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牵紧脱贫攻坚的“牛鼻子”:产业一兴百家旺

11月14日,阳光相伴,气温回暖,在蒲团乡石竹村石竹生态颐养园,保安汪学文在公司准时领取了2000元的月工资,与他一起在这里打工的还有18名贫困户。

产业兴则经济兴,产业强则经济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离不开产业的支撑。对于产业扶贫而言,如何通过传统的“输血”式扶贫跨越到“造血”式扶贫开发,一场产业扶贫攻坚战在我市激战犹酣。

自主创业一批、生态农业基地吸纳一批、动员农工商企业聘用一批、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安置一批……我市创新脱贫模式,大力推进“四个一批”产业就业扶贫,累计为1.1万贫困人口提供了增收渠道。

自主创业:授人以渔奔富路

12月1日,郭垱村胡家独湾村民胡运池来到他的稻虾共养池,查看水位,配料投喂,“明年就靠这地挣钱了,田间管理做到位了,1亩地赚个2000多元没问题。”

胡运池今年50岁,是一名残疾人,伴有眼疾。去年,因子女外出打工、老伴又重症过世,以务农为生的他,成了一名留守贫困人员。

“种地赚不了钱,想出去打工身体又不方便。”当胡运池不知如何是好时,村里的扶贫队员找来了,建议他把6亩地改用稻虾共养模式,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还能增产增效。

“这种养法我哪懂?”得知胡运池的疑虑,扶贫工作队承诺:免费参加技能培训,请专家现场指导,包教包会。此外,还让他参加创业培训,唤醒他的创业信心,并告诉他,每种1亩地还有300元的产业扶贫补贴。

去年8月,胡运池学成归来便小试一把,投资2000元投放虾苗,今年就增收了3000元,信心大增的他决定全面采用稻虾共养模式,他盘算着明年最少入账12000元。

“扶贫从扶智开始。”市就业局局长张易告诉记者,很多贫困对象有创业就业的念头,但苦于没有技术、没有经营理念,我市提供就业技能培训和自我发展能力训练,用知识让贫困对象掌握一技之长,为创业就业打下“基本功”。

每年,市农委和市就业局按照精准扶贫对象的培训需求,做好设计订单式、定向培训计划,将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层次贫困户区分开来,做到因人施教,并给予相应的培训补贴,让培训更有针对性、实用性和积极性,目前已培训了4000名贫困人员。

此外,我市扩大金融扶贫政策覆盖面,贴息给予贫困户一笔创业启动资金,全市扶贫小额信贷已授信贫困户859户,金额2707.6万元,激发扶贫户自发脱贫的内生动力。

转移安置:拓宽信息促就业

“感谢政府为我们找工作,现在对生活有了盼头。”12月7日,沙窝乡黄山村村民袁德选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因鄂州机场建设,燕矶、沙窝、杨叶3个乡镇已经拆迁,包括袁德选在内的600多名贫困户亟待解决生活着落问题。

为此,市就业局于7月份在鄂城新区举办航空都市区被征地农民暨精准扶贫专场招聘会,为贫困对象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现场邀请28家企业、提供800个岗位。

此前,袁德选接受了就业局免费提供的叉车技能培训,顺利结业,在招聘会上,他得到安置就业,与他一起的还有160名贫困户找到心仪的工作。

一技傍身,仅是贫困人员就业的“敲门砖”,而要加大就业率,更需要用工信息的及时交流,用工平台的及时对接。

张易介绍,对贫困对象提供技能培训后,市就业局组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每半个月向精准扶贫对象推送1次企业用工信息,每季度举办1次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此外,还定期组织开展“送岗入户”活动,做到服务一户、就业一户。

一头对接用工市场,一头对接农工商企业。我市确定50家民营企业作为就业扶贫专责单位,开发就业扶贫岗位1000个,长期吸纳精准扶贫对象就业。截至目前,通过现场招聘会的形式,已帮助700余名精准扶贫对象找到满意的工作。

针对劳动力不足、难以转移就业的贫困对象,我市也有破解之法。

市扶贫办主任孙火焰介绍:“由政府出资,为全市所有自然湾购买生态文明公益岗位,贫困对象可申请由政府出资开发的垃圾收集、污水全处理、敬老护理、保绿养护、保安保卫、卫生管理等公共服务性岗位进行安置,按我市最低工资标准的60%发放岗位补贴。”

截至目前,全市通过生态文明公益岗位已兜底安置精准扶贫对象1242人,现在岗人数972人。

农业扶贫:能人带头帮众困

6月中旬,正值蓝莓采摘季节,在涂家垴镇花园村12组的一处坡地,村民查瑞火喜笑颜开。去年9月,他栽了蓝莓的苗,今年差不多6000元到手,还有3000元的蓝莓送了人情。

查瑞火是该村的精准扶贫对象,为给儿子治疗白血病,欠下了110万元的债务,却还是撒手人寰,而妻子患有精神疾病,还有5岁的孙子需要照顾,一家的担子全落在了他的身上。

这时候,鄂州梁子湖白龙生态有机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向查瑞火伸出了援手,我市著名的生态蓝莓基地就出自这家公司,公司负责人王如敢对他实行“三包”:包种苗,包技术,包回收,还送来1台潜水泵、1000米的水管,帮他种了2亩蓝莓。

“我们先指导他整地,再把660多棵苗送到地头,还请技术员帮他一颗一颗栽上,今年,他的果子种得不错,我们负责收购,连包装盒也送来了。”王如敢说。

送到地头的“三包”让查瑞火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而相隔40公里的汀祖镇吴垴村6组的贫困人员李勤,用另一种方式告别了生活的窘迫。

因为符合条件,李勤从邮储银行全贴息贷款5万元,入股离家不远的双丰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不管合作社盈亏,每年可分红3000元,打工还另有收入。

在孙火焰看来,能够开办生态基地,普遍是有技术、有资金、有市场渠道的致富能人,拥有很强的经营能力,依托合作社,就近吸纳农民就业,乃至合作经营,能切实发挥贫困户的“自我造血”能力。

为此,全市从优选择100家生态农业基地,利用产业扶贫资金予以重点扶持,实行“基地+农民入股+打工”“合作社+农户+打工”等模式,每年就近吸纳2000名以上农村贫困人口务工,入股、土地流转,实现就业产业增收,一些贫困户还主动申请脱贫。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童勰 责任编辑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