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城区乡村振兴三年实施方案火热出炉

5月28日,记者从鄂城区获悉,该区《关于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乡村振兴(2018—2020)实施方案》出台,方案以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为统领,以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主旨,明确了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目标和时间表、路线图,谋划走出一条具有鄂城本土特色、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更高、村镇发展质量更高、绿色发展指数更高的乡村振兴之路,谱写新时代鄂城乡村振兴新篇章。鄂城版“富春山居图”令人期待。

在乡村振兴中,思想解放到不到位?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够不够?市场意识和品牌意识强不强……该实施方案聚焦聚力解决影响和制约乡村振兴的十类重点难点问题。紧紧围绕“5+3+2”发展战略布局、建设现代化航空新城战略安排,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构建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着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提高全区乡村振兴规划引领、政策引导、市场推动、项目带动、资本撬动、创新驱动、龙头培育、法治保障水平。到2020年,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面增强,打造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乡村振兴美丽鄂城样板,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先行区和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该方案颇为接地气、聚人气、提士气。记者了解到,鄂城区将以实施“十个一批”项目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

实施一批引领性涉农黄金政策和突破性涉农改革项目;发展一批有规模的现代化临空生态农业特色基地和有影响力的绿色优质农产品品牌;引进和培育一批全产业链型龙头企业、青年农场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成一批农村电商服务平台、电商产业和电商特色村镇;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目的地、特色民宿村、“网红”村、康养基地和乡土文化旅游特色节会、“春满鄂城”乡土创意文化品牌;兴建一批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点和农村新社区;构建一批田园综合体、共享生态农庄和智慧农业产业园、现代化冷链物流园;选树一批扶贫先锋、脱贫标兵、创业致富带头人;选聘和培育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农业科技特派员、乡村规划师、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新型职业农民、“红色头雁”等乡村振兴多元化人才;评选一批文明示范乡村、文明示范农户、平安法治示范乡村、鄂城新乡贤。 以“百村千湾万户”美丽家园行动和“三乡工程”为总载体,发展与空港经济深度融合的美丽经济、共享经济、民宿经济。

乡村振兴是要因地制宜,成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系统工程。该区围绕五个振兴,提出了一系列有引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和制度措施。

突出特色生态农业、农产品品牌建设、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精准脱贫攻坚战、涉农重点改革等7个重点,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乡村产业振兴;突出“三乡”工程、农业人才和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化人才服务基层机制等3个重点,创新人才培育机制,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突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等3个重点,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加快提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突出农村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4个重点,实施农村环境治理修复,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进乡村生态振兴;突出基层党组织建设、群众性自治、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便民服务进乡村、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5个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构建乡村治理新体系,推进乡村组织振兴。

实现乡村振兴,离不开有效的体制机制保障。鄂城将从组织领导、队伍建设、政策创新、资金整合、督查考核和舆论引导等六个方面,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

坚持区镇村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制度,区级领导结合基层联系点领衔领办“十个一批”,推行项目化管理,以点带面,整体发展。坚持“四个优先”,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和有理想、有情怀、有担当的农村工作队伍。紧扣“十个一批”加强政策创新,从用地、金融、用工、基础设施配套、重点项目建设等多方面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和能人参与乡村振兴。构建政府投入启动、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结合各地实际,统筹制定“十个一批”工作方案,重点工作挂图作战、适时通报、兑现奖惩,建立健全科学的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营造乡村振兴良好氛围,凝聚全社会振兴乡村合力,讲好乡村振兴鄂城故事。注重健康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应急谋远,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坚决防止盲目冒进,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坚决反对“造盆景”供人参观,务实重行,稳扎稳打,久久为功。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郑博 通讯员刘文俊、 张露 责任编辑 赵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