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了解鄂州市2017年主要农产品的成本收益情况,按照全省农本调查工作统一安排,鄂州市物价局成本调查监审分局对全市部分乡镇农调户2017年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等主要农产品成本和收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2017年我市早籼稻产量、产值、总成本均增加,收益与上年基本持平;中籼稻产量、产值大幅增加,总成本略为增涨,收益增加;晚籼稻和小麦产量、产值、总成本均增加,收益增加;油菜籽单产、收益增加;棉花生产单产、价格下降,成本增加,产值减少;生猪价格下跌、成本增加、收益下滑。
一、粮食作物
1.产量、产值情况
2017年,全市调查户平均,早籼稻亩平产量434.65公斤,比2016年的341.20公斤增加93.45公斤,增幅27.39%,亩平总产值1095.67元,比2017年的822.91元增加272.76元,增幅33.15%;中籼稻亩平产量641.63公斤,比2016年的486.22公斤增加155.41公斤,增幅31.96%,亩平总产值1565.07元,比2016年的1195.87元增加369.20元,增幅30.87%;晚籼稻亩平产量467.78公斤,比2016年的461.33公斤增加6.45公斤,增幅1.39%,亩平总产值1208.78元,比2016年的1186.51元增加22.27元,增幅1.88%;小麦亩平产量251.78公斤,较2016年的232.89公斤增加18.89公斤,增幅8.11%,亩平产值558.00元,比2016年的393.11元增加164.89元,增幅41.95%。
2017年早籼稻产量增加主要原因是今年气候较为适宜,晴雨适中,水稻分蘖、拔节、抽穗、扬花、灌浆等生产过程顺利,没有出现不利于早籼稻生长、收割和晾晒的极端天气,早籼稻产量增加。今年7-9月,我市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9月以来以晴好天气较多,光照充足,有利于稻谷灌浆成熟,中、晚籼稻相比去年实现恢复性增产。
小麦产量增加主要原因:一是越冬期间雨水较多,后期气温平稳,收获期气候较好。今年小麦成熟收获期光温条件好,没有出现“烂场雨”,利于灌浆,小麦籽粒饱满、容重增加,不完善粒少,小麦收购品质优良。二是农业部门在小麦病虫害高发期及时预警,并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清沟排水,推广小麦“一喷三防”实现了病虫害防治的全覆盖。
2.成本情况
2017年,早籼稻亩平总成本1293.91元,较2016年的901.68元增加392.23元,增幅43.50%;中籼稻亩平总成本1170.69元,较2016年的1134.57元36.12元,增幅3.18%;晚籼稻亩平总成本1228元,较2016年的1140.6元增加87.4元,增幅7.66%;小麦亩平总成本713.37元,比2016年的649.70元增加63.67元,增幅9.80%。
早、中、晚籼稻、小麦成本增加的主要因素:一是劳动用工天数及劳动日工价增加,导致人工费用增加;二是种子及化肥费用增加;三是农调户租赁机械播种、收割,提高了工作效率导致机械作业费增加。
3.价格及收益情况
2017年,早籼稻每50公斤出售价格124.42元,比2016年的119.34元增加5.08元,增幅4.27%,亩平净利润亏损22.51元,与2016年的亏损11.42元增加11.09元;中籼稻每50公斤出售价格121.38元,比2016年的122.18元略减0.8元,减幅0.65%,亩平净利润30.59元,比2016年的6.26元增加24.33元,增幅为308%;晚籼稻每50公斤出售价格127.82元,比2016年的127.31元略涨0.51元,涨幅0.40%,亩平净利润亏2.03元,比2016年的盈利4.93元减少6.96元,减幅为141.18%;小麦每50公斤出售价格108.51元,比2016年的82元上涨26.51元,增幅32.33%,亩平净利润亏损30.21元,比2016年的亏损53.52元减亏23.31元,减幅为43.55%。
为了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提出,坚持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合理调整最低收购价水平,形成合理比价关系。2017年早籼稻(三等、下同)、中籼稻和粳米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30元、136元和150元。小麦最低收购价保持2016年不变,每50公斤118元。粮食作物价格保持基本稳定,其主要原因:一是基本保证了2017年粮食最低收购价,起到托底作用;二是国家粮食收购总量增加,消费需求不旺,加之进口粮食的冲击,导致粮食市场价格有回落趋势。以上因素导致调查户粮食平均出售价格基本稳定,涨跌幅度较小。
二、油料及经济作物
1.产量、产值情况
2017年,全市调查户平均,油菜籽亩平产量135.88公斤,较2016年的108.53公斤增加27.35公斤,增幅25.20%,亩平产值584.42元,比2016年的393.11元增加191.31元,增幅48.67%;棉花据调查户平均亩产皮棉57.84公斤,比2016年的66.99公斤减少9.15公斤,减幅13.66%,亩平产值910.85元,比2016年1183.20减少272.35元,减幅23.02%。
油菜产量增产主要原因是: 2017年夏收油菜在生育期内,气候条件较好,花期平均气温偏高0.3℃左右,冷暖变幅较大。农业部门通过宣传,及时预防油菜病菌的发展和蔓延。并加强了对全市油菜田间管理,培育壮苗,实施“一促四防”,使得今年的油菜籽生育期较上年提前15-20天,油菜籽粒较去年饱满,颗粒较大,产量增加。棉花大幅下降主要原因是:气候前期高温、后期低温多雨不适宜棉花生长,致使今年单产比去年减少。
2.成本情况
2017年,油菜籽亩平总成本为843.74元,比2016年的738.20元增加105.54元,增幅为14.30%;棉花亩平总成本为2346.84元,比2016年的2508.43元减少161.59元,减幅为21.89%。油菜籽成本增加主要原因是化肥用量及机械租赁费大幅增加,农资价格上涨;棉花成本较少主要原因是产量减少、导致人工成本大幅减少。
3.价格及收益情况
2017年,油菜籽每50公斤出售价格211.01元,比2016年的173.87元增加37.14元,增幅21.36%,亩平净利润亏93.63元,比2016年的亏损151.09元减少亏损57.46元,减幅为38.03%;棉花每50公斤出售价格626.75元,比2016年的655.14元下降28.39元,降幅4.33%,亩平净利润亏损988.10元,比2016年的亏损733.78元减少亏损254.32元,减幅为34.66%。
2017年,油菜籽价格增加主要原因:一由于种植模式的改变,油菜籽种植面积减少,市场需求加大;二是我市积极推进双低优质油菜保护区建设,加大绿色生产技术模式的推广,油菜籽品质质量较好。棉花价格下降主要原因:一是今年受不利天气影响,致使湖北地区棉花质量不高。二是棉纺品消费需求不旺(主要是纺织品服装出口形势令人担忧)。当前纺织市场需求乏力,棉花受下游消费不佳影响,供大于求,价格难以上行。三是由于我国没有大宗农产品期货的话语权,棉花期货价格弱势震荡,未给现货市场带来明确的指引,加之市场传出储备棉论出的利空消息,抑制了皮棉的行情。
三、生猪
1.产量、产值情况
2017年,全市调查户平均,中规模饲养生猪头平出栏毛重132.36公斤,比2016年的125.98公斤增加6.38公斤,增幅5.06%,头平产值1989.08元,比2016年的2337.87元减少348.79元,减幅14.92%;大规模饲养生猪头平出栏毛重127.82公斤,比2016年的127.54公斤略增0.28公斤,增幅0.22%,头平产值1929.69元,比2016年的2353.54元减少423.85元,减幅18.01%。
2.成本情况
2017年,中规模饲养生猪头平总成本1899.33元,比2016年的1773.04元增加126.29元,增幅7.12%;大规模饲养生猪头平总成本1791.26元,比2016年的1699.03元增加92.23元,增幅5.43%。
成本上涨主要原因:一是饲料费用增加,虽然饲料价格从上半年看比同期有所下降,但下半年的饲料价格又比同期上涨,同时受生猪出栏头重增加,饲养周期延长,头平饲料费用仍比同期上升。另一方面,养殖户直接购买配好的育肥饲料户数增加,该饲料价格较高,价格达到2.6—2.9元/公斤。二是人工成本继续上升。2017年家庭用工劳动日工价标准比2016年提高2.80%,达到110元。
3.价格及收益情况
2017年,中规模饲养生猪每50公斤出售价格748.01元,比2016年的925.50元下跌177.49元,跌幅19.18%,头平净利润89.75元,比2016年的564.83元减少收益475.08元;大规模饲养生猪每50公斤出售价格751.37元,比2016年的920.01元下跌168.64元,跌幅18.33%,头平净利润亏损53.90元, 比2016年的255.85元减少收益201.95元。
受生猪产能持续高涨等因素影响,2017年上半年生猪价格进入周期性下跌,下半年波段性上涨,全年总体趋跌,养殖户收益收窄。根据监测数据显示,生猪价格元至2月份缓慢上涨,2月中旬由年初17.33元/公斤涨至17.80元/公斤,上涨2.71%,创全年最高;2月中旬后猪价开始下跌,至6月6日跌至12.51元/公斤,达到近二年最低,比年初下跌27.81%,6月中下旬,由于环保治理,我市部分地区划为禁养区,猪价有所回升,到9月中旬生猪售价回升至14.52元/公斤,比年初仍跌16.21%,9月下旬至11月中旬围绕14.20元中轴线上下波动,11月底恢复性上涨,至12月底涨至15.14元,比年初下跌12.64%。
四、几点建议
1、粮食及经济作物
(一)进一步落实好国家惠农政策,强化政策引导,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合理引导农民种植,落实好各项补贴政策,确保资金及时、足额补贴到农民手中,调动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二)组建农业合作社,推进粮田适度规模经营,使良田向种植能手集中,发展规模种植,提高种植效益。发展订单农业,支持和鼓励各类农产品加工、经营企业和产销服务组织与种植大户建立稳固的产销关系,签订相关合同,实行优质优价,保证收购,形成利益共同体。
(三)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增强抵抗自然灾害能力,增加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四)推广现代农业机械化,积极引导和鼓励种植大户购置农业机械,实现农业生产耕作、收获等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生猪养殖业
当前生猪市场近几年大起大落,主要反映的是养殖户生产与市场需求信息不对接,造成市场供求波动太大,而且政府相关调控措施滞后,生猪养殖面临着巨大的市场风险、疫病风险、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一)是建立科学养殖和预警机制,加强信息发布引导力度;
(二)是切实抓好生猪流行病的调查和预警,抓好生猪流行病防控技术的科技攻关和推广普及,有效控制生猪流行病的传播和蔓延,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三)是政府对标准化规模化养猪实行政策优惠,资金支持,推进现代化、标准化、规模化养殖,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提高抗击市场风险能力。
(四)是促进生猪养殖协会发展,实现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统一贷款、统一防疫,提高生猪养殖的组织性、计划性,减少盲目生产带来的价格巨大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