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以残助残 种下感恩树

进了2月,村里的年味一天天浓了。这天一早,汀祖镇刘云村5组村民刘柏林,拎着一袋米一桶油,进了贫困户刘文卓家中,“怕他家里没什么年货,去看看放心。”

60岁的刘柏林是一位退伍伤残军人,刘文卓是他结对的“帮扶户”。

谁能想到,刘柏林2年前,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村党委和扶贫干部的帮扶下,如今,他不仅成功实现脱贫,还当上了村里的残疾人联络员,主动“结对子”帮扶他人。

早年在部队服兵役的刘柏林在一次执行任务时不慎受伤,退伍后,由于腿脚不便,收入并不高。结婚后,孩子患有智力残疾,多年来,家里给孩子治病已一贫如洗。

2015年,村党委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将其列为贫困户。初始,刘柏林对此事并不抱希望,心里还嘀咕:“自己家里这种情况,怎么扶得起来啊?”

蜗居几十年的破旧土坯房变成了新房、每月能领最低生活保障金和残疾人补贴、合作社给了工作机会……两年来,日子悄然发生着变化,在扶贫干部一次次帮扶下,刘柏林对生活重燃了希望。

“是党和政府挽救了我一家,这份恩情我不会忘。”2016年,刘柏林家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销号当天,刘柏林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主动请缨,申请当村里的残疾人联络员,从“被人帮扶”变成“帮扶别人”。

村里有一位患有精神障碍的女孩就是刘柏林的帮扶对象之一,因母亲去世,父亲年事已高,两个姐姐均已出嫁,所以女孩常年在外流浪。刘柏林在了解事情经过后,上门做其家人的思想工作,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指导、引导其家人多包容爱护孩子。同时,向区民政局反映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并帮她办理了低保。

靠着一件件的暖心事,刘柏林在帮扶残疾人的道路上越走越踏实,越走越充满干劲。

5组村民刘海有轻微智力障碍,父亲常年患病,母亲做点零工,爷爷老年痴呆,奶奶又中风瘫痪在家,生活极其不易。“要想脱贫,光靠经济扶助是短暂的。” 去年下半年,当刘柏林了解刘海的情况后,主动“结对子”,鼓励刘海母亲做点小买卖,并托人为刘海找到了一份建筑工地的零时工作,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多元,半年下来,刘海家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

从贫困户奔上“帮扶路”,2年来,刘柏林在帮扶助残的路上留下了一串串脚印,以残助残,种下感恩之树,开出最美丽的扶贫之花。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凤玲 责任编辑汪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