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智必扶志!看鄂州扶贫如何“斩”穷根


“儿子的学费不用操心,我们在家一心学技术搞创业。”提起上大学的儿子,华容区蒲团乡的廖万青眼里有光。

“家里有各种政策照顾,我在学校只用安心学习。”提起在家忙着培训、创业的父母,廖万青儿子小廖的口中有感激,心里有憧憬。

作为教育扶贫的受益者,2018年,顺利进入大学的小廖和技能满满的廖万青坚定了这个家庭的脱贫信心。精准资助———“做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3年前,患病的廖万青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妻子同年也因病住院,懂事的儿子一度想放弃学业外出打工。廖万青说,是学校减免了学杂费,还告知考上大学可以申请资助,让孩子放宽了心学习。

“儿子在班上当了班干部,迎新晚会上在近万人前唱歌跳舞都不怯场,很自信。”廖万青说,之前最担心家庭的贫困会让孩子自卑,扶贫政策不光帮他们渡过了眼前的难关,还帮他们拾起了生活的斗志。

“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失学,更重要的是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自卑。”市教育局资助中心负责人介绍,2018年秋季,我市教育资助建档立卡6580人次,资助金额逾480万元,在确保将教育精准资助应助尽助的同时,还加强对贫困户子女信息保护措施,“信息统计完后,资助金直接到学生个人账户,钱随人走,教育系统不能随意公开贫困生信息。”

鄂城区杨叶镇团山村4组的小祥同学,不用再像姐姐以前那样每日奔波去杨叶镇上小学了。

提起自己的学校,上二年级的他特别自豪:“我们学校可漂亮了,操场是彩色的,厕所也不臭。不用妈妈接,我自己就能走路去。”去年,拆除危楼,耗资百万,一所崭新的团山小学气派地立在村湾当中。

“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能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教育扶贫的最终目标。近4年,全市共投入资金4.96亿元,改造义务教育薄弱学校269所;筹集资金6500万元,新建、改扩建农村幼儿园38所,实现每个乡镇建成1至2所中心幼儿园目标;投入1480万元,完成农村学校“厕所革命”,农村学校改水改厕完成率达100%;“全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市”工作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多媒体教学“班班通”,全市100余个农村教学点都能通过“三种课堂”(同步课堂、专递课堂、点播课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城区所有公办学校无条件接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各村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和联系卡,建设“留守儿童爱心屋”“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服务站”。双线包保———“管阶段”也“管长期”

在梁子湖高中,来自太和镇谢埠村的高中学生小柯得到了特别关注:班主任柯祥除了关心他的学习,还要关心他在高中阶段的各项资助是否落实到位。

同时,谢埠小学老师谢模寿常常到小柯家走访,或电话联系他的中学老师,跟踪关注他的学习和受资助情况。“将来小柯考上大学,我还要帮他申请资助。”谢模寿说。

一名老师“管长期”,一名老师“管阶段”。这套创新的教育精准扶贫“双线包保”模式,自2017年9月起在全市中小学全面推行。广大教师走村入户,摸清各村贫困家庭信息,掌握第一手精准资助信息,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精准识别,应助尽助。

“贫困生升学、转学,信息不断变化,但由于学校间缺乏动态管理,遗漏资助对象很难避免。”市教育局局长丁永辉说,有时还会出现个别贫困生重复获资助的情况。

为此,全市开始探索“双线包保制”,改变过去从学校入手查贫困生的做法,而是从村切入。全市每一所小学对口一个村,在摸清贫困生信息后,再分配给老师包保负责;对于区外就读的贫困生,最先包保的老师要向其所在学校发《告知函》,和班主任一起督促这名学生在校期间享受资助。

梁子湖区太和镇子坛村有精准扶贫户138户。子坛小学校长胡承志说:“信息摸清后,学校既和村签订责任状,又和老师签订承诺书。党员干部相对承担更多任务,最多的有24户,普通老师一般为5至8户。”

目前,全市受到不同程度资助的贫困生已逾万人。教育扶贫———扶智也扶志

“用生态养殖方法养出的鱼更受市场欢迎。”去年,廖万青参加了精准扶贫创业培训,回来后就贷款扩大了自家的鱼塘面积,体会到技术的力量。

“没想到种了大半辈子庄稼,如今在家门口成了上班族。”华容区蒲团乡郭垱村,今年56岁的郭才胜左腿残疾,妻儿患病,一家人的生活十分困难。去年,我市实施村湾生态文明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政策让郭才胜看到了脱贫希望,他被选聘为村公共绿化养护员。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对像廖万青这样有劳动能力、有自主创业意愿的贫困户,传授创业理念、提供创业贷款和平台;而对郭才胜这样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的大龄人员,零转移就业农户的对象,通过精准扶贫技能培训,由政府开发垃圾收集、敬老护理、包绿保洁等公共服务性岗位进行安置,现在岗人数972人。

阻断代际贫困,最有力的举措就是提高劳动者素质。要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子女成为各行各业的行家能手,成为返乡创业致富的带头人,成为推动本地经济成长的新生力量。

今年春季学期,市人社部门对33名技工院校学生全部落实免学费补助政策和发放国家助学金,共发放补助资金8.2万元。今年秋季学期新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30余人就读技工学校。去年我市通过“雨露计划”职业教育扶贫项目已累计为符合条件的604名贫困学生发放补助资金133.4万元。

“有相当一部分贫困家庭中有未考入大中专院校的高中、初中毕业生(简称‘两后生’),关注‘两后生’的毕业动向,通过培训来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水平,引导和支持他们自主创业。”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市人社部门已与市扶贫办、市教育局就“两后生”数据进行对接,今年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两后生”技能培训即将展开。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曹彦   责任编辑邱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