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治尘” 管好“一粒沙” 守护“鄂州蓝”   

6月的鄂州,天蓝云淡。记者走进位于寿昌大道的二医院新院区项目工地,项目出入口的喷头喷出的雨雾,让人感到丝丝凉意。

一辆辆渣土运输车,进入自动冲洗机冲洗后,依次通过大门口的沉淀池向外驶去。在驶离项目工地时,喷淋系统从高空对运输车进行喷水,抑制扬尘。

“经过冲洗、沉淀后,车辆轮胎及车身上的尘土就不会带到马路上。”项目负责人介绍,项目公司投入10余万元,对项目工地出入口实施了路面硬化,建设沉淀池、冲洗池,并配备冲洗设备。

“天更蓝、水更清、地更净”是我市环境建设的目标,确保“天更蓝”,就要加强扬尘治理。而建筑工地扬尘和车辆运输扬尘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降低扬尘可以有效降低空气细微颗粒物含量。

为有效减少扬尘,我市从2016年起,在主城区进入口泽林站,设置重载车进城冲洗站,免费冲洗所有进城重载车辆,对轮胎带泥、车身不洁的车辆,一律不准进入城区。同时,对全市在建的40余家建筑工地,要求围挡作业,对裸露的沙土及时覆盖;对全市四家专营渣土公司的运输车辆,进行统一改装,实行密闭运输,安装北斗和顶灯,实时追踪全市81辆“泥土车”的运行轨迹。

扬尘治理需多管齐下。市渣土管理处还联合多部门执法管控,定点在城区主要出入口设立联合执法卡点,确保有效遏制运输撒漏扬尘,净化城市环境。

如何不容“一粒沙”,高效管控,换来“天空蓝”?我市借助互联网+,实现智能化管控。 “如果发现有车辆撒漏、无密闭防护或出现污染等,我们就会立即在扬尘治理监控系统上‘派件’给相关责任部门,相关责任部门限时处置完毕后将结果反馈给我们。”市渣土管理处负责人说。

细心的市民还记得,前些日子,在凤凰路综合交通畅通工程施工期间,工地统一采用蓝色围挡进行打围,围挡外面张贴着项目公示牌,有的还有致歉语、温馨提示、宣传语等;部分有条件的围挡外面还栽种了植物,进行了绿化美化。同时,施工方还严格按照“6个100%”标准文明施工、全封闭施工,把对周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

针对车辆运输和建设工地扬尘,我市严格落实相关管理标准,加大执法处罚力度,1-6月,查处渣土车运输过程中违规行为处罚案件119起,其中立案10起,处罚金额6.1万;简易案件109起,处罚金额2.1万元,督促现场整改和处罚渣土及现装货物未密闭车辆700余台/次,切实推动全市各消纳场及主要建筑工地抑尘设施逐步配套完善。

为规范建筑垃圾处置行为,全市集中设置了吴楚大道周铺村、鄂东大道茅草村、百洪垃圾场3处建筑垃圾消纳场,城区装修类垃圾乱堆、乱倒、乱弃置问题得到有效遏制。

从建筑工地到重点路段,从企业堆场到消纳场,全市各级各部门综合施策,集中开展了针对性的整治,力争做到“不掉一粒沙,不扬一粒尘”,还市民一片蓝天白云。下一步,我市将强化源头管理,促进渣土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净化空气,提升城市环境质量。

环保监测数据显示,截至5月29日,主城区PM10和PM2.5浓度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16.5%和16.2%,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高8%,达到76.7%,我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市民群众的“蓝天幸福感”提升。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戴静 责任编辑 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