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瓷仓廪院落—— 珍藏中华农耕文明之“种”(下)

□  刘铭  丁堂华

穿越千年的生产生活用具

当你有幸到市博物馆参观复原的孙邻大墓出土文物“微型博物馆”,一股强劲的艺术魅力就会如磁石般吸引着你。

在这里,你除了可以欣赏到青瓷仓廪院落外,还可看到一些生产生活用具,心里莫名产生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禁不住会问:这不是年少时使用过的一些物件吗?怎么穿越到这里来了?

青瓷带盖式井亭水井

这是一个青瓷带盖式井亭水井,井身呈圆筒状,井沿竖立着四根圆柱,柱子上是一个五脊式的井亭,井亭的四角及脊沿两端上翘着。这样的设计,一是为了保持井水的卫生不受污染,二是为担水人歇脚之用。

这是一个青瓷灶,灶台前后上端放置了两釜,釜与灶连在一起,前端釜上放一圆筒器,后端釜上放一甑。灶有门,上端还有一凸形挡火墙,灶尾有圆孔状的烟囱,有一凸形挡烟墙。灶面上摆放着刀、勺、瓢、案、刷等生活用具,一切都设计如此科学合理,让你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

在这个“微型博物馆”里,你还可以看到原始的农业用具。

一个青瓷碓,由底板、臼、杆、支架、扶手组成。底板的头端置臼,臼似盘,中间有臼窝。底板中后端有四根支柱。碓杆后端扁平,前端有碓头,正好对应着臼内,碓后有一门字形支架,构成一扶手架。还有一个青瓷磨,由上下磨盘及杆组成。上磨盘中间有一圆形漏斗,磨盘右侧有一孔,用以连接磨盘与磨杆。下磨盘中心突出一个乳钉状中轴,与上磨盘中心凹槽相吻合。两扇磨盘的工作面均刻有磨槽,齿面清晰可见。两件原始机械工具,一个舂米,一个磨面,正好解决了粮食加工的问题。

除了这些以外,还有房舍、鸡舍、畜圈等模型及萌态十足的猪、狗、鸡、鸭等动物模型。

从这一件件散落的器物中,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在古武昌,有这么一家三代人,丈夫到水井担水,妻子在灶台做饭,老父亲忙着舂米,老母亲在院子里喂着鸡鸭,调皮的儿子则在逗弄着小狗。这是一幅多么惬意的丰衣足食、其乐融融的生活画卷!

由此可见,古武昌农耕文明是多么发达,而这种农耕文明一直延续了1000多年,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繁荣昌盛的武昌农耕文明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约7000年前,我国南方地区的原始农耕文化开始兴起。远在5000多年前,鄂州这块土地上就有人类繁衍生息,尧帝时为“樊国”,殷商时为“鄂国”,春秋战国时楚王熊渠分封其子熊红到鄂州为鄂王,鄂州农耕文明进入了兴盛时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公元221年4月,当一代雄才伟略的东吴霸主孙权改从公安迁到鄂县时,取“以武而昌”之义,将汉代的鄂县改为武昌,从此,鄂州农耕文明进入了辉煌时期。

青瓷磨

武昌地处长江中游,有丘陵、平原和湖泊,江河纵横,山脉险峻。孙权之所以把都城定在这里,不仅认为这是一个优良的军事要地,更是看中了这里丰富的农业生产资源。

孙权来到武昌后,大力推行屯田,在梁子湖周边设军屯,屯田3万亩,面积遍及现在的梁子湖区,鄂城区的长港、杜山、泽林、碧石及现在的武汉市江夏区、大冶市金牛镇等地,屯田兵且耕且战,规模可观,而且主要用牛耕生产,耕作技术在当时具有先进水平。

孙权还大力兴修水利,开凿从梁子湖到长江的九十里长港,既用于灌溉良田,又方便在梁子湖操练水军。史学家称颂孙权治下的这段功绩为“垦地倍多,境内丰给”。

孙权并不满足这些,还下令从旧都建业迁来千家富户到武昌,不仅使武昌当时的人口达到10万,而且聚集了各地的能工巧匠,输入了吴越的生产技术,为武昌的农业、军工、手工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武昌一时富甲天下,四方来朝。由武昌往西、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节点,往东,武昌所产铜镜,源源不断输送至东瀛日本,往北,连接中原地区,更是商贸往来密切。武昌凭借着强大的实力,成为东吴当之无愧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岁月如歌,沧海桑田。

古老的农耕文明并没有堙没在历史长河之中,而是一直顽强延续着,直到上世纪7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农耕文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中国全面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中华文明在人类发展史上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责任编辑徐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