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舞台很小,在直径仅24毫米的眼球上雕琢;
他的双手很暖,让在黑暗中挣扎的患者,看到了光明!
“谢谢您,我的杨亚利医生。”这句话,眼疾患者每天都会对他说,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成为他前进的动力。
杨亚利,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十余年,熟练掌握眼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对白内障及青光眼的诊断与治疗有着丰富经验及深刻见解。
海伦·凯勒的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曾打动了亿万读者的心。而作为一名年轻的眼科医生,杨亚利立志用自己微薄的力量,让那些在黑暗中挣扎的患者,看到永久的光明。
杨亚利说:“不论贫穷还是富有,每个人都享有眼健康的权利。”他希望能为更多的人做高质量高标准的眼科手术,让更多人可以看见、看清这个美好的世界。
妙手丹心 佑千万病患
几天前,小编就已跟杨亚利约了好几次,但都被他放了“鸽子”,不是因为他耍“大牌”,而确实是没有时间。
昨日,小编再次如约来到爱尔眼科,却怎么也联系不上他,原以为他在休息,但了解后才知道,从上午进了手术室以后,一直到下午4点都还没出来吃饭。
而这种情况,在护士们看来,已经多得数不清了。
以院为家,一天十几台手术,有时顾不上一顿饭……这些对杨亚利来说,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就算平时对自己再怎么马虎大意,一旦涉及到病患,杨主任连一点小细节也不放过。”综合病区护士长陆宏伟介绍,小到一个垃圾桶的摆放,杨主任都会叮嘱,要考虑到患者的使用方不方便。
“记得杨主任第一次发脾气就是因为我们病历没写精确。”陆宏伟说,杨主任平时很幽默,但是工作时候特别“较真”,比如患者的视力填写要精确到0.1,不能写几点几左右这样的模糊数据。
鄂州爱尔眼科每周三、周五是手术日。而在手术日前一天晚上,杨亚利一定会出现在病房里,不为别的,就为了陪第二天需要手术的患者聊天,增加彼此的信任感,让他们放松心情。
杨婆婆患有严重的白内障,生活都不能自理,经过治疗后,双眼重见光明,不需要家人的照顾,可以走出家门了。为了表达对杨亚利的感谢,杨婆婆隔三岔五的就要“偷偷”来看看杨亚利,就像“母亲”般叮嘱杨亚利再忙也要记得吃饭。
端午节几个粽子,中秋节几个月饼,有的患者还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土鸡蛋攒着送来……大家知道杨亚利不会要,就偷偷放在门口就走,这些“感谢”在大多数人看来虽微不足道,但在杨亚利心里的分量却很重很重。
青光眼、白内障的患者大多都是50岁以上的患者,年纪都比较偏大。杨亚利为了更好地跟他们沟通,经常会讲一些老年人听得懂的笑话拉近与他们的距离。
78岁的张爹爹是一位脑梗病人,由于反映比较慢,在白内障手术过程中,也很难配合,平常一个10分钟的手术,杨亚利为他做了40多分钟。手术后,也很耐心地与张爹爹和他的家人沟通,现在视力恢复的很好。张爹爹女儿说:“父亲的情况我们也很清楚,一开始很担忧,但好在杨医生的精湛技术和耐心,父亲手术很成功。”
健康所系 秉医者仁心
看见,是两个再普通不过的字眼,但对于一个眼疾患者来说,却是最大的愿望。对于一个眼科医生来说,又是怎样的责任和担当?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句从医者的誓词,一直萦绕在杨亚利的耳畔。短短八个字,包含的责任和意义,使他时刻不忘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的价值所在。
作为一名眼科医生,从工作的第一天起,从第一次接触眼疾患者开始,他就深切地感受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犹记第一次为术后患者打开眼上的纱布,亲眼目睹了患者复明后的动人场面,时至今日那画面仍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看到了,看到了!感谢您让我重见了光明!”患者激动的话语,饱含热泪的眼眶,让他充分感受到作为一名医生的自豪与荣光。
从此,也在他心里默默许下了要一辈子为患者服务的心愿。
就在前几天,82岁的何婆婆和女儿到爱尔眼科找到杨亚利,经检查,何婆婆患有青光眼,白内障,眼压也特别高,再加之身体也不是特别好,故辗转了几个医院都未为其进行手术。
虽知收治该患者对手术有一定风险,但看到家属苦苦期盼的眼神后,杨亚利请相关医生一起为何婆婆评估了全身情况,在各种条件都允许的情况下,为何婆婆进行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第一天,当他为何婆婆打开纱布以后,这位八旬老人激动地说不出话来,深深对杨亚利和在场的医务人员鞠了一躬。杨亚利忙扶起她,那一刻,所有的疲惫和辛苦,都不见了;所有的付出和努力,都值得了。
作为一名医生,能为患者解除痛苦,带来光明,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馈赠。
另一位患者是何爹爹,患有青光眼,他的家人到武汉、黄石多地进行了调查询问,最后定在了鄂州爱尔眼科做手术。他说:“杨亚利医生不仅医术高,医德也高。爱尔的环境也非常好。”
何爹爹右眼在手术前的视力仅有0.15,基本看不清楚,手术后视力达到了1.5。何爹爹半开玩笑说:“我的杨亚利医生让我这把年纪感受了一回飞行员的视力。”
看着何爹爹满脸的笑容,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了自豪和满足。
精益求精 送无限光明
杨亚利性格开朗直率,对医术精益求精;他对患者温暖细致的问候,蕴含着一份细腻仁心;平平淡淡的话语,透露出一名从医者的职业追求。
几年的职业经历让杨亚利深深懂得,只有掌握精湛的医技,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十几年来,他潜心钻研专业知识,时刻关注国内外最新学术进展,积极撰写学术论文。
杨亚利说,他很感谢爱尔这个平台,因为眼科手术除了医生自身的技术外,设备也很关键。爱尔拥有全国先进的眼科设备,检查精准度高,植入人工晶体度数测算精准,术后视力更佳,能够让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过去的患者可能要求能重新看见就好,现在不仅要求看得见,还要求看得好。”杨亚利说,患者的要求就是医生进步的动力,医生这个行业跟其他职业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你的努力不仅仅关乎自己,多一点付出,就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杨亚利的每一天都是在查房、手术、坐诊中度过,但无论再苦再累,没有人听过他半句怨言,从每一次耐心细致的检查到每一次手术的精益求精,他体会到的是营造光明的伟大。
然而,杨亚利的脚步不仅仅止于医院。除了出色地完成眼科临床工作以外,杨亚利还积极参与各类乡村义诊,为父老乡亲们送去所需的基本医疗药品,为他们提供免费视力筛查、跟踪指导、健康宣教等专业服务,传播卫生计生行业道德的力量。
每次看到村口那些眼疾老人期盼的目光,每次握着乡亲们粗糙而温暖的大手,那一幕幕,都定格为他最大的人生财富。
杨亚利说,他非常感谢鄂州市相关政府部门对爱尔的帮助,特别是市侨联,在“侨爱心·光明行”活动中,让那些没有条件治疗眼疾的患者重见了光明。
“以心为灯,明亮视界”,正是这份理念与执着,才有了更多的光明和希望。杨亚利说,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很长,要做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他要用他的双手来温暖更多的“视界”。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胡倩 责任编辑徐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