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的玉连环来自沼山镇桥柯村,差一点就失传……

    沼山镇,桥柯村。

古鄂玉连环传承开班仪式后,84岁的柯传贵,悬了许久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

“在铁丝架上安三个小锣,一敲,就发出‘叮当咣’的声音。每次演奏,到了紧要关头,‘叮当咣’乐器一敲,节奏一变,蜿蜒辗转,轻重缓急恰到好处,像说书一样扣人心弦……这就是玉连环。”柯传贵介绍。玉连环是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工尺谱的代表,是鄂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淡出人民的视野。

桥柯玉连环,一环传5代。柯传贵8岁开始学习玉连环演奏,70多年过去,同伴们相继离世。如今,全村会演奏的表演队1个,队员只9个年迈老人,最小一人也满61岁了。“一个月前,去世了一个,只剩8人,凑不全一支曲子了。” 

“年轻人都外出打工,没精力学。留下来的,老的老,小的小,也学不了。”眼看着传承了几百年的玉连环,出现青黄不接的现状,一帮老人急得火烧眉头。

为了培养和教授一批年轻传承骨干,确保非遗古鄂玉连环薪火相传、后继有人,梁子湖区、沼山镇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商讨对策。  

“村里留守妇女多,不如组建一支妇女玉连环队。”一次交流中,沼山镇文化站负责人胡经业提出建议,让在场8名老人顿时喜上眉梢。

一时间,村里妇女抢着报名。

6月13日,桥柯村古鄂玉连环传承开班。26名学员规规矩矩地向老前辈们扣首,行拜师礼。

如今,每晚7点半,学员们都会来到文化广场,听老人们教授玉连环技艺。 

学员们个个都好学,一个一个比着学。老人们看了,打心眼里欢喜。

“必须好好学啊,祖辈传下来的东西说什么也不能丢。”45岁的学员张新贵说,以后桥柯村的玉连环就得靠新人传承,责任太大。因此,张新贵特地录下了上课的乐谱,每天回家对着学。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柯明珠  特约记者李君亮  责任编辑柯明珠 )

(作者:李君亮 柯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