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记忆|漫步江边三道堤

长江干堤张铁村段和其他村一般无二,堤身为砂壤土,高度在30米左右。站在大堤往长江望去,一片郁郁葱葱,隐约之间可以看见一道埂子。

“那是60年代咱们村建的堤。”护林员廖家兵说,“前面还有一道,加咱们脚下这一道,村里咱们都叫三道堤。”廖家兵今年63岁,是二组小组长,退休后被村里请来做护林员,监督放养牲畜和伐木。

任何地区的人类行为都会一直伴随着原始生态的改变,张铁村亦如此,从沿江筑堤造田开始,到厂区林立人群密集,原本偏远的乡村迅速走上了城市化的进程。

但是江还在,人还在。空置的田地,一部分长出野草,一部分被树木覆盖。

长江干堤一级岸线张铁村段意杨林层林尽染、秋意深浓

长江干堤三级岸线秋色美

我们迈着步子由南向北走向江边,透过三道堤回望张铁村村民生活变化之路,这里也有廖家兵的记忆。

在长江干堤和第二道堤之间,有几个池塘,说是池塘,但是却比池塘略大。走在间隙,湖面、绿植,即使没有鸟也显得宁静美好。

“以前,有些村民利用这些池塘养鱼,每到年底,这里就热闹起来,养鱼的村民有的朴实大方,会邀请村民邻里来捞鱼吃,还有的会将养好的鱼拿到集市上卖。”老廖指着一湖池塘在空中画了个大圆说,“这第二道堤就是为了保护这池塘而建的。”在60年代的村民们看来,有池塘就有鱼,有鱼就有了收入。

大概走了十多分钟,终于走上了第二道堤,这一道堤不足三米高,纯泥土堆积形成,现在已经荒废,“这都是咱们村里顶老的老人年轻时用肩膀挑出来的。”

踏上第二道堤,视野一片辽阔,土地格外平整,野草中夹杂着零散的小麦,在第二道堤和第三道堤之间是大片的开阔土地,“这里土地肥,以前用来种小麦,插缝种棉花。”不用老廖介绍,从这仅存的小麦和棉花就能看出当时村民种植的热情。

站在第二道堤上,前面是粮食,后面是鱼,这不正是千百年来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吗?现在村民们退出了这片土地,第三道堤外的长江就是他们退出的原因之一。

长江很温柔,广袤的长江沿线沃土养育了一方人们。长江也很暴躁,一旦到汛期,咆哮的长江水随时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张铁村护林人廖家兵在长江大堤巡察,禁止放牧人放牧

“咱们村民文化程度不高,不知道靠近长江养殖和种植对长江生态有不良影响,其实我们生活在长江边,子子孙孙离不开长江,总是惟愿长江好。经过村里干部讲解,知道国家有长江大保护的政策,村民们都很支持。”张铁村村委会主任吕学琴说。村里渐渐也有一种声音,“只要肯吃苦,干哪行都能赚钱,但是千万不能破坏长江生态。”所以村民搬离堤外临时农舍,放弃堤外种植的作物,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

上世五六十年代,建堤围地,为了生计。而今天,从堤外撤出是为了保护长江生态,人们不再为生计着急,考虑的更多也更长远。就像老廖说的那样:“我们小时候江水清,都爱在江里游泳、摸鱼,后来江边就没人来了,因为水脏了。以后江水越来越清,我们现在的努力是值得的。”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军  陈振亮  图/方仲华 责任编辑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