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紧临长江而居的小山村,拥有近4公里的长江岸线,这就是杜沟村,曾因水而患,现因水而兴。
昨日,记者走上长江大堤杜沟村段,放眼望去,堤外黄金水道上,船只往来穿梭,一片繁忙。堤内数台大型挖掘设备紧张作业,生态修复治理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一条碧水绿廊呼之欲出。
“从前,村民谈江色变,没想到如今却要因水而兴。”提起往事,杜沟村党总支书记杜俊唏嘘不已。
过去的杜沟村,由于长江航道的移动改变,在洪水的冲击下,造成江岸崩塌,村民经历了1954年、1998年、2016年三次长江洪水来袭时的被迫撤离。
“每次搬来搬去的,实在折腾不起了。”年老的村民回忆过去,一脸苦楚,他们说,只要长江一涨水,心就跟着往下沉。
绿色是长江的底色,只有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才能把底色擦亮。长江鄂州段岸线环境综合整治,樊口区域是首要问题,杜沟村处在我市雨台山水厂取水口上游,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整村拆迁势在必行。
“去年初,这里还住着3000余名村民,分布着20余家砂站码头,如今已全部拆完。”杜俊说。
搬迁,村民是乐意的。可住了几辈人的村庄,说没就没了,他们说什么也开心不起来。85岁的村民王义桂老人隔三岔五便拄着拐杖到堤上看看:“不放心呐,不知道这里以后会建成什么样。”
但很快,她的忧虑就消除了。
2017年9月30日,我市樊口区域沿江路及江滩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正式启动。该项目从全国、流域和鄂州市三个层面,将樊口区域打造为水资源保护示范区、长江水生态文明示范区和城市人居环境示范区,努力把受困于交通和水患压力的樊口区域建设成为百万市民受益的公园。
江滩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杜沟段
即将拆除的砂站码头建筑
年逾七旬的杜爹爹,驼着背,顶着一头白发,在人声喧嚣的公园项目工地上,指挥人,指挥车。有爱开玩笑的年轻人冲他大喊:“大爷,我看您有大将军的风范。”
工地上噪音太大,杜爹爹听不清,但从对方脸上的表情明白些什么。他咧开嘴,笑得憨,也笑得欢,露出黑黑的空牙洞来,额前的一缕白发在风里一下一下地翻。村里人明白,他就是想出出力,让公园早日建成。
“以后公园建成了,我们每天都要去散步。”老村庄即将改变,村民们兴奋不已。他们有了新的生活,村子环境也越来越好。
杜沟之变,正是我市长江大保护行动的生动缩影,它标示的,是生态文明攀升之路。从杜沟开始,鄂州开始了波澜壮阔的长江大保护行动,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唤回母亲河的清澈。
(文/记者胡倩 见习记者蔡亚文 图/记者叶雁翅 视频/记者周云龙 责任编辑何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