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 沼山镇乡村振兴观察

沼山镇,因位于沼山脚下而得名。它似乎与“改革”有缘,1975年撤区并社,1983年改社为乡,1998年撤乡设镇。近年来,沼山镇紧紧围绕打造“宜居、宜业、宜游新沼山”的奋斗目标,稳健踏出改革步伐,激发乡村振兴源活力。如今,几十年过去,再次走进沼山镇,又有怎样的风景?

胡柚飘香的金秋时节,在这片因改革而活的土地上,且行且看,每一天都有喜人的变化,丰富着乡村振兴的图景。

产业融合汇入动力

1月9日,沼山村种植合作社里,50亩红彤彤的火龙果正待采摘。

“这是今年6月才试种的第一批果,没想到结得这么好。”沼山村党支部书记柯青松介绍。  

今年,沼山村投资90万元流转140亩土地种植特色水果。虽然没来得及架起大棚,但不影响长势。“许多朋友在微信朋友圈留言,等着来采摘呢。”

柯青松说,目前,基地内土地已平整完毕,正在搭建30个大棚,扩种火龙果。

在沼山镇,类似的特色农业果蔬园不在少数。由于品种不一又各具特色,产品并不愁销路。

距离泉天牡丹花谷、乐华非洲菊基地不远,就是夏咀村的欢农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去年,在政府支持下,夏咀村的渔民夏新春“洗脚上岸”,回村流转400亩土地,发展种养殖业。如今,合作社不仅有150亩苗木花卉、100亩林果园,还有100亩精养鱼池,有杜鹃、金边黄杨、红叶石楠等十余个品种90万株苗木竞相生长,一年四季色彩斑斓。

漫山遍野的胡柚吸引了游客

依托各自的资源,越来越多的合作社抱团发展,形成花卉苗木深加工产业链。

近年,沼山镇充分发挥沼山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农业与农副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健康养老、互联网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同时,该镇突出“农、土”的特色,促进产品提档升级,争做行业标准。发挥绿色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深耕“沼山胡柚”品牌,积极申报“全国胡柚之乡”,成立沼山胡柚合作社。

依托产业融合,该镇因地制宜,加快精准扶贫步伐,脱贫举措多点开花,今年,充分利用“1+10”扶贫政策,牛山村、王铺村、楠竹村3个省级贫困村实现脱贫,创办7个村集体农业基地,有效帮助263名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

“四好”路打通发展脉络

趁天气晴朗,老汽李线永塘村刘伯嵩湾段,一台压路机正在紧张作业,所过之处,宽阔的沥青地面渐渐成型。

67岁的村民刘含兵已经沿路观赏了一上午,他说,早就盼着这一天,路宽了,人车进出都方便。比起刘含兵,64岁的临街商铺老板刘富有心情更为激动,路一直通向牛山村,“以后,开车进货就安全了。”

“道路拓宽后,许多游客自驾过来观赏、购买花卉,如今不仅订单增多,就连基地旅游也火了。” 乐华非洲菊基地大棚里,负责人金恢华正和村民一起采摘、分装各种颜色的花卉。

金恢华所说的道路,是前不久扩建的王楠线,全长4.5公里,连接王铺村至楠竹村,沿线经过张裕钊文化园、泉天牡丹基地、乐华花卉、丛林村西海湾等旅游点。

老汽李线沼山镇永塘村刘伯嵩湾段,工人正在紧张施工。 

今年,沼山镇投入1400余万元,对全镇范围内的40条、62.3公里的乡村公路进行全面提档升级,截至目前,已完成路基拓宽、路面硬化61.4公里,刷黑16.5公里。

在提档升级的过程中,沼山镇坚持示范创建与美丽乡村、特色文化小镇建设相结合,在对辖区产业及旅游景点整体掌握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乡村道路。以集镇为中心,全镇19个村和张裕钊文化园、泉天牡丹花谷、绿色食品产业园、西海湾等旅游景点为连接点,S239、S314省道和王楠、王永、王湖等生态廊道为主线,合理规划布局,着力打造全域旅游风景线、绿色产业致富路,实现路景交融、路产融合、协调发展。

美丽乡村添亮底色

顺着沼山镇王楠线一直向前,就是丛林村西海湾。不到一年时间里,这个只有28户村民的小湾彻底变了模样。原本破旧的房屋,被精心修复,千余平方米的文化广场俏生生立在村湾中央。

西海湾理事会会长张绍金介绍,梁子湖区近年发展全域旅游,西海湾西邻梁子湖,南接壤牡丹基地、张裕钊文化园。“周围都是景点,将村子搞美点,也能沾沾旅游的光。”

紧邻梁子湖的西海湾、周胡谈湾、孙胡谈湾是沼山镇今年全力打造的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

今年,沼山镇还按照渔家文化和荆楚古文化风格,在保持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生态旅游价值,聘请武汉大学设计院专业团队对村湾进行规划设计,着重将孙胡谈湾、西家海湾打造为“沿湖美丽乡村”示范带,投入97万元,完成民居改造以及西海湾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孙胡谈湾1000平方米的健身场所拆迁、平整和土方回填工程。

乡村的底色是绿色。沼山镇大力实施精准灭荒工程,利用春季植树造林时机,积极复绿,定点造林,翻耕土地1216亩,种植油茶、马尾松、桂花、香樟等树苗共10.2万株。掀起绿化造林的新高潮,形成了人人动手植树、户户参与造林的格局。与此同时,对于已经形成的王楠、王湖、王永三条生态廊道,沼山镇将继续巩固。 

乡村文化点燃发展激情

环境的变化引导着村民改变生活方式,而文化的丰盈则能加速这种变化。

美从土中来,美从民间来。白墙黛瓦、绿柳成荫,离不开繁荣的乡村文化作支撑。

每晚7点半,沼山镇桥柯村文化广场都会聚满了人。20多名本湾的妇女会在这里“上课”,向七八名老者请教古鄂玉连环技艺。

桥柯古鄂玉连环,一环传5代。到了85岁的柯传贵老人这一代,全村会演奏的表演队1个,队员只9个年迈老人,最小一人也有60多岁了。 

为了培养和教授一批年轻传承骨干,确保非遗古鄂玉连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沼山镇妇女玉连环队应运而生。 

老人们看了,打心眼里欢喜。

对于沼山镇人而言,玉连环与张体书法、穿花龙舟一样意义重大,是沼山镇三张文化艺术名片。

近年来,沼山镇以创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为契机,不断加大建设力度。占地300多亩张裕钊文化园就是重点打造项目之一。

每年,在这里开展省市区级书法交流活动30多场(次)。成立了张体书法协会,全镇有张体书法爱好者2000多人。

目前,沼山镇127个农家书室已成为“入户伴读”好场所,被村民亲切地称为“农家致富室”、留守儿童“心灵之家”。沼山镇少峰村、桥柯村、畈雄村、朱山东村、桐油村共设有5个文化礼堂,宣传移风易俗乡风文明。

下柯村威风锣鼓队、桥柯村牌子锣队、桐油村穿花龙舟队、楠竹村龙狮队、东井村复兴艺术团、鄂州青年楚剧团等13个艺术团队,31个打击乐队,如雨后春笋般活跃在乡村舞台上,每年举办近百场演出。

此外,沼山镇依托10万亩梁子湖湿地、万亩有机胡柚基地等自然资源优势,按照“山水乡愁地,醉美乡村游”的目标,每年举办采菱节、胡柚节,以文化搭台、让旅游唱戏,大力推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经济发展增长极。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柯明珠   特约记者李君亮 责任编辑徐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