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童年在大自然里奔跑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诱人的“广告词”打动了不少父母的心。 如今,一到周末,我市各个培训机构每天接送孩子上学的家长络绎不绝,其中不乏学龄前的小朋友。 

起跑线”究竟是什么?什么时候开始跑? 

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希望我们的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像大自然中的小鸟儿一样,无拘无束,自由成长。真正的童年,应该是在大自然里撒欢奔跑,还童年予孩子,让我们的孩子真正不输在起跑线上。 

“炫娃”与“抢跑”催生了什么? 

娃娃,总是家庭、社会的关注点。无论是在小区玩耍还是同学聚会,只要有一群宝妈、宝爸在的地方,少不了的就是炫耀自己家的娃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上了什么培训班,常常会听到“我家娃能算10以内的加减法”、“我家宝宝认识拼音”、“我家妞妞会写英文字母啦……” 

其实,想想,一个3至6岁的儿童,真的需要懂算数、拼音、甚至英文吗?“没办法啊,你家宝宝整天玩啥也不学,可是人家的宝宝啥都学,那不输在起跑线上了吗?”宝妈、宝爸们多有这样的担心。 

因为要“炫”,这就给宝妈、宝爸们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原因很简单,孩子都是自家的聪明。于是,无形之中,为了自家孩子的聪明,宝妈、宝爸们不得不汇入“起跑线”竞赛的社会洪流,这也就产生了所谓的“超前教育”“抢跑教育”。 

揆诸当下,有些家长热衷于“抢跑”,动辄对孩子的学习内容加码,有些家长还特地给三四岁的孩子报了校外培训班。在集体“抢跑”的氛围下,即便有不少家长不愿意孩子“受苦”,但也会无奈地被裹挟其中。 

然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成长之上的,就像“德”是“才”的前提一样。如果我们只顾着一味在知识的楼盘上“建房盖瓦”,而忽视了成长的重要性,那么即使有一天我们能够“出人头地”,我们的楼房也会依然比人矮一截,依然会经不起风雨的洗礼。 

成长比成才更重要。不能因为我们的短视,误把人生的长跑视为短跑;不能因为我们的无知,错把孩子看成学习的机器;更不能因为我们的功利,剥夺孩子最宝贵的童年。 

“超前教育”消耗着孩子的童趣 

《中国教育报》曾采访过一名北京市海淀区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上小学前,小刚上了一年的学前班。一、二年级时,小刚觉得老师教授的内容自己都学过,提不起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但是依然能够取得很好的成绩。但到了三、四年级,随着学习难度的加大,小刚上课注意力依然无法集中,学习态度不端正,渐渐地,成绩开始下滑,学习也越来越吃力。 

有意思的是,小刚的好朋友小明没有上过学前班,一、二年级成绩不如小刚,但到了三、四年级,小明的学习越来越轻松。 

处于“超前教育”的孩童就像是没有过磨合期的新车,车速越快,损耗也越严重。 

最近,与一个朋友聊起教育话题的时候,她苦笑着说现在孩子上幼儿园后,每周就奔波在钢琴、跳舞、英语等各种补习班,自己累得不行,孩子还不高兴,不知道是为了什么。 

朋友的话语不无代表性,如今,家长能教孩子的除了知识,就没有其他的了吗? 

大自然为什么要给人生安排童年时光?仅仅是为了让孩子提前学习各种知识吗?大自然的本意肯定不是这样的。学习知识应该是童年的一部分,剩下的是游戏、交往、学会思考、掌握生活的基本技能、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间。 

“超前教育”看似是领先于别人,而实际上,负荷或超年龄段的学习内容和教育会给孩子心理带来压力,消耗的是孩子的童趣。科学良好的启蒙教育能让孩子小小的身体像颗核弹头一样储备巨大的能量,而急功近利的教育却是把孩子造成一只花炮,只能炫目一时。 

超前教育和早期教育不可同日而语 

早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孩子在兴趣中学习,并不是要让学习成为孩子的压力。 

幼儿园应该教什么,如何教,如何顺应孩子的身心发展和教育规律,如何为他们提供一个快乐健康的童年才是“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初衷。 

我市教育局学前教育工作负责人吕燕介绍,市教育局与各幼儿园共同举办多次户外游戏培训活动,将幼儿教育从室内推到户外,采用“游戏+学习”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开发智力、培养习惯、塑造性格等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学校教育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孩子,确实有一些孩子,他们的能力超过了同龄人,同一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了,如果能对这部分孩子进行适当的“超前教育”也未尝不可。 

但是,现实中有很多父母对孩子进行的超前教育是盲目的、不当的,是以损耗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代价的。如果过度超前,甚至让超前教育影响孩子接受正规的义务教育,就得不偿失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曾说过:“我人生最主要的东西都是幼儿园学到的。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所以,让孩子们的童年在大自然里奔跑,在沙坑里翻爬,在草地上打滚,家长要做的只是唤回孩子那个“池塘边榕树上”的童年,寓教于乐,在孩子开心玩的过程中抓住早期教育的黄金时机。 

教育即生长,生长即目的,教育应该回归到“人”本身上来,家长、学校、社会应该更加尊重孩子的自身发展规律。 

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放飞孩子的想象力,静待花开,才是领跑的真谛,才能领跑祖国的未来!

(来源:鄂州日报 作者 胡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