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40工程”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夯实基层基础 提升社会治理水平

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期间,专程前往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调研基层组织建设。他指出,社区是基层基础,只有基础坚固,国家大厦才能稳固。为民的事无小事,大量工作在基层。各级党委、政府要改革创新基层治理,提高治理能力,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

城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区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广大居民群众切身利益和基层社会稳定。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市委、市政府于年初决定启动实施“40工程”,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对我市中心城区40个老旧社区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健全治理体系,优化人员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社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能力,推动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推进“40工程”,必须坚持党建引领。社区职能的根本核心是“一党三公”,即基层党建,公共管理、公共服务和公共安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一党”。在推进“40工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从阵地建设、队伍建设、经费保障等关键要素入手,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要明确社区职责,简化社区事务,建立社区服务清单,通过服务将党的主张和政策传达给居民。要加强社区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将群众信得过、服务有本事、治理有办法的优秀人才,选拔到社区党支部书记岗位。要依托并不断完善提升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功能,使其不仅成为联系服务群众的便民中心,更成为团结引领群众的“红色阵地”。

推进“40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近年来,在全市各地各部门共同努力下,我们的社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厕所革命”、背街小巷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有效改善了社区居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相适应。推进“40工程”,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以“洁、绿、亮、美”为目标,推进“拆、建、管”,持续改善市民居住环境。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下沉便民服务事项,将工商、食药、城管、公安等便民服务职能整合起来,下沉到社区,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办事。

推进“40工程”,必须坚持协调联动。“40工程”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需要凝聚方方面面的共识与力量。要完善市级领导联系社区、市直单位联点共建、在职党员进社区等工作机制。要明确街道办事处在实施“40工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市直相关部门职能作用。要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引导他们参与到社区治理中来,为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要强化宣传,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要将“40工程”与市政工程项目建设统筹起来,通盘考虑,有序实施。

(责任编辑 赵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