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发2000个公益性岗位 助力贫困户脱贫

“是市里的公益性岗位,让我有了稳定收入,家里的日子也越变越好了!”今年59岁的金良成是碧石渡镇金文武村村民,本人肢体残疾,家中老伴常年卧病在床,儿子早年精神受刺激,一直待在家中。

2017年,我市出台生态文明公益性岗位政策,这让金良成看到了希望。他积极参与,被选聘为村里的村湾卫生保洁员。此后的每天,村前村后,村民都能经常看到他挥动大扫帚的身影。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全市开发2000个生态文明公益性岗位,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助,对无业可扶、无力脱贫、无法外出的“三无”贫困户实行兜底就业,为他们提供“政策福利”,让其摇身一变成为“上班族”。

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因地制宜,设立负责本村湾的垃圾收集处理工作,负责本村湾的污水收集处理工作,对村湾无自理能力的老人进行生活照料和护理工作,对村湾公共绿化区进行花草和绿地进行养护和修整工作,在村湾公共场所从事安全保卫工作,维护村湾公共卫生环境工作等6类公益性岗位。工资待遇按照当年我市最低工资标准(2017年为1380元/月)的60%按月支付,公益岗位补贴资金由市扶贫办、人社局、财政局协商拨付到各区、开发区,确保其“有岗位、收入稳”,实现就业脱贫。

截至目前,已在生态文明公益岗上安排就业1144人。今年将继续加大生态文明公益性岗位开发力度,力争到年底安置2000人以上,确保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精准扶贫对象全部实现兜底就业。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凤玲 责任编辑 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