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田园村庄的美|邵玉叶:行走田间地头的“大厨”

有人称她为“大厨”,但她不在五星级酒店里掌勺,而是每天在田间地头穿梭。

杜山镇的水果玉米每年还未上市就被预售一空,而为玉米配餐的便是这位“大厨”,她就是邵玉叶。

2003年,因公司改制,邵玉叶下岗了。在上世纪90年代,邵玉叶用8个月的时间将一家即将倒闭的百货公司扭亏为赢,获得“女能人”美誉。本地有许多私营老板向她伸出了橄榄枝,更有人想请她到深圳去做市场经理,都被她婉言拒绝了。

“在鄂州这块土地上长大的孩子,离不开这里。”邵玉叶瞄准了鄂州山水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认定生态农业一定有大发展。

“一定要为家乡生态农业发展做点事。”邵玉叶暗暗下决心。她找好朋友,让她介绍华中农业大学王学明教授给她认识,了解生态农业相关的知识。

好朋友笑她傻,还是带她到华中农业大学找王学明。王学明对邵玉叶的想法非常认同,并建议她生产生态有机肥,还将自己研发的有机肥给邵玉叶带3袋回去,让她用了再来。

按照王学明教的方法,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玉米地。几个月过去了,试用结果让邵玉叶又惊又喜。

那天,天还没亮,她就在地里掰了几个玉米坐车到华中农业大学,她欣喜地告诉王学明:“用了这种有机肥后,玉米口感不仅好,产量还提高了。”她希望王教授将专利卖给她,她要一心一意做好生态有机肥。

看着眼前的邵玉叶,王学明心里打起了鼓:这个毫无经验的女同志真的能做好吗?第一次,王教授婉言拒绝了她。

邵玉叶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回到鄂州,收集大量资料,着手创建公司,想将王教授的专利变成生产力。

当邵玉叶第6次出现在王学明办公室时,王学明终于答应了。2005年,广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

然而,一切并非想象的那样顺利。因为生态有机肥含微量元素,所以成本比普通化肥高,许多种植户并不认同这种肥料。

“他们不买,我们就送。”邵玉叶到杜山镇下王村的玉米基地,为每一位种植户送有机肥,并讲解,示范,帮她们找出土地病虫害的原因。

收获时,看到一个个饱满的玉米,种植户心里都乐开了花:“真是个好东西,种出来的玉米个头大口感好,这肥料用得值。”

在一次市场调研中,种植户王桂香无意中说了一句:广丰的有机肥用在玉米地不错,但是用在水稻就不行。

“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王桂香的一番话让一向对这种有机肥信心十足的邵玉叶也困惑了,一连几夜睡不着。

“每种农作物生长营养需求不同,肥料也应该不同,每一个农作物就是一个市场。”邵玉叶思考后抓到了商机。

邵玉叶找到王学明和他的研发团队,就实际情况进行了市场调研。近几年来,研发出了玉米、茶叶、水稻、蔬菜、鱼、果树等一系列专用肥,并获得了2个专利,其鱼肥产品获我省在水产养殖水质净化方面首例国家专利。

邵玉叶说,下一步,在做好“一品一肥”的同时,她想建立一个有机生态联合社,让鄂州的有机生态品牌集体走出去,让大家都能“吃”到她做出来的物美价廉的生态有机产品。

(鄂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倩  责任编辑陈振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