付宝账单?

如今,王贵生的“惠生活”电商平台上有200余种农产品,年交易额逾千万。

王贵生(中)在基地查看育苗

“传统农产品销售是等成熟再找渠道,损耗率、中转费都很高,我们是通过电商预售,开发订制农业。”15日,位于杜山镇的四方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基地里,从事电子商务的王贵生正查看育苗情况,他告诉记者,已有两家幼儿园预定了一年的蔬菜。

在网上,王贵生是涉农“大V”,网名“占网为王”。他认为,预售是双赢的模式。“农民知道种什么,价格有保障不伤农。顾客能少花钱享受到保质保量的农产品。”

DSC05306.jpg

理想很美好,但在这条路上,他曾经狠狠吃过“一堑”。

2012年,本地一些梨农遭遇滞销,亏损不小。王贵生萌生了第二年在网上预售梨子的想法。

次年4月,他接到近600份预售订单。但没想到的是,到了6月收梨时,有梨农将优质果子私下销售。王贵生不得不以更高的价格四处收梨,填补订单。但到后期仍然出现了部分客户因货品不理想,给差评,造成损失。

这次经历,让他反思到“纯电商难以走远,必须线上与线下联动”。王贵生开始物色合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参股了四方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这种联动,带来的不仅是品控有保障。“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的大数据和客户反馈,掌握行情,调整种植方向。”去年,四方田基地的蔬果全部转为有机种植。

“因为是预售,即使转有机后成本提高,但免去中转费用和储藏损耗,我们蔬果的价格几乎与市面上持平,所以更具竞争力。”四方田基地负责人之一徐国兵说。

DSC05313.jpg

除了从种养环节着手,改善农产品的“体质”,电商还改造着它们的“形象”。

王贵生将本地大米带到网上,十斤装改五斤装,一个举动,销量倍增。“网购消费者更注重体验,小包装多种类组合有利于他们尝试更多产品,因此更受欢迎。”

线上做销售亦做数据收集,线下做改良亦做渠道拓展。按照这个战略,王贵生与线下企业共同开发了“柚子茶、柠檬茶、蓝莓茶”的“柚柠蓝”组合等,延伸本土农产品产业链。

今年,王贵生又有了新思考:“我们不缺产品,不缺企业,不缺经验,但缺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树立。如何才能打造出区域性公用品牌,让鄂州农民抱团搭上电商的‘顺风车’?”他与同路人们正在寻觅答案。(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郑博 责任编辑 余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