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树,通过交易,很容易确定它的价格;但是,一棵树的生态价值值多少钱,没人说得清。
推而广之,一座山,一片水,一片林,生态价值几何,更难确定。
2016年起,作为我省唯一的试点地级市,鄂州市率先在全域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盘点绿水青山家底并打上“价格标签”,生态补偿、生态审计等改革创新随之步入制度化、常态化。
好生态换来“真金白银”,鄂州的探索赢得多方肯定。不久前,自然资源部调研组来到鄂州专题调研,随行的省自然资源厅权益处处长陈大才受访时说,调研组对鄂州积极践行“两山论”,探索生态价值工程,创新生态价值实现路径,给予了充分肯定。
初秋时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赶赴鄂州,就此展开多方采访。
打牢生态价值实现基础
鄂州市梁子湖区沼山镇湖瓢村,因湖畔一座瓢形小山而得名。山脚水域,野生荷花一眼望不到边;远处,梁子湖烟波浩渺。“生态价值转换工程是个全新课题,在探索建立生态价值实现机制之初,梁子湖区先期开展了多项基础工作。”梁子湖区常务副区长王惠锋介绍,该区制定并完善“梁子湖区生态文明建设负面清单”,全区以绿色发展为标杆,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牢生态价值实现转换的基础。
梁子湖区东沟镇,曾因珍珠养殖而闻名全国。珍珠养殖曾是当地财政收入的重要支撑。
此次记者再访东沟镇,已难觅珍珠影踪。养殖户或转产,或关场外出务工,珍珠养殖退出面积达7000多亩。“湖北是千湖之省,鄂州是百湖之市。以前搞养殖是为了发展经济,现在不做了,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据介绍,养殖珍珠投肥投料,造成很多水塘的水质很差。
从区到市,几乎每一位受访者都提到了一个标志性事件——为保一湖清水,从2013年起,梁子湖区全域500平方公里全面退出一般性工业。
事实上,除全面退出一般工业,该区同步还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农村污水全处理、垃圾全外运、“三边”全绿化和厕所全改造等工程,坚定守护绿水青山,生态环境持续优化。
驱车沿着湖畔公路行进,从东沟镇到沼山镇,记者看到,花卉、苗木、茶园等生态农业项目遍地开花,成为湖岸一道道明丽的风景。
鄂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工程师何远文感慨,近几年来,鄂州生态环境改善明显,不仅梁子湖的水变清了,市区蓝天白云多了,空气优良天数也多了。
好生态换回“真金白银”
问题的关键是,好山好水好生态,如何价值化、金融化、资本化,考验探索者的智慧。
2015年9月,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出台,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四梁八柱”,就此奠定。2016年3月,鄂州被确定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试点市,相关试点工作随即扎实推进。“万事开头难。”鄂州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局长秦剑涛受访时表示,该市研究决定,要向高校“借智”,选择与华中科技大学的一个团队合作,借鉴最新生态补偿学术成果,根据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数据,采用当量因子法,对土地、水域、森林、矿产等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化,构建生态服务价值计量模型,将不同自然资源对生态的服务贡献统一度量为无差别、可交换的货币单位,根据模型测算出2011年至2017年全市各区以及环梁子湖区域生态服务价值。
据介绍,按照相关算法,梁子湖一平方公里水域的生态服务价值为37万多元,梁子湖整个湖的生态服务价值约为101亿元。
紧随其后,按照“谁污染、谁补偿、谁保护、谁受益”的原则,建立横向各区间责权利相一致的生态补偿机制。利用财政杠杆,引导和激发不同区域因地制宜、综合平衡内生发展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优化全市产业结构布局。考虑到各区财政支付能力,采取引导为主、循序渐进的方法,在实际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基础上,先期按实际提供生态服务价值20%权重进行生态补偿,逐年增大权重比例,直至完整体现全部生态服务价值。对需补偿的生态价值部分,试行阶段先由市政府给予70%的补贴,剩余30%由接收生态服务的区转移支付。以后年度逐渐降低市政府补贴比例,直至完全退出。
鄂城区要建机场,征地、拆迁、平整、砍树等,相应地都会破坏生态环境。梁子湖区全面退出一般性工业,只能做生态旅游、环境整治、水质提升工作。在市域内建立横向补偿机制,区与区之间的补偿是双向的。毫无疑问,鄂州市几个区中,梁子湖区获得的生态补偿最多,也即溢出的生态服务价值越多,补来的真金白银就越多。据介绍,试点工作开展后,2017年和2018年,梁子湖区共获得生态补偿资金13317万元。2019年将拨付2017年度的生态补偿资金,目前已测算结束,尚未正式拨付。
起初,往外掏钱多的区有些想不通,慢慢地,干部形成共识,生态环境做得好,就应该获得更高补偿。“这也倒逼一些区在选择项目时,不再引进污染大、附加值低的项目。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秦剑涛说,如果每年从中得到的税收,不足以支付给其他区域的生态补偿金,这样的项目,不管在哪个区,以后是绝对不会引进的。
诸多难点有待攻克
鄂州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工作实现常态化,每年编制上一年度的负债表。
生态补偿、生态审计等也步入制度化、常态化。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数据含金量很高,既能变现,又是问责依据,谁也不敢大意。”鄂州市经济责任领导小组办公室专职副主任刘冰文介绍,该市全面启动对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的离任审计工作。其中,2018年10月,在对红莲湖管委会主任的离任审计中发现,有一项目在离红莲湖湖岸线约10米处建有一个长方形水泥平台,面积约120平方米,另在湖面建有一个长方形游艇码头,面积约150平方米,均不符合湖泊保护相关规定,审计人员当即提出整改意见。
“尽管投资了100多万元,但是面对‘审计风暴’,各方面都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上报整改结果。”刘冰文说。
公开数据显示,近几年来,鄂州生态审计已问责78人。刘冰文透露,2020年,该市拟将河湖长制工作落实情况列为生态审计重点之一。
建立生态价值计量体系,制定生态价值工程系列方案,实施横向生态价值补偿机制,严守生态屏障、倒逼经济转型。鄂州实施生态价值工程探索以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也仍有诸多难点有待攻克。
秦剑涛介绍,目前生态价值工程探索主要是用行政手段在推,后期还要借助第三方力量,引进市场手段。同时,还需要跨区域联动。鄂州市生态价值工程目前只在市域推行,以梁子湖为例,其2/3的面积属于武汉市江夏区,上游来水涉及黄石和咸宁,对一湖清水的保护,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仅靠鄂州一地还远远不够。
横向补偿支付以及生态绩效考核,都需要生态价值准确计量作支撑,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计量准确性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校准的迭代过程,也需要在应用中不断完善。
鄂州市统计局熊林副局长说,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时,部分数据时效性不强,部分数据还存在缺口,比如地下水和天然林数据缺失,湿地面积缺少年度增减变化数据;部分数据代表性不足,比如全市水库、湖泊、河流水资源存量及变动监测点基本集中在大中型水体,没有覆盖到小型水体,只能根据编制指南要求,作一些推算;还有部分数据质量不高等,都是有待攻克的难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周寿江
通讯员:胡志喜 谢邦武